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祖先進食也曾經使用過刀、叉和匙,而最後選擇筷子,是因為使用筷子方便,有助品嚐食物的千般滋味,更衍生出豐富的文化寓意。
從現代飲食的角度來觀看,中國飲食和西方飲食的最大不同,是中國使用筷子,西方使用刀叉。因此,很多人都認為,筷子是中國特有,而刀叉則是西方特有。這樣的觀念,只是對了前面的一半。因為考古發現,在甘青馬廠文化中,便有不少骨叉的出土,證明在史前時代,原始的先民就已經使用叉子進食了。
至於刀,中國史前時代就有骨匕。匕有兩種,一種是用來吃肉,就是匕首小刀。另一種是《說文》說的:「匕,亦所以用匕取飯。」也就是現代的飯匙。如今的滇川一帶,還有少數民族使用匕來盛飯,同時也以匕來吃飯。吃的時候,要匕不沾口,以免弄髒了匕被人恥笑。
所以,刀叉匙筷,中國人都曾經使用過,只是最後選擇了筷子來作為平常飲食的工具而已。為什麼會選擇筷子呢?邱國珍在《中國傳統食俗》裡,引了《中國烹飪》一九九二年第一期的一篇文章,來說明筷子的優點。
文章是藍翔先生寫的,他說:「近年來,涮羊肉風行全國。一次我突發奇想,如果不用筷子,換上其他餐具品嚐涮羊肉該是何等滋味?……李君持杓,他先用五爪金龍將羊肉片捏在湯匙上,可一入火鍋,羊肉片就漂流而去,撈了好一陣子也不見肉片蹤影。馬先生握叉,他一叉下去,戮了好多片羊肉,入鍋後無法分開,只能囫圇吞棗,難嘗出薄嫩肉片的美味。其實這個涮羊肉的『涮』字,是絕對離不開筷子的,這道佳餚妙就妙在筷上,如果不用筷子夾著薄薄的羊肉片在火鍋沸湯中涮來涮去,那這道菜也就失去它特有的風味。」方便和吃出風味,就是選擇筷子的一個原因了。
筷子在古代,根據徐海榮主編的《中國飲食史》說,「木製為□,竹製為箸。最初僅是兩根木或竹棍而已,用以攪拌稀粥、煮菜,吃菜必用□。《禮記.曲禮上》:『羹之有菜者用□,無菜者不用□。』吃飯一般不用箸。《禮記.曲禮》:『飯黍毋以箸。』古代不少民族也先用匕後用箸。」
可見古時候吃飯的規矩,是羹裡面有菜的,則是用木製的□夾菜吃,而吃飯則是用匙,後來才改用竹製的箸。
箸,根據清朝趙翼的《陔余叢考.呼箸為快》說:「俗呼箸為快子。(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謂起於吳中,凡舟行諱住諱翻,故呼箸為快子。」《菽園雜記》的原話是:「吳俗,行舟諱言住,箸與住同音,故謂箸為筷兒。」行船最怕的就是船停住不走,而且希望船走得快,怎麼能每次吃飯時就「箸」一次呢?當然要每次都「筷」啦。快字上面加個竹花頭,當然顯示這筷子是竹製的了。
我們日常用筷子,就飽含不少中國文化的成分在內。比如孩提時代,筷子是不能插在飯上,那表示是供死人吃的,所以不少孩子都為了這個動作挨過祖父母的巴掌。孩子拿筷子的手勢,如果緊靠最前方,母親說這個小孩長大後是依靠父母的,如果緊靠後端,母親說這個小孩長大後會離我們遠去。還有就是筷子不能分開兩根來擺,一定要併攏,表示婚姻才不會分開。如果不小心掉了一隻筷子在地上,有兩種講法,一種是下一頓要挨餓了,一種是下一頓有人請客。
有人在香港參加婚宴時,會發現在餐桌前面,除了擺有飲宴專用的碗筷之外,還有一雙包裝得非常漂亮的筷子,那是讓客人帶回去的禮物,寓意是祝福,祝福新郎新娘成雙成對,情愛深長,也祝福客人獲得同樣的情愛。
邱國珍在《中國傳統食俗》一書中,還說了不少筷子的寓意。比如在陝西乾縣,新娘出嫁離開娘家時,要一邊哭一邊把一雙筷子扔到地下,才隨著迎親隊伍上路。到了婆家之後,新娘要從地上拾起一雙預先放在那裡的筷子。這樣的一扔一撿,有三重意義。第一,是表示從此嫁出去了,不再在娘家吃飯了。第二,新娘從此嫁入婆家,婆家從此要添加一雙新筷。第三,是表示新娘子從此之後,便要挑起在婆家烹煮的責任了。
筷子寓意快生貴子
揚州的婚禮中,也有丟筷子的習俗,稱為「麒麟送子」,因為筷和快同音,所以在婚禮舉辦完畢,新娘送進洞房裡之後,賀客要將一雙紅色的筷子,戮破新娘房間的窗紙,把筷子丟進房裡,祝福新郎新娘「快快誕下貴子」。然後是拿一雙紅筷和一個碗到房裡高唱「筷子筷子,快快生子」,鬧完洞房便把筷子交給新郎,碗交給新娘,寓意他們要早早交合了。
筷子有這麼多的寓意和好處,我們能不選擇筷子、品嚐它的文化滋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