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1-26 15:50:51作者:心正
在《史記》高祖本紀的末尾,太史公(司馬遷大人)在記述完漢高祖一生的戎馬征戰後,發了一段感嘆,這段感嘆大有《三國演義》開篇的「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樣統領全書的味道。而這小小的一段感慨,卻給人感覺蘊含了極其豐富的道理。在當時看到它後,我竟覺得非常有意思,自己忍不住的笑了半天,隨後靜下來仔細想想,這確實是非常珍貴的一段文字,下面我把原文引給大家:
夏之政忠.忠之敝
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
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
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周秦之間﹐可謂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豈不繆乎﹖
故漢興﹐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
……
……什麼?不知其所云?其實我剛看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這古文實在是難懂,而且總是試圖用一些單字去概述很多內容,而這些單字的意義,現在看來又有許多變化,真悔恨自己當初怎麼沒把許慎大人的《說文解字》背讀下來,這樣也許可以由這些漢字小篆體的構成去理解這些意義,不過由於在我們這個時代,有一種承古往今來精華的利器——「參考書」這樣一種工具……,就這樣在參考書的幫助下,我看懂了其中的大意。初時新奇欣喜,後來感慨萬千,真是如太史公大人所言「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雖然只是在平實的語言上道明瞭簡單的歷史現象,但是卻總能引發人們對這歷史行進的無限深思和感慨。下面就先由我仔細的將這段文字釋譯給大家欣賞:
夏朝所施行的政行治道,是本著教化民眾以忠實誠懇為中心的,但是這樣子做的話,雖然百姓們奉行真誠,但是卻使得民眾少了禮數並變得放任和粗野;所以到了殷商的政行,就變為偏重於教化民眾以尊天敬地,這樣子,雖然人們有了對天地自然的敬畏,但是發展到後來民眾卻又因此而崇信鬼神,偏了正道;所以到了周朝,政行就改為文禮之道,教化人們做事遵循禮儀,互相恭敬,並博之以道理,謙禮以自省。但是這樣子發展到後來卻又使得整個民風內向而不誠懇,缺少真誠。可是解決這種內向不誠懇的最好辦法卻又是教化民眾誠懇忠實。所以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三個王朝所施行的治道和其民風的變化如同循環一樣,週而復始。
而從周朝到秦朝,在週末秦初正是文禮之治的弊端完全體現,而能夠救治這諸多弊端的政行應該是如前文所述,以忠信為治。而秦的政行卻沒有這樣去做,反而以酷刑苛法,去以外力強化這文禮之治,但是這樣卻恰恰沒有順應那天地循環的法則,犯了大錯誤。所以漢朝興起,雖然它沒有完全改變文禮之治的弊端,但是卻有了很大的改善,使百姓不至於死氣沉沉,整個國家拘泥而沒有生氣,所以得到了天下的一統。
