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吁家屬多細心聆聽、陪伴
前一分鐘人還好好的,下一分鐘卻選擇走上絕路,這是發生在不少重度憂鬱症患者家屬的遺憾,自殺防治專家與醫師提醒,憂鬱症病情嚴重與否,其實不一定跟有無自殺意念成正比,反而是在重度憂鬱症患者狀況恢復、好轉時,反而更是尋求自殺的危險期,呼籲家屬多些細心聆聽、陪伴。
重度憂鬱症患者在恢復期間或痊癒後,卻忽然選擇自殺的憾事,時有所聞。「自殺可以預防,但是能不能百分之百、絕對的預防則不一定」,臺灣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指出,一個人要自殺,從意念的浮現、計畫到下定決心付諸實行,其實是出自於認知上的無望、無助,與憂鬱症病情的嚴重與否,並不一定成正比。
李明濱說,尤其很多憂鬱症患者在病情最嚴重時,根本沒有氣力自殺,反而是在病情恢復、有起色時,這時才突然選擇自殺,讓眼看親人好不容易才好轉的家屬無法接受,而怪罪醫院或醫師。
臺灣國軍北投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李光輝表示,首次自殺是最難預防的,因為僅有20%比率的自殺者,會告訴他人自殺的意圖,10%會留下書面訊息,其餘絕大多數都是默不作聲,讓人無從察覺。
不過,李光輝並不認為,為了避免憂鬱症患者尋短,家屬或醫護人員就必須時時「隨伺在旁」或「如影隨形」。以憂鬱症患者住院期間的請假外出為例,他說,其實這是一種院外治療方式,在病情獲藥物控制、且好轉的前提下,來測試患者對外界壓力的反應,事先都會經過醫師的危險程度評估,才會放行,發生意外的比率很罕見。
無論是醫師或專家都強調,基本上,只要患者有接受良好的醫藥治療,且症狀明顯進步,家屬都可以不必過度擔心,但重度憂鬱症患者在痊癒後的半年至一年間,很容易因懼怕病情再發、或拖累家人等負面思考,而尋求自殺,因此,建議家屬在這段期間,更應多花點時間,細心聆聽、陪伴病患,多點敏感,就能少一樁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