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理財招數多 有人歡喜有人愁


最熱衷投資排行:開店、買房、開公司

  明星們比較熱衷的投資理財渠道不外乎以下幾種:股票、期貨、債券等高風險高回報投資,基本都是交給有經驗的朋友操作,佔財產份額不大。第二就是買房,香港藝人開風氣之先,內地財力雄厚的「保守派」明星步其後塵,很多到大陸發展的港臺藝人也紛紛在北京或上海置業。

  最普遍和活躍的方式還有開店,往往藉助明星效應天下皆知、火爆一時,但是到今天仍然經營下來的鳳毛麟角,比如吳奇隆的「檸檬葉子」泰式火鍋,鄭鈞的「LOGOS」酒吧,孫悅的「平安天悅」餃子館,任泉的「蜀地傳說」等,至於馮小剛的「不見不散」茶餐廳,李成儒的「海雨天風」大酒樓,秦海璐的「寧記」火鍋早已關張大吉。

  還有創辦自己的文化演藝公司的。明星轉行很難,一旦事業走下坡路,現實就會變得非常殘酷,因此成立自己的文化演藝公司在娛樂圈很普遍。一方面自己當老闆可以及時轉型,一方面做大經紀公司的簽約藝人缺乏安全感,自主性也差,有時不免產生自己是他人手中商品的失落。而自己的公司當然會傾盡全力包裝推廣自己,肥水不流外人田,例如李亞鵬、張紀中、韓紅、胡海泉、張亞東等等。

  自己開公司也有弊端,因為畢竟是小作坊經營,資源和能力都不如大公司,絕大多數未成氣候。最幸運的一類是找到專業合作夥伴,投資做股東,比如陳羽凡的身份除了羽?泉組合之一外,還是一家著名物流公司的大股東,很多商場的電器和市面上賣的可口可樂都是他公司配送的;孫悅嫁的老公是IT精英,指導她成立娛樂網站,在歌手尷尬年齡到來前成功轉型,也算是打開了一條新路。

  明星投資理財為何賺錢的少

  從記者的採訪看,圈子裡喜歡投資的明星多,但是從中賺了錢的卻很少。原因不外以下幾點───

  一是缺乏經濟頭腦,投資知識有限。一提起相關話題,不少女明星嬌嗔著:「哎呀,我不會算錢。」也有男藝人滿是為藝術獻身、無暇賺這些小錢的口氣。伊能靜乾脆說她從不理財,拍戲唱歌掙的錢由經紀人存到她的賬戶:「很久都沒看過,也從來不問多少,有一天跑去看,才發現竟然攢到不小的數目,嚇了自己一跳。」

  當然,錢也是敏感話題,明星本來就比老百姓掙的多,再炫耀自己如何錢生錢,害怕遭人妒嫉並且引來稅務部門的眼球,很多明星都願意把自己偽裝成「錢冷淡」。蘇女士是理財行業內人士,接觸過一些「大腕」客戶,她覺得搞藝術的難免感性思維大於理性,「受外界影響特別明顯,比如說去年牛市,有人就風風火火地找來,第一句問基金是怎麼回事,第二句就說要把多少多少錢全擱進來,而在這之前,我們理財經理主動推薦一些理財產品,統統回答沒空。」蘇女士還有一個深刻感受是,演藝明星尤其是比較出名的,由於事業比較順,通常比較自負,「很難聽得進去勸,甚至可以說是不屑把錢交給我們來打理。」

  明星理財風格折射性格百態

  其實,投資理財風格跟人的性格也有很大關係,從這裡面能發現明星們在舞臺、銀幕上不容易被看到的一面。投資買房是為了升值回報還是過「裝修癮」呢?劉孜的答案竟然是後者!

  關於理財問題,劉孜說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空想家」:曾經想開家飯館,幸虧被「非典」耽誤了,之後又傳來好友聶遠餐廳「血淋淋」的倒閉消息,嚇得她徹底打消念頭,而且後怕的是,在自己熱情最高漲的時候其實連「開多少桌,翻多少臺」這種基本的成本核算都沒做過。股市基金熱了,從去年年底開始劉孜就在一幫朋友忽悠下準備湊熱鬧,誰知如今一問收益如何,她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還沒買呢,聽說眼下行情又變了,看來這輪大牛市我又沒趕上。」

  盧璐說她跟丈夫劉歡一直對「我不理財,財不理我」之類說法沒感覺,家裡錢夠用就行,朋友高談闊論或者苦口婆心勸說他們投資理財之道,也統統聽不進去,劉歡更是從來不把心思放在這上面。倒是銀行理財經理對盧璐很熱情,長年孜孜不倦向她推薦了不少理財產品和理念,接觸了很久才開始不牴觸。在理財經理的幫助下,盧璐終於在去年年底買進了一些基金。