大家看完後都有什麼樣的感想呢?是否也同我一樣,欣喜的認為發現了一塊歷史觀上的新大陸呢?還是因為我們對更古代的歷史瞭解的並不是很多,而無法從感性上去認知其話中的精妙呢?這夏商周的歷史,在現今很少被提及,我們當然也很難去想像其當時的王是怎樣的治理國家,百姓們又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只能從一些被流傳下來的歷史故事中去窺其一角,如大禹治水,少康復國,商湯滅夏,盤庚遷都,紂王無道,武王伐紂,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周公輔政,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通過這些前人所記下的栩栩如生的故事,我們可以大概的知道當時社會的價值觀,人們為人做事的信念,當時社會的體制等等,但還是感覺無法有個真正理性的認知。不過由於「天道常存」,歷史的運行規律往往不會發生變化,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對現有客觀世界的認知,去窺測那些世間不變的規律和道理。下面繼續由我來帶著大家更詳細的探究一下太史公大人的總結吧:
自從大禹鑄造九鼎,開始了中華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之後,華夏的子孫們這時又發展了新的文化,新的科技,一切事物都在萌生起步的發展之中,所以這時候秉承原始部落習慣所施行的「忠」治,即忠信待民,教民以誠肯,這也是順應事物自然發展規律的,也就是順應天道的。但是隨著王朝的發展,一切制度,科技,文化等等都在逐步的健全和進步,而之前這種教化萬民的治理天下的方針,就有些略嫌力不從心,而隨著社會的前進,人心的不斷複雜,其弊端也暴露出來,本來善良真誠的人們,互相之間卻變得為所欲為,以致粗野。
而到了夏桀覆滅,商湯興起時,商朝又給人們帶來了崇敬天地的文化,剛好一改夏朝末期的社會弊病,使人們又變得和善而恭敬。但是隨著社會的繼續進步,時代的不斷發展,這個青銅祭祀,干支紀年的商朝也進入了它的垂垂日暮,這時,同樣隨著社會人心的複雜,人們漸漸消磨了所秉承的善念,而其對天地自然的崇敬,卻變成了對鬼神的愚信,原有的正氣,淪為自私和對外界事物的所求與愚見。
而這時,在這舊腐新生,天地交替之際,上演了一出出精彩連場的人間大戲後,隨著孟津之誓,牧野之戰,商紂覆滅了,周武新興起來。而這個新的周朝又給人們帶來了完全嶄新的文化,太史公曰之「文」,而把這個「文」字展開來,就是:曉之以道,行之以禮,約民以禮法。雖說在東周的頹敗和覆滅中,其「文」治,和其帶來的文化,已經腐敗消亡了,以至於老子曾經戲言孔子道:你要去復興的周文化,而知道這些周理,周文化的人,現在連骨都找不到了,社會現在也完全不一樣了,你這去力圖再找回這些,實在是不合時宜啊。但是縱觀看來,這個「文」治卻一直的流傳了下來,中華文明近代這兩千年的文化,給人感覺基本都是在這個「文」上下功夫,壞而補修,壞再補修,不斷在「文」上開闢新的天地,直到近代隨滿清王朝的覆滅,「文」治方在徹底的全面敗壞中完全走入尾聲。
周朝從公元前1050年左右,到公元前211年,經歷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等時代而到秦。而在每個王朝這樣龐大的生命在世間將進入「成住壞滅」的自然規律的壞的後期時,也同樣就是新的朝代,新的龐大生命的誕生之際,而在這時,在人間就總是天地英傑的彙集,各種舊壞、新生事物的全面展現,互相紛雜之際,而這往往也是成就歷史,以及歷史轉折最關鍵的時刻。而最後的所成的王朝將要選擇什麼,成就什麼,也恰在這個時刻決定。在經歷了諸子百家的紛亂,戰國群雄的傾軋後,戰國之一的秦國又經歷了商鞅變法,張儀連橫之後攻破了六國,統一了混沌紛亂的天下,新生了新的朝代。
