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福建龍溪縣人,生於公元一八九五年。留學美國,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自哈佛大學畢業返國後,先後出任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廈門大學等校教授,同時他又用英文寫作長篇小說,廣受好評。林語堂一生著作頗豐,文筆幽默、有趣、生動,所以被譽為「幽默大師」。
他在蘇州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英文時,第一天上課,便手提一個大皮包,走近教室,學生們認為大皮包裡面,一定是裝了很多教材。當他打開後,才發現全是有殼的花生,他一方面將花生分給全班同學,一方面用流利的英語,大談吃花生之道。
他說:「吃花生,要吃帶殼的,因為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殼剝得愈有勁,裡頭的花生米就愈有味道。」談到這裡,他停下來,環顧在坐的各個學生,然後繼續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來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後我上課,不點名,願諸君吃了長生果,更有長性事,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學生聽了,無不大笑。此後,每逢林語堂講課時,總是座無虛席。
林語堂上課,不喜歡點名,學生來不來,悉聽尊便,因為他講課,精彩有趣,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所以不但全班學生到齊,而且還有許多旁聽者也慕名而來。
除此之外,林語堂還有一項絕招,就是以「相面打分」,他所教的英文課程,從來不舉行考試,每當學期結束前,要評定學生成績,他便坐在講台上,拿出學生名冊,一一唱名,被點到的學生,依次站起,他如相面先生一般,略向站起的學生,看了一看,便定下分數,他對著沒有十分把握的學生,就請對方到講臺前,略為談上幾句,然後定分。
有人問他,怎麼能憑外表來打分數呢?他說:「假如使我只在大學講臺演講,一班五十幾個學生,多半見面而不知名,小部分連面都不認得,到了學期終,叫我出十個考題給他們,而憑這十個考題,就定他們及格不及格,打死我也不做!」
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憑著他有超強的記憶力,讓全班的學生,在幾節課下來,自己便能直呼其名,然後他在課堂上,隨時點指學生回答問題,因此,還未到學期結束之時,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程度,他心裏早已有數,這就是他敢於「相面打分」的秘訣。
據當時上過林語堂課的學生們回憶說:「林教授(相面)打下的分數,其公正程度,遠超過一般以筆試命題計分的方法,所以在同學們心中,無不佩服。」
林語堂生平演講無數次,每次均在伴著喝采聲和鼓掌聲中,走上講臺,可是有一次演講,卻被人「轟」下臺去,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但這並不代表他的演講失敗。
世界筆會第三十六屆年會,在法國舉行,當輪到林語堂發言時,他向主席要求講十分鐘,但主席卻拒絕了,說別人發言都是五分鐘,不可破例。
林語堂則說五分鐘我不講,這可急壞了同去的馬星野,於是馬去找大會主席,商量並請求,主席終於答應可講十分鐘。
馬又去找大會秘書長,秘書長答應說:「先安排十分鐘,如果林語堂講滿十分鐘,尚未結束髮言,則仍可講下去。」
林語堂接受了這個安排,便登上講臺,全場鴉雀無聲,他講得也很投入,不知不覺,已講滿十分鐘,主席說時間已到,請林語堂結束髮言,可是林語堂卻發怒了,憤而不講,逕自走下臺去,那時與會者,正聽得入神,對主席的粗暴極為不滿,於是一致的熱烈鼓掌,希望林語堂繼續講下去,這時主席顯得很尷尬,只得默認答應。不過林語堂卻說什麼也不肯再講下去了,因而永遠留下「半截」精彩演講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