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1-27 00:17:17作者:鄧清波
國家教育部部長賙濟表示,近十年來,中國高等教育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無論是在辦學規模還是在教學質量上都有了更快的發展。1998年中國高校招生規模僅為108萬人,2006年達到了540萬人;2006年,中國高校在校學生、科研經費分別是1998年的4倍和6倍。中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屬於比較先進的水平。(《新安晚報》1月20日)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國的高等教育究竟如何,更要看群眾怎麼說。作為一名「群眾」,筆者認為:比招生規模沒有意義,因為中國人口原本多;比科研經費也要實事求是,因為近20年中國大學學費的漲幅10倍於居民收入增長;如果是比SCI、EI、ISTP收錄引用率、諾貝爾獎得主、重大發明、重大科學突破等等,則「中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屬於比較先進的水平」這句話也還缺乏足夠的令人信服的證據。
「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非有高樓大廈之謂也。」大學也並非單純的規模大、學生數量多、學費收入高之謂也。事實上,對於今天的中國高等教育,巨大成績不容抹殺,但還遠遠不到沾沾自喜、夜郎自大的時候,相反,我們倒應該「帶著一點羞恥心去辦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例如:
過於高昂的學費令人羞恥。中國社科院2005年《教育藍皮書》顯示,子女教育費用在中國居民總消費中排在第一位。「十五」期間,我國政府公共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長期低於發展中國家上世紀80年代的平均水平(4%),形成了嚴重的教育缺欠。如前所述,大學學費在近20年的時間裏上漲了約25倍,10倍於居民收入的增長。教育經費的狂漲讓城鄉居民頗感壓力,更讓低收入人群不堪重負,教育作為社會調解器的作用被嚴重削弱,新的「讀書無用論」又出現苗頭。對此,教育部門官員還能以所謂「中國高等教育在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發展」為榮嗎?難道不應該感到一點「羞恥」嗎?
重大科研成就的匱乏令人羞恥。例如,有人統計,在2000到2002這三年間,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六所全國最強的學校在《自然》和《科學》雜誌上總共發表了27篇論文,僅及哈佛大學的6%,劍橋大學的15%,東京大學的20%。考慮到這六所大學的規模(師生人數)都至少在哈佛大學的兩倍以上,因此可以說,一所哈佛大學的科學產出相當於大約200所中國一流大學。這就是中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當前,中國科技發展實力仍然不強,創新能力低下,許多重要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外國人手裡,作為科研基礎工作的高等教育,難道不應該承擔一點責任,感到一點「羞恥」嗎?
學術風氣的不純令人羞恥。高校學術腐敗近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嚴重貶損了學術的崇高形象,阻礙學術的健康發展以及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有人認為,高校學術腐敗現象主要表現為抄襲剽竊、他人代筆、買賣書號、徇私關照、項目壟斷、虛假鑑定、內定獎項、近親繁殖等八個方面,可見毛病還不少。「知識份子是社會的良心。」可是,當大學裡學術腐敗如此猖獗,「社會的良心」已被玷污,這豈止是令人「羞恥」,更應該令人感到可怕!
此外還有「官本位」盛行、畢業生就業難、擴招後導致教學質量嚴重下滑等等,這些問題都足以令人「羞恥」,而不是自我誇耀「中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屬於比較先進的水平」。誠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容抹殺,但是,古人說:「知恥而後勇。」所以,帶著一點羞恥心去辦教育,正視當前中國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中客觀存在的各種問題,實事求是地去解決,以「科教興國」為己任,奮起直追,努力縮小中國高等教育與國際先進水平的真正差距,才是正確的態度。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國的高等教育究竟如何,更要看群眾怎麼說。作為一名「群眾」,筆者認為:比招生規模沒有意義,因為中國人口原本多;比科研經費也要實事求是,因為近20年中國大學學費的漲幅10倍於居民收入增長;如果是比SCI、EI、ISTP收錄引用率、諾貝爾獎得主、重大發明、重大科學突破等等,則「中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屬於比較先進的水平」這句話也還缺乏足夠的令人信服的證據。
「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非有高樓大廈之謂也。」大學也並非單純的規模大、學生數量多、學費收入高之謂也。事實上,對於今天的中國高等教育,巨大成績不容抹殺,但還遠遠不到沾沾自喜、夜郎自大的時候,相反,我們倒應該「帶著一點羞恥心去辦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例如:
過於高昂的學費令人羞恥。中國社科院2005年《教育藍皮書》顯示,子女教育費用在中國居民總消費中排在第一位。「十五」期間,我國政府公共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長期低於發展中國家上世紀80年代的平均水平(4%),形成了嚴重的教育缺欠。如前所述,大學學費在近20年的時間裏上漲了約25倍,10倍於居民收入的增長。教育經費的狂漲讓城鄉居民頗感壓力,更讓低收入人群不堪重負,教育作為社會調解器的作用被嚴重削弱,新的「讀書無用論」又出現苗頭。對此,教育部門官員還能以所謂「中國高等教育在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發展」為榮嗎?難道不應該感到一點「羞恥」嗎?
重大科研成就的匱乏令人羞恥。例如,有人統計,在2000到2002這三年間,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六所全國最強的學校在《自然》和《科學》雜誌上總共發表了27篇論文,僅及哈佛大學的6%,劍橋大學的15%,東京大學的20%。考慮到這六所大學的規模(師生人數)都至少在哈佛大學的兩倍以上,因此可以說,一所哈佛大學的科學產出相當於大約200所中國一流大學。這就是中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當前,中國科技發展實力仍然不強,創新能力低下,許多重要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外國人手裡,作為科研基礎工作的高等教育,難道不應該承擔一點責任,感到一點「羞恥」嗎?
學術風氣的不純令人羞恥。高校學術腐敗近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嚴重貶損了學術的崇高形象,阻礙學術的健康發展以及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有人認為,高校學術腐敗現象主要表現為抄襲剽竊、他人代筆、買賣書號、徇私關照、項目壟斷、虛假鑑定、內定獎項、近親繁殖等八個方面,可見毛病還不少。「知識份子是社會的良心。」可是,當大學裡學術腐敗如此猖獗,「社會的良心」已被玷污,這豈止是令人「羞恥」,更應該令人感到可怕!
此外還有「官本位」盛行、畢業生就業難、擴招後導致教學質量嚴重下滑等等,這些問題都足以令人「羞恥」,而不是自我誇耀「中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屬於比較先進的水平」。誠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容抹殺,但是,古人說:「知恥而後勇。」所以,帶著一點羞恥心去辦教育,正視當前中國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中客觀存在的各種問題,實事求是地去解決,以「科教興國」為己任,奮起直追,努力縮小中國高等教育與國際先進水平的真正差距,才是正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