再回過來看,當周所興的「文」治又同樣在社會的發展,人心的複雜和道德的下滑中不斷的敗壞著,其各種弊端也都顯露出來,如太史公所言的「僿」(其意是不誠懇的意思),就是人們在明白道理,知道善惡後,通過禮節來內斂要求自己。當人心好很的時候,這可以使人們向善,可以糾正由於單純的不明道理而僅僅憑著對天地自然善良的崇信所帶來的愚見,但是在其心法要衰亡,及人心下滑的時候,儘管人們仍舊內斂,王上仍舊以理義和法制來治理天下,但是這時僅憑著道理和「禮」治就不能使人們再從新認識到這宇宙中本有的善良,更無法去順應宇宙中和諧的客觀規律,而且會使人們的內心一旦有了陰影,就越來越變得陰暗,無法自己去治療。同樣的,在道德下滑後,因為需要人們依靠道理來明白世間的正誤,靠禮讓來約束自己的言行,但是卻由於人心不行了,人和人之間就變得缺乏主動的信任,並使人們的關係不斷的疏遠,人們不斷的猜測別人,也不斷的對別人不能真誠。而這種具體狀態又和整個王朝整體的敗壞有關,整個體系的上下,裡外互相影響。在這「文」治不行了的時候,整個的王朝,其下的百姓,都在這弊端和腐壞之中。
按太史公所體悟的,當時這種「文」治的敗壞,需要以「忠」治來解救,即當以道理和禮法來教化約束民眾時,在這些心法不靈的時候,就需要以誠懇和真誠來改變社會的風氣,來作為施政教民的綱本。這樣才可以對症下藥的解決社會百姓以至其王及其體制的方方面面的各種問題。而又當這種真誠教化的心法又不靈了的時候,就需要引發人們對天地自然神明的敬畏,以此來施政,教化萬民,而隨後當這種敬信的心法又不靈的時候,就又需要靠著道理和禮法來施行政德,化領百姓。王朝的文化和施政就像這樣不斷的循環,不斷的修正歷史進行中人心的偏差,而使社會國家和民族長久的和諧發展生存下去。
太史公大人在這裡提出了個觀點,就是按照不同的社會時期的人心狀態,有不同的適合的政體治道,以及其文化,而當這一種政體治道,和約束百姓的心法不行了的時候,就得有相應的糾正救治這一狀態的文化和體製出現,來改善這一切。而人心的變化又是以「忠」「敬」「文」為一個週期,簡單來說就是:忠實誠懇,敬畏自然,理內而禮外的這一循環,其社會體制和文化也是相應如此循環。而如果能依照這一規律,不斷的修正人心中的不正並不斷帶來新的相應文化,以及新的社會體制,就會不斷的使社會良性的發展下去,也不斷的出現良性的王朝變更。
呵呵,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差不多明白了一些吧,就是說太史公大人無意中道出了一個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來講就是:如果沒有外來力干擾的話,歷史在進行中會不斷的自己修正偏離了的人心偏離了的社會,偏離了的體制,而其具體,又是好比用一個盤子拖住一個滾球一樣,當這個滾球向西歪,就向東北施力,而球又因此向北偏,這時就向東南施力,隨後球又向東偏,這時就再向西南施力,直至其又向西偏,這時再繼續向東北施力……(可以更形象的想像為給球一個切向力,一個向心力,使其不斷旋轉),如此循環往復,保證了這一滾球不會偏離中心太遠,而又能不斷的行進不斷的變化位置,不斷的運動著,這也許從某方面體現了社會運行規律的一渺吧。
說到這,有人應該不禁想問這個現象對我們有什麼應用呢?其實我覺得任何一個社會規律,都能適用在單體的每個人身上。比如人從年少的單純到青壯年的嚮往追尋,再到年老的知世故重涵養:在人少年時如果沒有單純就缺少正常的認識世界和應有的歡樂,而從少年的單純到成年如果沒有追求嚮往,就會一直弱不禁風,沒有生機的活下去;而又從壯年到老年如果沒有在生活中明白人生的道理,世故,也會為得不到的追求或執著心一直鬱鬱無歡,辛苦而痛苦的存在,甚至撞得頭破血流;同樣的在老年如果一直世故下去,也會因此而變得孤僻,缺少歡樂以至沒有人緣等等。不過人到了老年就屬於宇宙法則「成住壞滅」的壞的時期了,但是如果這時候能再以單純純真之心來面對生活,來為人處事,可能又能從新恢復一段人生的朝氣,或因此心境而延年益壽,或在這幾十年的人生經驗上以從新的單純去幸福的生活。而這些,這就是這一社會規律應用在人生上的表現,人也同樣是需要根據不同的人心狀態和發展狀態來調整對自己的要求和態度。不過剛才是在總體的概括來說人生,但是因為人生也能劃分為很多小的週期和狀態,如果以這三個狀態為循環,不斷的修正自己,不斷的向前良性的前進,也是人的一個自然和諧美好的存在方式。
