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外線成像儀的幫助下,也沒有發現劉朝行有任何作弊舉動
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能夠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環境中讀書看報,並且經常在夜晚為村民進行表演,村裡的人也都把他當成奇人,認為他有不同於常人的夜視能力。人真的能在黑暗的環境中讀書看報嗎?難道他的眼睛與常人不同嗎?那麼從來沒有經過訓練的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絕技表演,黑暗中讀書看報
河南省封丘縣曹崗鄉,一個普普通通的夜晚,幾個要好的朋友正在玩撲克。吵鬧聲不絕於耳,正在這時,突然停電了!黑暗之中,有一個人卻依然在出牌,在他不停地催促中,眾人只有點上蠟燭,才能看清手中紙牌的花色。
這個人叫劉朝行,他擁有一項神奇的絕技———黑夜中也能讀書看報,平時一有機會他就會為鄉親們進行表演。多次表演後,劉朝行這一特殊的本領很快就傳到了河南大河報記者劉新萍那裡,她對這件事情也表示質疑。
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近日,在大河報新鄉記者站的辦公室裡,劉新萍和幾位同事,以及他們專門邀請來的新鄉市中心醫院眼科專家邢志平主任一同對劉朝行的夜視進行了檢測。
劉朝行的本事讓現場的人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當時他們和劉朝行近在咫尺,燈關掉以後,他們都看不見報紙上面的字,可是劉朝行卻能看見並讀出來。雖然速度不如正常光照情況下那麼快,但是基本上可以比較流暢地讀下來。
眼睛近視,驗光儀卻檢驗不出任何結果
劉朝行的眼睛難道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作為一個行醫多年的眼科醫生,邢志平也從來沒有遇見過如此奇特的情況,一時間也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
為了弄清楚眼睛夜視的秘密,劉朝行第二天一早就來到新鄉市中心醫院。一直懷疑劉朝行眼睛構造有問題的邢志平對他的眼睛做了仔細地檢查。
邢志平檢查後發現,劉朝行除了是近視眼外,眼睛構造跟常人並沒有任何區別,難道說他的近視眼與他的夜視有關係嗎?那麼他近視的程度又是怎樣的呢?邢志平決定給他做一次電腦驗光。
可就在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電腦驗光儀竟然列印出來一張沒有任何結果的檢測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機器出現了故障?為了檢查電腦驗光儀故障的原因,醫生又找了兩名患者進行測試,這時驗光儀又恢復了正常,可是為什麼偏偏驗光儀到了劉朝行這裡卻檢驗不出來呢?
一個眼睛近視的人,不但擁有夜視能力,竟然還可以使驗光儀出現故障,這更不可思議。正在這時急於證明自己具有夜視能力的劉朝行決定在新鄉中心醫院的暗房裡再進行一次表演。
出乎意料的是,劉朝行百試不爽的夜視能力這次遭遇了麻煩,在暗房中,他再也無法看到任何東西。這不禁引起了我們的懷疑,難道在之前的表演中他有作弊行為?
回到北京,我們找到了一家專門研製紅外探測設備的研究所,借用了一臺紅外線成像儀,並且把劉朝行請進了演播室。
紅外線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不依賴於可見光就可以成像,在完全漆黑的房間,它可以接受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通過對紅外輻射採集之後成像,顯示出物體的形狀。通過這臺紅外設備能否觀察到劉朝行在黑暗中閱讀的狀況呢?
演播室是一個沒有窗戶的封閉空間,這裡只要把燈關掉,就立刻漆黑一片。劉朝行在這裡,將要面臨一次從未有過的檢驗。他按照要求坐在凳子上,把報紙貼近眼睛,慢慢地讀了起來。關上燈後,在紅外線成像儀下,我們特意留意了劉朝行的動作,並沒有發現他有任何作弊的舉動,而只是在慢慢地閱讀報紙上的字。
難道劉朝行的視網膜和夜行動物貓頭鷹有異曲同工之妙?
為什麼劉朝行在新鄉中心醫院的暗房就不能讀報紙,而到了北京的演播室,他的夜視能力卻又恢復了呢?
視網膜上有兩種不同的感光細胞,一種叫錐狀感光細胞,另外一種叫桿狀細胞,錐狀細胞主要在白天使用,而桿狀細胞則主要在黑夜,也就是光線比較暗淡的情況下使用。比如貓頭鷹,它的視網膜上桿狀細胞非常多,所以它能夠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自由地飛行。難道劉朝行的視網膜和常人不一樣,也好像貓頭鷹一樣,桿狀細胞比較多?
為了進一步探究劉朝行的夜視能力,尋找他眼睛的秘密。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魏文斌決定通過視網膜電圖來分析劉朝行眼睛視網膜上細胞的情況,並且請來了一位志願者一同進行對比測試。劉朝行的眼睛與普通人的眼睛到底有沒有不同之處呢?
通過視網膜電圖測試,證明了劉朝行視網膜上的桿細胞與志願者沒有任何區別。這個結論既讓劉朝行放下了心中的顧慮,同時也讓他困惑不已。他能夠夜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劉朝行雙眼近視超過3000度,高度近視和夜視能力有關嗎?
劉朝行的眼睛除了近視沒有任何異常,難道他的夜視能力真的跟近視有關嗎?驗光師廖醫生決定用手工的方法對他進行檢測。
檢測發現,劉朝行的雙眼近視都超過了3000度,這一結果,讓現場所有人都為之震驚。同時廖醫生告訴我們當患者眼睛近視程度超過2600度以上時電腦驗光儀將無法得到準確的驗光結果。這也就解釋了新鄉市中心醫院電腦驗光儀出現故障的原因。這樣的超級近視魏文斌也覺得少見,但是近視和夜視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繫呢?
魏文斌決定對劉朝行在黑暗環境下辨別物體的速度以及能力的強弱做一個特殊的測試。魏文斌發現猛然到一個黑屋子裡,劉朝行同樣什麼也看不見,也是慢慢適應黑暗之後才能辨別物體,這和普通人一樣,只不過在暗處辨別物體的能力他明顯要高於常人。
回想一下,在大河報新鄉記者站的辦公室裡,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的微弱月光,使得劉朝行的表演如魚得水,而到了新鄉醫院的暗房裡在完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就不能完成閱讀了,當我們把他帶到北京的演播室裡用紅外線測試儀測試的時候,由於儀器屏幕透過報紙散發出微弱光亮使得他的表演又恢復了正常。而同仁醫院暗適應測試,再一次證明了劉朝行在沒有任何光線的情況下是不可能進行閱讀的。
魏文斌解釋,劉朝行的夜視能力實際上是在慢慢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形成的,他本身是高度近視眼,而且從來沒有配過眼鏡,從來都沒有看清楚過外面的世界,所以他總是在昏暗下辨別物體,久而久之,就習慣了這樣看東西。在黑夜中看到的東西比正常人會多一些。人的身體是很聰明的,當身體的某項機能發生某些缺損的時候,身體可能會調動其他部分或者是本身的一些修復功能,幫助我們去適應這種新的環境,就如同一些盲人,他們的聽覺都是非常的敏銳的,這就是一種補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