  劉若英自我總結的理財方針是「532法則」:收入的50%存銀行,30%用來花,20%留給朋友去借。她把這20%解釋為:娛樂圈口碑和人緣是很重要的因素。朋友多了,工作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當然錢也不能經常隨意借人的,有這個準備才好。

  明星理財故事1

  高圓圓:堅決不碰股票

  高圓圓外表清純柔弱,骨子裡卻理性堅定,大學專升本學的就是經濟管理專業,娛樂圈像她這樣具有經濟學知識背景和理財頭腦的藝人很少見。但是,高圓圓是一個很保守的投資者,只涉足住房投資,幾年前以7000元/平方米的價格全款買了朝陽公園附近的房子,目前已經漲到了10000多元/平方米,保守的房產投資也取得了不錯的回報。

  高圓圓的基本投資手段還是銀行,放心又踏實。她堅決不碰股票,因為深知水太深。她拒絕了很多拉她一起開店的合作人。她說因為從小就過了「金錢免疫關」才養成了今天這份克制力───小時候,父母就把工資放在一個抽屜裡,包括高圓圓和哥哥在內的家庭成員都可以隨意取用,就憑這份信任,她從小沒有多拿過一分錢,也沒亂花過一分錢。所以,雖然家庭並不是很富裕,但高圓圓從來就沒覺得錢是多麼難得的一件東西。直到現在,高圓圓家裡的財務還是很「混亂」。一個存摺,父母、已經結婚的哥哥,還有她自己,都有可能往裡頭存錢,就像她小時候,大人們都把錢放在一個抽屜裡一樣,只不過現在,她也成為了放錢的一個,而不僅僅是拿錢用的。

  明星理財故事2

  秦海璐:最靠譜的還是銀行

  「娛樂圈的人是理財頭腦最弱智,又最熱衷於投資的一批。」秦海璐總結她在這個圈子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並不成功的投資經歷時快人快語,一點都沒給別人和自己留情面。

  「從自己能掙錢開始就天天想著怎麼錢生錢。股票買過,精神高度緊張,時刻都得擔心著,實在操不起那份心;雖然現在市面上好車明顯多了,但我相信不少開好車的當年賠得一定不止現在這輛車,所以都說怎麼牛市,我一點也不動心!」

  秦海璐談起自己的投資經歷時感慨頗多:「餐廳咱也開過,跟文雋一起開的‘寧記’,臺灣很有名的麻辣火鍋,但是很多管理上的細節根本沒有經驗和精力,其實就是一時衝動好幾十萬投進去,一看不行,一部電視劇的片酬就沒了。」

  秦海璐總結道:「我覺得理財,就是‘理性有多少,財就有多少’。」她現在基本不再留戀股市、房產、實業之類高投入高風險的渠道,踏踏實實通過銀行理財。「開始挺偶然的,最初拍戲我收的片酬是港幣,那時候外匯不能隨便兌換,去香港我也不可能消費那麼一大筆錢,只能在銀行存著。後來通過匯豐銀行做了幾期理財感覺不錯,這份錢既沒有閑置也沒亂花還有穩定的收益,於是也開始在內地銀行找理財顧問。」

  秦海璐感慨說,這些年折騰下來才發現,打交道最靠譜的既不是投機也非朋友關係,而是銀行。

  明星理財故事3

  梁雁翎:後面的零就這樣沒了

  在藝人中,梁雁翎是個少有的「投資高手」───歌手不過是誤打誤撞的一份職業,只佔整個職業生涯短暫的一段,投資和理財才是主線,稱其商人並不為過。

  1983年,梁雁翎隨父母移民香港。如何立足並且有獨立經濟來源是頭等大事,她開始去工廠做事、到姑媽家的飯館上班,總之過著平凡務實的打工族生活。1988年,偶然間聽到朋友提起想做卡拉OK錄影帶的生意,就是把流行歌曲配上MTV供大家K歌娛樂,當時只有日本人在做,梁雁翎覺得蠻有意思,「也想著不能一輩子打工」,於是徵得父母同意拿出全家多年積蓄參股,成立日後名噪一時的飛圖音樂公司。今天,梁雁翎「解密」說,當年包括她在內的四個創始人實際上只「湊」足100萬港幣公司就啟動了,而鼎盛時期,她的收益達到八位數。

  上世紀90年代初,海南投資熱讓梁雁翎也忍不住熱血沸騰起來,「滿眼都是商機,感覺如果不去就賠大了,被大環境忽悠得整個人已經完全暈了。」───那段投資經歷事後來看充滿了泡沫經濟風險,然而當時梁雁翎毅然大刀闊斧開始投資,涉及領域包括房地產、傢俱廠、股票、卡拉OK、婚紗攝影……

