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養生

作者:文/董飛俠 發表:2006-10-08 05: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初秋暑氣未消,秋陽余炎,氣溫仍然較高,加之時有陰雨,濕度偏高,感覺更加悶熱,故有「秋老虎」之說。但白露以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人們更易患病,所以又有「多事之秋」的講法。因此,秋令養生,都應遵循「養收」的原則,以保養內守之陰氣。

秋季養生宜悅情

秋季氣候日漸乾燥,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易使人情緒產生波動,或煩躁,或傷感,從而引起憂鬱、悲傷。故秋季養生要調攝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寧、心平氣和,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從而使人心情愉快。另外還要收斂神氣、多參加戶外活動,以有助於心曠神怡、開闊胸襟,使胸中鬱積一掃而光,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

秋季養生宜養肺

因為乾燥是秋天氣候的一個基本特點。這時如果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導致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可乘之機,極易使人傷風感冒,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氣管炎和哮喘的病人,此時症狀也往往加重。

所以秋天要特別關心肺,因為燥邪首先犯肺,易出現乾咳無痰,兒童更甚,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生梨、甘蔗、荸薺、柚、枇杷等,都有很好的養陰潤肺功效,也可選用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粥、雪梨川貝冰糖羹等,它們都具有良好的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秋季養生宜保胃

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是脾胃病高發季節,特別是有潰瘍的患者更易復發,最當調停脾胃。故患有慢性胃炎或者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在秋季一般應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勿進油膩食物,不宜過食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否則會引起濕毒滯腸中,致使腹痛、泄瀉。

秋季養生宜養陰

秋季天干,常會使人的皮膚和口角乾裂、皺紋增多、口乾嚥燥、聲音嘶啞、毛髮脫落、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稱「秋燥症」。秋燥不僅使人感覺不舒服,而且還會誘發許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癤腫、鼻炎等。

因此,秋天必須養陰防燥,這時應注意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常選用西洋參、燕窩、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等,其中西洋參性味苦、微甘、涼,入心、肺、腎經,有補氣養陰、清虛火、生津液的作用,適用於氣陰不足、津少口渴、肺虛咳嗽、虛熱煩躁等證。燕窩性味甘平,入肺、胃、腎經,有益虛補損、滋陰潤燥、化痰止嗽之功,常用於肺腎不足、虛損癆瘵、咳嗽氣急等證。

另外,秋季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養陰,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鮮空氣,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