剛才用我的所悟,解釋一下這個規律應用在人生上的理解,不過相信大家每個人也都應該有著自己所體悟的一套非常好的理解吧。但是這一現象和規律還有更大的指導作用,就是對整個社會狀態的分析,下面我來聯繫下當今時事。
之前所說的這一文治體制,從周朝經歷了秦的強化,漢的改良,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不斷的發生革新和變異,並在不斷的嘗試了不同路線,和敗壞了新開闢的天地後,早已走人了窮途末路,而20世紀末產生的中共惡黨,更是在最後以超越一切自然規律,合理法則之外完全以強力的外來力所塑造和扭曲出來的這樣一個體制,這樣一個文化,以及其下百姓的觀念和生存方式。這更是在本已窮途,需要更天換地的社會形態上一次最可怕的罪惡嘗試,其民族就好比一個人一樣,在某一牽強狀態中已經走到身心皆憊,各種負荷達到了極限,需要修養需要停止的時候(可能這一狀態也是為了創造這不斷迭起的這種古代文明為目地:)),卻被以強大的外來力量,再強烈的拉扯,而這樣違背自然的做法就只會得到使人的筋骨和各個組織被拉斷或者破壞這樣的惡果。但是這中共惡黨卻恰恰對中華民族做了這最罪惡的事情。
而這曾經多麼的狂妄不可一世的中共邪黨,現在也將被歷史不可抗拒的碾在車輪之下了,但是其這一罪惡嘗試的承載體:中華民族,這一曾經輝煌的龐大生命也因中共這一次強力反自然反天理的倒行逆施徹底的遍體鱗傷,如今無一寸文化淨土,無一隅正常社會體系,整個社會道德淪喪,各個體系,企業,國家,很多都從上壞到下,從外又壞到裡,完全的腐敗敗壞。而這一切所帶來的後果都是可怕的。如果這個民族在最後也不能擺脫這外來力的話,當外力在其徹底壞爛松垮的時候,也將是這個民族被其徹底破壞後的身體無法支撐的時候,而現在是個危機,也是個機緣,因為現今的中共在其以強制外來力去改造自然規律的體制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共產黨如今只剩下一張皮,已無實質可言─《九評》」。其對人們的精神控制,社會體系的控制都已經開始失去力量。按《九評》中說,記得有這麼個意思:共產邪黨附體在現今中華民族的一切體系之上;其敗壞也將把中華民族拖入無底深淵。而現在的機緣或者是中華民族徹底淪落的前夕,或者是中華民族擺脫中共邪黨走向未來的曙光。
這時讓我不由得想起《九評》中的這段話語 :
「共產主義運動的失敗是必然的,其違背宇宙規律,逆天而行,是一股反宇宙的勢力,因而必然受天意神靈的懲罰。
中國共產黨雖然一次次變換嘴臉,一次次抓住救命稻草渡過危機,但其最後的結局舉世瞭然。中共雖然在一件件除去其美麗外衣,赤裸裸的暴露出它貪婪、凶狠、無恥、流氓和反宇宙的本性,但它仍然在鉗制人的思想,扼殺人類的道德倫理。它對人類的道德文明,對人類的和平進步也仍然極具禍害。
茫茫宇宙攜帶著無法抗拒的天意,或稱之為神的意志,或稱之為自然規律,或稱之為大自然的力量。人類唯有敬天意、順自然、尊重宇宙規律,關愛天下生靈,才可能有自己的未來。-《九評》之四,共產黨是反宇宙的力量」
雖然中國的知識份子曾經一度被中共坑殺,中國的歷史一直被中共掩蓋並篡改著,客觀世界的真相同樣一直被這個邪黨扭曲著,而如果人們一但看清了自然,稍微洞悉下客觀世界的和諧和順應,對比中就會發現中共這一十惡俱全的邪教嘴臉。所以我想再引用《九評》中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尾:
「在未來的危機中,中國人無可避免的需要再次進行選擇。但無論如何選擇,中國人都必須清醒,任何對這個現存的邪靈附體的幻想,都是對中華民族災難的推波助瀾,都是向附在身上的邪惡生命輸注能量。
