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最近分別在多個場合講到自己離開政壇的感受,還對民主黨派吐露心聲,說:明知不該進政壇,還是踏進了,也就注定要遺憾。他還總結了了自己有五大遺憾,稱自己做了違心事,開了不少空白支票,並在不少問題上搞了折衷和中庸之道等等。
「明知不該踏進政壇,最後還是踏進了」
中華網報導,朱鎔基說:個人功過,我自己有一本帳,人民有一本帳,工作過的地方、部門有一本帳,中央也有一本帳。對於功過、得失,我還有何求呢!我的個性、經歷、處事待人哲學,決定。了我可能是個剛合格的部長、市長,但極可能是個不合格、很難使黨內認同、合格的總理。一年多之前,我已經披露即將展開的生活。我離開政壇,不但老矣,也夠累了!我會在臨別的時候,向黨、向人民交個底:朱鎔基就是這點本事和能發揮的作用,對於一切批評、指責、反對意見,我都能容納,相信歷史會作出結論的。我是相信歷史、相信人民的樂觀主義者,是個寬容的人。
朱鎔基時,說: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整整二十年(指反右之後),我是堅守了自己的信條和對親人的承諾:這一輩子要遠離政壇,政壇不是人人能進入、適應的:而我明知不該踏進政壇,最後還是踏進了。因為我不懂得政治藝術(指政治權術),又沒有心機去研究、摸索政治藝術,沒有從政的志向嘛,也就注定是要遺憾的。我會帶著遺憾遠離政壇,安靜地回顧自己的一生。
朱鎔基甚至對工商界人士說,如果要問我:什麼叫政治和政治學?我到今天也講不清。最好能免試政治,遠離政治!
自我總結五大遺憾
朱鎔基告別政壇前夕,自我總結了五大遺憾:(一)違背了自己的信條和誓言(指不從政、遠離政治);踏入了政治界,脫不了身;(二)違背了自己信奉的哲學,做了違心事;(三)違背客觀規律、現實狀況,開了不少空白支票,打了「白條」;(四)違背了自己的意志和立場,在不少問題上搞了折衷和中庸之道;(五)違背了自己曾作出的承諾,會給下屆政府遺留下積壓著惡性循環的問題。
朱鎔基又說:的確,政治體制,社會制度的優劣,對政黨、對個人、對社會進步的影響是很大的。朱還明確表明:退休了,不會接受擔任教育、學術研究單位的名譽性或實質性職稱和地位,不想再一次違背自己的意願,到時沒有時間再遺憾。
朱鎔基在總結本屆政府任期報告時,曾插話說:我希望(指人大常委會)給予我較公正的評價,「八二開」、「七三開」,我都接受:我個人沒什麼計較的,「五五開」,我都接受。
朱又說:很多事、很多政策的制訂,要受政治體制的侷限,還要受人為因素的侷限。我到中央十二、三年,感受太深刻了。
自認有三大政績
朱鎔基在總結本屆政府任期報告中,也確認了有三大業績:扭轉了經濟失控高通脹,使經濟總體成功軟著陸,為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發展,鏟除了危機;有了經濟軟著陸、適度調整若干政策,才能在國際金融風暴和國際經濟徘徊下景氣的大氣候下,中國能較突出地保持高速增長;有了經濟改革、發展打下基礎,才能以付出較小暫時性代價,解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國經濟發展融入國際社會。
朱鎔基近期在國務院,在各民主黨派、上層建築領域,相繼打招呼,表達遠離政界的談話,已在北京廣泛傳開。對此,北京政界有不同的評論和揣測,認為:朱的談話,有對任期內向外所作出的承諾沒能兌現、多方面工作受挫的無奈;有對在重大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方針、政策上,違心的反思;也有對受到內部政見或其他因素制衡而流露出的失落感。總的來說,朱鎔基從政的經歷給他帶來了不少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