血液樣本顯示甘肅省驪靬村居民均為中亞和西亞血統,印證他們都是當年羅馬軍團佣兵後裔的推論。圖為二○○六年四月的羅馬建城週年紀念活動,一支古羅馬戰士打扮的隊伍通過知名的圓形競技場。
中國西北甘肅省的驪靬村位於戈壁沙漠邊緣,部分村民的相貌頗為「怪異」,具有漢族和西方人種碧眼、高鼻、金髮等混種特徵,當地相傳他們是古代羅馬帝國東方遠征軍的後裔。
證實具中亞和西亞血統
據中國媒體十二日報導,由蘭州大學生命遺傳科學院主持、耗時兩年的去氧核糖核酸(DNA)鑑定已全部完成,血液樣本顯示,驪靬村民均為中亞和西亞血統,印證了他們都是當年羅馬軍團佣兵後裔的推論。
西元前五十三年,一支在古安息(今伊朗一帶)作戰的羅馬軍團離奇失蹤,成為一樁歷史懸案。一九五○年代,鑽研中國史的牛津大學教授杜布斯率先提出驪靬村與羅馬軍團有歷史淵源的說法。
驪靬村位於永昌縣者來寨,村民儘管有著一口標準的本地口音,也自稱為漢族,但他們的頭髮多為淡黃色,有些還是藍眼珠或綠眼珠,鼻子則是清一色又高又挺,迥異於周邊村落居民。
驪靬村民 金髮高鼻碧眼
二○○三年五月,蘭州大學對該村展開一項大規模檢測,對九十一名帶有混血特徵的村民進行DNA檢測,以徹底釐清其遺傳基因的源頭。
最終報告顯示,該村九十一名接受DNA檢測的村民,全都源自於中亞和西亞地區,即現今阿富汗一帶。
歷史學家推論,在西元前七十年,當時的羅馬執政官兼敘利亞行省總督克拉蘇率領一支龐大的軍隊進攻安息,拓展羅馬帝國的版圖。
七萬人的隊伍於西元前六十年出發,起初所向披靡,但在幼發拉底河折損大半,於是克拉蘇在渡河後決定就地補充兵員,徵召阿富汗人充軍。
這支羅馬軍團在安息腹地大敗,克拉蘇慘遭當時佔領伊朗的帕提亞人斬首,一支千餘人的隊伍突圍而出,沿河西走廊進入甘肅省境內,後來加入匈奴成為專業佣兵,羅馬帝國東擴的霸權想像也因而受阻。
漢書陳湯傳首見記載
西元前三十六年,漢朝與匈奴爆發郅支城之戰,這支佣兵部隊首次戰鬥便遭遇當時漢朝征伐匈奴的陳湯騎兵。「漢書:陳湯傳」記載,此役帶有羅馬特色的「夾門魚鱗陣」潰不成軍,剩下一百多人成為漢軍俘虜。
匈奴遠遁歐洲,中亞恢復平靜,這群俘虜終於落地安居,這就是甘肅驪靬村的故事。
這些羅馬軍團後裔最後一次出現在史籍上是在「三國誌」,馬超帶領改名為「西涼兵」的羅馬軍團後裔擊敗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