唯有放棄所有幻想,徹底反省自己,而堅決不被仇恨和貪婪慾望所左右,才有可能徹底擺脫這一長達五十多年的附體夢魘,以自由民族之身,重建以尊重人性和具有普遍關愛為基礎的中華文明。《九評》之一結語」
夏之政忠.忠之敝
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
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
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周秦之間﹐可謂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豈不繆乎﹖
故漢興﹐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
……
……什麼?不知其所云?其實我剛看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這古文實在是難懂,而且總是試圖用一些單字去概述很多內容,而這些單字的意義,現在看來又有許多變化,真悔恨自己當初怎麼沒把許慎大人的《說文解字》背讀下來,這樣也許可以由這些漢字小篆體的構成去理解這些意義,不過由於在我們這個時代,有一種承古往今來精華的利器——「參考書」這樣一種工具……,就這樣在參考書的幫助下,我看懂了其中的大意。初時新奇欣喜,後來感慨萬千,真是如太史公大人所言「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雖然只是在平實的語言上道明瞭簡單的歷史現象,但是卻總能引發人們對這歷史行進的無限深思和感慨。下面就先由我仔細的將這段文字釋譯給大家欣賞:
夏朝所施行的政行治道,是本著教化民眾以忠實誠懇為中心的,但是這樣子做的話,雖然百姓們奉行真誠,但是卻使得民眾少了禮數並變得放任和粗野;所以到了殷商的政行,就變為偏重於教化民眾以尊天敬地,這樣子,雖然人們有了對天地自然的敬畏,但是發展到後來民眾卻又因此而崇信鬼神,偏了正道;所以到了周朝,政行就改為文禮之道,教化人們做事遵循禮儀,互相恭敬,並博之以道理,謙禮以自省。但是這樣子發展到後來卻又使得整個民風內向而不誠懇,缺少真誠。可是解決這種內向不誠懇的最好辦法卻又是教化民眾誠懇忠實。所以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三個王朝所施行的治道和其民風的變化如同循環一樣,週而復始。
而從周朝到秦朝,在週末秦初正是文禮之治的弊端完全體現,而能夠救治這諸多弊端的政行應該是如前文所述,以忠信為治。而秦的政行卻沒有這樣去做,反而以酷刑苛法,去以外力強化這文禮之治,但是這樣卻恰恰沒有順應那天地循環的法則,犯了大錯誤。所以漢朝興起,雖然它沒有完全改變文禮之治的弊端,但是卻有了很大的改善,使百姓不至於死氣沉沉,整個國家拘泥而沒有生氣,所以得到了天下的一統。
大家看完後都有什麼樣的感想呢?是否也同我一樣,欣喜的認為發現了一塊歷史觀上的新大陸呢?還是因為我們對更古代的歷史瞭解的並不是很多,而無法從感性上去認知其話中的精妙呢?這夏商周的歷史,在現今很少被提及,我們當然也很難去想像其當時的王是怎樣的治理國家,百姓們又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只能從一些被流傳下來的歷史故事中去窺其一角,如大禹治水,少康復國,商湯滅夏,盤庚遷都,紂王無道,武王伐紂,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周公輔政,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通過這些前人所記下的栩栩如生的故事,我們可以大概的知道當時社會的價值觀,人們為人做事的信念,當時社會的體制等等,但還是感覺無法有個真正理性的認知。不過由於「天道常存」,歷史的運行規律往往不會發生變化,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對現有客觀世界的認知,去窺測那些世間不變的規律和道理。下面繼續由我來帶著大家更詳細的探究一下太史公大人的總結吧:
