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加拿大的政論家蘇賡哲披露中共操控香港和海外中文媒體的內幕。
蘇賡哲自八十年代開始,在香港經濟日、金融日報、星島晚報、文匯報、華僑日報、快報、東方日報、美國中報、僑報、加拿大明報、加拿大星島日報、香港當代雜誌等報刊、期刊,長期發表專欄評論、及其它形式作品數萬篇。 1990年起擔任香港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及秘書三屆。
1992年蘇賡哲移民加拿大,除寫作外,亦擔任美加化華語電臺,星島電臺、加拿大中文電臺、溫哥華華僑之聲電臺、希望之聲電臺、新時代電視、多元文化電視臺等電子媒屆時事評論節目主持及客座評論。2004年9月10日,蘇賡哲獲得加拿大全國種族報紙和媒體委員會頒發的新聞事業獎,成為唯一的華裔獲獎者。
蘇賡哲介紹,八九「六四」左右,香港媒體基本上是一邊倒支持民主運動的,甚至於香港有兩份中共辦的《大公報》和《文匯報》在八九民運高潮的時候也是支援民運的。 當時整個社會上都是憎恨共產黨,支持民主運動的。 如果我們比較起這十幾年來呢,轉變是很大的。裡邊的因素是什麼呢?當然是共產黨一定要爭奪輿論這個陣地。
蘇賡哲以《星島日報》為例,講訴它的轉變。蘇賡哲在92年移民加拿大以後:
在香港的《星島日報》寫一個專欄叫「王朝日記」,就是鄧小平日記,就是每天我替鄧小平寫一篇日記,這個專欄在香港的《星島日報》和加拿大《星島日報》同步連載。後來《星島》可能是需要發展一些中國大陸的市場,也可能本身的財政情況不是很好。它的負責人胡仙女士要到北京去見江澤民,對方提出的條件是,把王朝日記裁掉。
蘇賡哲的推測似乎不無道理。據美國獨立非盈利機構詹姆斯通基金會發表的2001年11月21日一期中國簡訊的一篇題為「中國政府是如何試圖控制美國的華語媒體的」的文章披露,《星島》前總裁胡仙在陷入經濟困境時,曾獲得中共資助度過難關,此後便逐漸改變立場,胡仙也是中國政協委員。
2001年初,《星島日報》再度陷入經濟困境時,香港泛華集團總裁、原香港菸草大王何英傑的長孫何柱國將其收入囊中。何英傑早年曾支援中共的革命運動,據稱「人脈極廣」。
何柱國以星島集團主席身份以及與大陸政經界的關係,擠身大陸傳媒界,先後與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社、新華通訊社等結盟。而何柱國本人當了中國的政協常委。蘇賡哲說:
何柱國先生曾經在開會時說:任何《星島》的員工,要是發表反共的言論,就是倒他的米,這是廣東話,意思是跟他搗蛋。 當然從此以後,《星島日報》就變成「第四張親共報紙」。香港除《大公報》、《文匯報》和《商報》以外,《星島》的轉變比較明顯。
蘇賡哲指出,他剛移民加拿大的時候,多倫多《星島》的員工並不是共產黨派來的人,比如前總編輯和其它一些編輯,是從香港和臺灣來。在他們的主持下,言論有相當的自由,新聞採訪也還有相當自由的。蘇賡哲也被邀請在多倫多《星島》的「政經專論版」上發表比較長的評論文章。蘇賡哲說:
左派方面、共產黨方面也有很多人在那裡寫稿,所以經常在那裡有打筆仗的,這種情況本來在言論自由的社會是很正常的,但後來《星島》的總編輯經受不起那邊(中共)的壓力,要把這個版(政經專論版)裁掉了。不只是這樣,隨便一個標題,他們(中共)都很認真對待的,一個標題出來以後,他們會打電話去向《星島》抗議。
發展到後來,《星島》的總編輯請蘇賡哲寫專欄,但是講明「不可以談政治」。「這個所謂的‘不可以談政治’,照我的理解呢,就是可以歌頌共產黨,就不算是談政治。」
最後,多倫多《星島》的這位總編輯也被迫提前退休。
詹姆斯通基金會的中國簡訊的文章披露,中國大陸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介入中文報紙電臺和電視臺,其主要策略有:投資控股、在大陸的商業利益、安插人員等等。不少中文媒體被收買,或不敢得罪中國政府。
談到電視臺方面, 蘇賡哲也例舉自己親身經歷。他曾經在加拿大一家中文電視臺接受訪問,剛一進去就有人告訴他,「我們不要談政治」。 我們也可以從裡面看到,其實在各種媒體裡都有一些人,這些人不是一定是共產黨,但是他害怕。
蘇賡哲也舉了一個電臺的例子:
比較明顯的就是1430這個電臺裡面,我所知道的就是電臺的臺長不久以前走了,他告訴我,是因為他的言論被認為比較激烈。這個說法可能會有人不同意,因為一個電臺要你走,一定不會說是你的政治觀點和我們不對,或者我們希望你不要講這些東西,如果你講我們就要炒你魷魚,一定不會是這樣。所以有各種說法,比如說他是因為權力鬥爭失敗所以走了;還有其它種種原因而不是政治原因。
蘇賡哲博士認為從他自己的例子可以從側面推測背後的原因。蘇賡哲過去經常被邀請上該電臺的節目,自從該臺長被迫離職以後,蘇賡哲再也沒有被邀請給這家電臺做節目。
蘇賡哲說,雖然他沒有證據,但他推測:「有人會交代說不要找什麼人講什麼話」。
蘇賡哲說, 這十幾年來,中共把它的手伸到香港,然後還伸到加拿大,它們要操控這邊的媒體,不要以為加拿大是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我們就可以避免共產黨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