  泡沫短暫的炫目過後很快就破了,她投資的所有實業從一開始就處於虧損狀態並隨大市迅速跌入谷底,1997年又遭遇金融風暴,在香港投資的股票和房產損失慘重。「在飛圖的確掙到很多錢,但之後那些盲目、冒進的投資,讓財產數字後面的零一個個消失不見了。」

  今天的梁雁翎已經非常謹慎和理智了,「股指這麼高,所有人都在談論股票,這種氛圍很危險,所以不能再進了,應該是套現的時候。」梁雁翎說她自己手中的股票都是三年前進的,在股指1000多點的時候出了一部分貨,剩下都是買入價極低不怕擱的。即便股指瘋漲她也不為所動,只肯申購新股絕不輕易入市。

  她說,年輕時拚搏事業的成功和投資的失敗,自己都已經嘗過,現在衝動已經減弱很多,理性分析會更透徹。梁雁翎的目標是盡早賺夠養老的錢,可以隨時退休,「其實我不是一個好的商人或者投資者,只能說用經驗換來穩定打理好個人財務的能力。其實投資理財對我來說最大的樂趣是對自己判斷能力的自我欣賞,那種興奮跟失落的情緒不停轉換撥弄著你的情緒,否則人生太平淡了。」

  明星理財故事4

  陸毅:找個好老婆理財無憂

  按照上海人的標準,陸毅絕對是個疏於理財的人。總覺得靠自己最擅長的演戲來掙錢才有安全感,結婚前,他把錢交給父母打理,老兩口幫他買了些基金,結婚後,家庭理財更是全權交給妻子鮑蕾,以至於記者問他最佳的理財渠道是

  什麼,他竟然張口就答:「找個好老婆!」

  陸毅性格保守,人家跟他侃股票侃出花來也絲毫不動心。幾年前架不住身邊的演藝圈人張口閉口談投資,外加好朋友任泉的飯店生意紅火,陸毅一衝動也想開一家,後來一想,人家任泉兄弟姐妹多可以幫忙料理,自己單打獨鬥扛不住,這才偃旗息鼓。去年9月7日,一家叫「夏利豪」的時尚專賣店在上海南京路的金鷹百貨開張,陸毅是股東之一,這回並非是他終於動了「凡心」,人家其實是玩呢,順便惦記著身為股東到店裡買東西可以便宜很多,真正在幕後料理一切的其實是鮑蕾,提建議、簽合同都由她一手包辦,陸毅樂得清閑。

  明星理財故事5

  任泉:賺的都拿去「錢生錢」

  「別給自己壓力,勇敢走出第一步」───這是任泉近十年總結出的投資經驗。1998年任泉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當時演戲機會不多,他覺得演員工作不塌實,就想開飯館每月掙三五千穩定收入。於是拿出積蓄,又跟李冰冰等人借錢湊夠十萬塊,在上海的第一家餐館就張羅開業了。這個餐館雖然只有八張桌子,任泉卻幹得很用心,絕不當甩手掌櫃,開業半年後又包下2樓、3樓,最終演變成著名的「蜀地傳說」,9年後的今天,「蜀地傳說」壯大為上海4家店,北京2家,有人要用8位數高價收購這個品牌,任泉沒賣。

  2005年底,任泉在「蜀地傳說」藍島店內開了一家「1969」酒吧,周迅得金像獎影后的慶功會還有李冰冰的生日派對都在那兒辦的,但是一年之後,這家酒吧沒有任何徵兆地突然關閉,不出一個月任泉將其改造成「原生態涮肉」。

  「雖然經濟上沒什麼損失,但這對我來說是次失敗的投資。」任泉原來的如意算盤是跟朋友合夥,自己只出錢不出面,私下裡多了個演藝朋友聚會的隱秘場所,樂得瀟灑。誰知「1969」開了才發現,自己不拋頭露面還真沒法經營,一年來動用了太多人脈關係吸引客源,總感覺像在應酬,於是一個電話就結束了這家店。

  作為少有的明星開店成功典型,任泉的感受是特殊身份有利有弊:一方面藉助知名度可以迅速打出品牌,另一方面外界要求也會更高,一旦出現什麼問題也會被放大。這可能就是「明星開店火三天」怪圈形成的一個原因。

  任泉非常熱衷於投資,「我從來不會單純地存錢,會把賺來的錢再去做投資,也許大家不相信,我從沒有過很多的銀行存款,身上通常只帶幾千塊現金而已。」股票、期貨等偶爾涉及,大多交給懂行的朋友操作,佔用資金比例很小,「我沒有炒股的命,也不想生活大起大落,三年前買了一些股票,我打算擱在那五年整看看會是什麼樣子,現在朋友聚會都愛談股票,我就說別跟我聊啊,不是說‘長期持有’才可能高回報嗎,我乾脆拿自己做回實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