自從大禹鑄造九鼎,開始了中華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之後,華夏的子孫們這時又發展了新的文化,新的科技,一切事物都在萌生起步的發展之中,所以這時候秉承原始部落習慣所施行的「忠」治,即忠信待民,教民以誠肯,這也是順應事物自然發展規律的,也就是順應天道的。但是隨著王朝的發展,一切制度,科技,文化等等都在逐步的健全和進步,而之前這種教化萬民的治理天下的方針,就有些略嫌力不從心,而隨著社會的前進,人心的不斷複雜,其弊端也暴露出來,本來善良真誠的人們,互相之間卻變得為所欲為,以致粗野。
而到了夏桀覆滅,商湯興起時,商朝又給人們帶來了崇敬天地的文化,剛好一改夏朝末期的社會弊病,使人們又變得和善而恭敬。但是隨著社會的繼續進步,時代的不斷發展,這個青銅祭祀,干支紀年的商朝也進入了它的垂垂日暮,這時,同樣隨著社會人心的複雜,人們漸漸消磨了所秉承的善念,而其對天地自然的崇敬,卻變成了對鬼神的愚信,原有的正氣,淪為自私和對外界事物的所求與愚見。
而這時,在這舊腐新生,天地交替之際,上演了一出出精彩連場的人間大戲後,隨著孟津之誓,牧野之戰,商紂覆滅了,周武新興起來。而這個新的周朝又給人們帶來了完全嶄新的文化,太史公曰之「文」,而把這個「文」字展開來,就是:曉之以道,行之以禮,約民以禮法。雖說在東周的頹敗和覆滅中,其「文」治,和其帶來的文化,已經腐敗消亡了,以至於老子曾經戲言孔子道:你要去復興的周文化,而知道這些周理,周文化的人,現在連骨都找不到了,社會現在也完全不一樣了,你這去力圖再找回這些,實在是不合時宜啊。但是縱觀看來,這個「文」治卻一直的流傳了下來,中華文明近代這兩千年的文化,給人感覺基本都是在這個「文」上下功夫,壞而補修,壞再補修,不斷在「文」上開闢新的天地,直到近代隨滿清王朝的覆滅,「文」治方在徹底的全面敗壞中完全走入尾聲。
周朝從公元前1050年左右,到公元前211年,經歷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等時代而到秦。而在每個王朝這樣龐大的生命在世間將進入「成住壞滅」的自然規律的壞的後期時,也同樣就是新的朝代,新的龐大生命的誕生之際,而在這時,在人間就總是天地英傑的彙集,各種舊壞、新生事物的全面展現,互相紛雜之際,而這往往也是成就歷史,以及歷史轉折最關鍵的時刻。而最後的所成的王朝將要選擇什麼,成就什麼,也恰在這個時刻決定。在經歷了諸子百家的紛亂,戰國群雄的傾軋後,戰國之一的秦國又經歷了商鞅變法,張儀連橫之後攻破了六國,統一了混沌紛亂的天下,新生了新的朝代。
再回過來看,當周所興的「文」治又同樣在社會的發展,人心的複雜和道德的下滑中不斷的敗壞著,其各種弊端也都顯露出來,如太史公所言的「僿」(其意是不誠懇的意思),就是人們在明白道理,知道善惡後,通過禮節來內斂要求自己。當人心好很的時候,這可以使人們向善,可以糾正由於單純的不明道理而僅僅憑著對天地自然善良的崇信所帶來的愚見,但是在其心法要衰亡,及人心下滑的時候,儘管人們仍舊內斂,王上仍舊以理義和法制來治理天下,但是這時僅憑著道理和「禮」治就不能使人們再從新認識到這宇宙中本有的善良,更無法去順應宇宙中和諧的客觀規律,而且會使人們的內心一旦有了陰影,就越來越變得陰暗,無法自己去治療。同樣的,在道德下滑後,因為需要人們依靠道理來明白世間的正誤,靠禮讓來約束自己的言行,但是卻由於人心不行了,人和人之間就變得缺乏主動的信任,並使人們的關係不斷的疏遠,人們不斷的猜測別人,也不斷的對別人不能真誠。而這種具體狀態又和整個王朝整體的敗壞有關,整個體系的上下,裡外互相影響。在這「文」治不行了的時候,整個的王朝,其下的百姓,都在這弊端和腐壞之中。
