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一年廿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它的由來,和曆法有直接的關聯。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陰曆的日期則不太一定,但大抵不超過陰曆的十一月。
冬至在《尚書》「堯典」中稱為「日短」,因為這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冬至的傳說故事,在中國北方有名醫張仲景的餃子傳說。在中國南方冬至吃糯米團,也有一則父女的感人故事。而臺灣地區相傳冬至是牛的生日,流傳的是墨斗公的故事。
中國南方在冬至吃糯米團,並且要搓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黏在門環上。很久以前的一年冬至,閩南的一個城裡來了三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他們是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女兒。在天寒地凍的嚴冬裡,乞丐的妻子終於因體力不支而一病不起。為了籌錢埋葬妻子,老乞丐只得忍痛把女兒賣給人家作奴婢。一想到要離開相依為命的老父親,女兒傷心得暈了過去,老乞丐連忙討了一碗米湯,一口一口的把女兒灌醒。老乞丐又討來了幾個糯米圓充飢。可是父女兩個互相推讓,誰也不肯先吃。老乞丐就對女兒說:「今日離別,就像這粒糯米圓分成兩半,咱們團圓的時候再吃圓子好嗎?」說完,兩人含淚吃完了圓子,就依依不舍的分手了。
父女兩人分手後,又過了三年,老乞丐卻毫無音訊。每年到了冬至,女兒就更加的思念父親。她想,也許父親現在仍窮困潦倒,不願見面,那該如何相認呢?她就想了個辦法,對主人說:「今天是冬至,家家都吃圓子,那門神也該敬敬他。」主人同意了。她就搓了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粘在門環上,她想,這樣一來,父親回來,看到門環上的冬節圓,一定不會找錯門。誰知道,老乞丐還是沒有回來。第二年,女兒又把冬節圓粘在窗門、豬舍、牛舍、牛頭上,寄託對父親的思念。左鄰右舍取其團圓、吉利的含義,也照樣去做。這個習俗就這樣傳偏了閩南、潮汕一帶。
臺灣地區相傳冬至是牛的生日,這也有個相當有趣傳說:從前有個木匠叫墨斗公。在他所住的村子裡,土壤十分肥沃。農夫們只要將稻籽撒在田裡,就可以坐下來靜待收成了。因此這些莊稼人整天閑著沒事,就聚集在墨斗公的木匠店裡天南地北的聊天。墨斗公被他們吵得無法靜下心來工作。於是就交待他的徒弟拿一包經他施過法的鋸木屑,每天早上抓一小掫撒到農夫的田裡去。這些鋸木屑只要一灑到田裡,就會變成雜草。墨斗公的原意是要農夫們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天天下田鋤草。不料這個徒弟嫌天天撒太麻煩,就一口氣將整包鋸木屑都倒光了。於是,所有的田裡都長了茂密的雜草,稻子反而枯萎殆盡,急得農夫們叫苦連天。
墨斗公眼看著他的徒弟闖下大禍,就罰他變成一頭牛,來幫助農民耕田除草。為了使徒弟工作方便,墨斗公又設計了牛犁耙,碌碡等農具供它使用。
墨斗公的徒弟變成牛後,惰性依然不變。主人要它耕田,它就想出許多推托之辭:「我今天我太累了」、「今天我感冒了」或是說「你還不餵我吃東西,我怎麼替你工作?」它甚至和主人約定,耕田時每走一趟就要餵它吃紅龜粿或湯圓等食物,否則它就罷耕抗議。
在天上的佛祖看到這頭牛如此的狂妄,就在牛的下巴釘了一顆釘子,使它再也不能開口抱怨。因為它喜歡吃湯圓,人們就選擇冬至這天作為它的生日。除了餵它湯圓外,還在牛角、額頭上都粘上一顆「圓仔釘」。同時,為了感謝牛一年來的辛勞,冬至這天一定讓它舒舒服服的休息一天。
(如今每頭牛的下巴都有一顆突起像痣的東西,原來是這麼來的。冬至的應節食品,北方多吃水餃或餛飩,南方多吃湯圓。)
大約從宋朝開始,中國人就在元宵節吃湯圓。明清以後,江南人也在冬至以湯圓祭祖、祭灶。其中湯圓還分大小,有餡而大者稱為粉團,是晚上祭祖的供品。無餡較小的是粉圓,是早上拜神的供品。
全國各地也有許多深具地方特色的冬至食俗。例如湖南人過冬至,會殺雞宰豬,把肉陰乾,稱為冬至肉。有俗話說「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杭州人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魚頭魚尾,放在米缸裡過一夜,第二天再逼出來吃,稱為「安樂菜」,俗語說:「吃弓安樂菜,萬事都順遂」。常州人則吃一種隔夜的熱豆腐,有句話說「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
臺灣的冬至吃湯圓,俗稱冬節圓,要作紅、白兩色。另外再作如雞蛋大的湯圓紅白各六,內包糖料、花生粉等,稱為「圓仔母」。家中有小孩的,就讓他們用染色的生湯圓捏塑一些動物造型的小玩意兒,俗稱「做雞母狗仔」。拜過祖先的冬節圓,照例要粘貼一兩顆在門、窗戶、椅桌、床櫃等處。據說,這些冬節圓,乾燥後給孩子吃,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
除了固定的節食以外,臺灣人也有在冬至進補的習慣。在寒冷的天氣裡,為了抵禦嚴冬,身體會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熱量。一般而言,冬至進補的食品以肉類為主,再加上各種滋補的藥材燉煮。在過去的農業社會裏,冬至可說是個打牙祭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