按太史公所體悟的,當時這種「文」治的敗壞,需要以「忠」治來解救,即當以道理和禮法來教化約束民眾時,在這些心法不靈的時候,就需要以誠懇和真誠來改變社會的風氣,來作為施政教民的綱本。這樣才可以對症下藥的解決社會百姓以至其王及其體制的方方面面的各種問題。而又當這種真誠教化的心法又不靈了的時候,就需要引發人們對天地自然神明的敬畏,以此來施政,教化萬民,而隨後當這種敬信的心法又不靈的時候,就又需要靠著道理和禮法來施行政德,化領百姓。王朝的文化和施政就像這樣不斷的循環,不斷的修正歷史進行中人心的偏差,而使社會國家和民族長久的和諧發展生存下去。
太史公大人在這裡提出了個觀點,就是按照不同的社會時期的人心狀態,有不同的適合的政體治道,以及其文化,而當這一種政體治道,和約束百姓的心法不行了的時候,就得有相應的糾正救治這一狀態的文化和體製出現,來改善這一切。而人心的變化又是以「忠」「敬」「文」為一個週期,簡單來說就是:忠實誠懇,敬畏自然,理內而禮外的這一循環,其社會體制和文化也是相應如此循環。而如果能依照這一規律,不斷的修正人心中的不正並不斷帶來新的相應文化,以及新的社會體制,就會不斷的使社會良性的發展下去,也不斷的出現良性的王朝變更。
呵呵,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差不多明白了一些吧,就是說太史公大人無意中道出了一個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來講就是:如果沒有外來力干擾的話,歷史在進行中會不斷的自己修正偏離了的人心偏離了的社會,偏離了的體制,而其具體,又是好比用一個盤子拖住一個滾球一樣,當這個滾球向西歪,就向東北施力,而球又因此向北偏,這時就向東南施力,隨後球又向東偏,這時就再向西南施力,直至其又向西偏,這時再繼續向東北施力……(可以更形象的想像為給球一個切向力,一個向心力,使其不斷旋轉),如此循環往復,保證了這一滾球不會偏離中心太遠,而又能不斷的行進不斷的變化位置,不斷的運動著,這也許從某方面體現了社會運行規律的一渺吧。
說到這,有人應該不禁想問這個現象對我們有什麼應用呢?其實我覺得任何一個社會規律,都能適用在單體的每個人身上。比如人從年少的單純到青壯年的嚮往追尋,再到年老的知世故重涵養:在人少年時如果沒有單純就缺少正常的認識世界和應有的歡樂,而從少年的單純到成年如果沒有追求嚮往,就會一直弱不禁風,沒有生機的活下去;而又從壯年到老年如果沒有在生活中明白人生的道理,世故,也會為得不到的追求或執著心一直鬱鬱無歡,辛苦而痛苦的存在,甚至撞得頭破血流;同樣的在老年如果一直世故下去,也會因此而變得孤僻,缺少歡樂以至沒有人緣等等。不過人到了老年就屬於宇宙法則「成住壞滅」的壞的時期了,但是如果這時候能再以單純純真之心來面對生活,來為人處事,可能又能從新恢復一段人生的朝氣,或因此心境而延年益壽,或在這幾十年的人生經驗上以從新的單純去幸福的生活。而這些,這就是這一社會規律應用在人生上的表現,人也同樣是需要根據不同的人心狀態和發展狀態來調整對自己的要求和態度。不過剛才是在總體的概括來說人生,但是因為人生也能劃分為很多小的週期和狀態,如果以這三個狀態為循環,不斷的修正自己,不斷的向前良性的前進,也是人的一個自然和諧美好的存在方式。
剛才用我的所悟,解釋一下這個規律應用在人生上的理解,不過相信大家每個人也都應該有著自己所體悟的一套非常好的理解吧。但是這一現象和規律還有更大的指導作用,就是對整個社會狀態的分析,下面我來聯繫下當今時事。
之前所說的這一文治體制,從周朝經歷了秦的強化,漢的改良,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不斷的發生革新和變異,並在不斷的嘗試了不同路線,和敗壞了新開闢的天地後,早已走人了窮途末路,而20世紀末產生的中共惡黨,更是在最後以超越一切自然規律,合理法則之外完全以強力的外來力所塑造和扭曲出來的這樣一個體制,這樣一個文化,以及其下百姓的觀念和生存方式。這更是在本已窮途,需要更天換地的社會形態上一次最可怕的罪惡嘗試,其民族就好比一個人一樣,在某一牽強狀態中已經走到身心皆憊,各種負荷達到了極限,需要修養需要停止的時候(可能這一狀態也是為了創造這不斷迭起的這種古代文明為目地:)),卻被以強大的外來力量,再強烈的拉扯,而這樣違背自然的做法就只會得到使人的筋骨和各個組織被拉斷或者破壞這樣的惡果。但是這中共惡黨卻恰恰對中華民族做了這最罪惡的事情。
而這曾經多麼的狂妄不可一世的中共邪黨,現在也將被歷史不可抗拒的碾在車輪之下了,但是其這一罪惡嘗試的承載體:中華民族,這一曾經輝煌的龐大生命也因中共這一次強力反自然反天理的倒行逆施徹底的遍體鱗傷,如今無一寸文化淨土,無一隅正常社會體系,整個社會道德淪喪,各個體系,企業,國家,很多都從上壞到下,從外又壞到裡,完全的腐敗敗壞。而這一切所帶來的後果都是可怕的。如果這個民族在最後也不能擺脫這外來力的話,當外力在其徹底壞爛松垮的時候,也將是這個民族被其徹底破壞後的身體無法支撐的時候,而現在是個危機,也是個機緣,因為現今的中共在其以強制外來力去改造自然規律的體制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共產黨如今只剩下一張皮,已無實質可言─《九評》」。其對人們的精神控制,社會體系的控制都已經開始失去力量。按《九評》中說,記得有這麼個意思:共產邪黨附體在現今中華民族的一切體系之上;其敗壞也將把中華民族拖入無底深淵。而現在的機緣或者是中華民族徹底淪落的前夕,或者是中華民族擺脫中共邪黨走向未來的曙光。
這時讓我不由得想起《九評》中的這段話語 :
「共產主義運動的失敗是必然的,其違背宇宙規律,逆天而行,是一股反宇宙的勢力,因而必然受天意神靈的懲罰。
中國共產黨雖然一次次變換嘴臉,一次次抓住救命稻草渡過危機,但其最後的結局舉世瞭然。中共雖然在一件件除去其美麗外衣,赤裸裸的暴露出它貪婪、凶狠、無恥、流氓和反宇宙的本性,但它仍然在鉗制人的思想,扼殺人類的道德倫理。它對人類的道德文明,對人類的和平進步也仍然極具禍害。
茫茫宇宙攜帶著無法抗拒的天意,或稱之為神的意志,或稱之為自然規律,或稱之為大自然的力量。人類唯有敬天意、順自然、尊重宇宙規律,關愛天下生靈,才可能有自己的未來。-《九評》之四,共產黨是反宇宙的力量」
雖然中國的知識份子曾經一度被中共坑殺,中國的歷史一直被中共掩蓋並篡改著,客觀世界的真相同樣一直被這個邪黨扭曲著,而如果人們一但看清了自然,稍微洞悉下客觀世界的和諧和順應,對比中就會發現中共這一十惡俱全的邪教嘴臉。所以我想再引用《九評》中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尾:
「在未來的危機中,中國人無可避免的需要再次進行選擇。但無論如何選擇,中國人都必須清醒,任何對這個現存的邪靈附體的幻想,都是對中華民族災難的推波助瀾,都是向附在身上的邪惡生命輸注能量。
唯有放棄所有幻想,徹底反省自己,而堅決不被仇恨和貪婪慾望所左右,才有可能徹底擺脫這一長達五十多年的附體夢魘,以自由民族之身,重建以尊重人性和具有普遍關愛為基礎的中華文明。《九評》之一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