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10-06 22:03:11作者:sanzyh
除非與教學內容的背景密切相關,很久沒有深入地去瞭解稍早些的歷史,但在眾多媒體的訊息包圍中,我多次發生「歷史還原真實」的感受,不少有影響的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都無法能在其所處的時期有一個公正的評價,尤其是有爭議者和歷來被人貶斥者,但是只要那段歷史被記載著,有據可循,對他們的界定最終會比較公正。
慈禧,對很多代受到的傳統教育的人而言,她一定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歷史角色。但是今晚無意中看了哈爾濱大學隋麗娟教授主講的《百家講壇·慈禧(七)整飭吏治》後,我感到非常震驚。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求真」的渴望,當一貫的認知受到猛烈的衝擊時那種感受可想而知。
《百家講壇·慈禧(七)整飭吏治》引發我粗略查閱了隋麗娟教授此前的相關講壇資料,對慈禧的新的認識有了一個模糊的輪廓。從不諳世事的17歲離開父母的疼愛,以蘭貴人的身份走進後宮,越過三千佳麗的誘惑和競爭成為貴妃而受寵於咸豐。深處「伴君如伴虎」的境地,生活在喜怒無常的咸豐身邊,慈禧既享受著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特權,也承受著與虎謀皮、在刀尖上跳舞的巨大壓力,一路走上了「垂簾聽政」的舞臺。這對於一個女人而言,需要經歷何等的風雨洗練。同時,慈禧熟讀史書並在她真正走向政治的途中研究政治,在輔助咸豐皇帝處理朝政時通曉朝政而至精通政治,其過程決不亞於讀出一個政治學「碩士」、「博士」。
有人也許會以清王朝的覆滅,清末的腐敗,清末的喪權辱國來指責慈禧,但是,稍有歷史常識的誰也應該想到清朝的覆滅絕不是慈禧個人所能控制和把握的,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清朝統治的根本體制無法適應當時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必然。不從根本上推翻封建體制,慈禧個人無法駕馭清王朝的顛覆,換作任何另一個人也都無法讓那段歷史在穩固清王朝統治的前提下能夠輝煌!
僅僅從慈禧初掌大權的幾個動作,我們都應該對這個女人的膽識(有識有膽,那是既要有思想基礎也要有勇氣的)報以驚服。一是為了懲治官吏的貪污腐敗、賄賂成風,敢於力排眾議,大膽施政。精通政治的慈禧深知「文官貪污腐化,武官貪生怕死」是國滅的毒瘤,因此在懲治文官的過程中藉助兵部侍郎慶英一事,懲治大批貪污受賄的官員;是否株殺一品大員武官何桂清曾經在清朝廷掀起了一股狂飆,但慈禧最後力排眾議,堅決要殺。處置貪污受賄的兵部侍郎慶英,又殺了玩忽職守的何桂清,整飭了吏治,使綱紀為之肅然。二是嚴格官員考核,不走過場。所謂「求治國方略不難,求治國賢才不易」。在此過程中,慈禧破格任用真正的人才,採取種種有效的措施嚴格各級官員考核,並破例對真正有政績的漢族官員得以和滿族官員同等獎勵。三是打破歷代為保滿人統治地位的常規,對滿人而言是冒著極大風險,並震驚滿族重臣,大膽任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大批漢人到重要的軍政位置支撐搖搖欲墜的江山。
雖然,慈禧的行為在一定的時期穩固了清王朝的江山而阻礙了歷史發展的進程,但是僅僅作為一個在政治上施展手腳的統治集團的掌權者,慈禧是一個大有作為的人。撇開其行為對中國那段歷史的屈辱而言,在那樣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一個男人如果能有慈禧的見識和膽略應該感到自豪!
慈禧,對很多代受到的傳統教育的人而言,她一定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歷史角色。但是今晚無意中看了哈爾濱大學隋麗娟教授主講的《百家講壇·慈禧(七)整飭吏治》後,我感到非常震驚。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求真」的渴望,當一貫的認知受到猛烈的衝擊時那種感受可想而知。
《百家講壇·慈禧(七)整飭吏治》引發我粗略查閱了隋麗娟教授此前的相關講壇資料,對慈禧的新的認識有了一個模糊的輪廓。從不諳世事的17歲離開父母的疼愛,以蘭貴人的身份走進後宮,越過三千佳麗的誘惑和競爭成為貴妃而受寵於咸豐。深處「伴君如伴虎」的境地,生活在喜怒無常的咸豐身邊,慈禧既享受著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特權,也承受著與虎謀皮、在刀尖上跳舞的巨大壓力,一路走上了「垂簾聽政」的舞臺。這對於一個女人而言,需要經歷何等的風雨洗練。同時,慈禧熟讀史書並在她真正走向政治的途中研究政治,在輔助咸豐皇帝處理朝政時通曉朝政而至精通政治,其過程決不亞於讀出一個政治學「碩士」、「博士」。
有人也許會以清王朝的覆滅,清末的腐敗,清末的喪權辱國來指責慈禧,但是,稍有歷史常識的誰也應該想到清朝的覆滅絕不是慈禧個人所能控制和把握的,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清朝統治的根本體制無法適應當時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必然。不從根本上推翻封建體制,慈禧個人無法駕馭清王朝的顛覆,換作任何另一個人也都無法讓那段歷史在穩固清王朝統治的前提下能夠輝煌!
僅僅從慈禧初掌大權的幾個動作,我們都應該對這個女人的膽識(有識有膽,那是既要有思想基礎也要有勇氣的)報以驚服。一是為了懲治官吏的貪污腐敗、賄賂成風,敢於力排眾議,大膽施政。精通政治的慈禧深知「文官貪污腐化,武官貪生怕死」是國滅的毒瘤,因此在懲治文官的過程中藉助兵部侍郎慶英一事,懲治大批貪污受賄的官員;是否株殺一品大員武官何桂清曾經在清朝廷掀起了一股狂飆,但慈禧最後力排眾議,堅決要殺。處置貪污受賄的兵部侍郎慶英,又殺了玩忽職守的何桂清,整飭了吏治,使綱紀為之肅然。二是嚴格官員考核,不走過場。所謂「求治國方略不難,求治國賢才不易」。在此過程中,慈禧破格任用真正的人才,採取種種有效的措施嚴格各級官員考核,並破例對真正有政績的漢族官員得以和滿族官員同等獎勵。三是打破歷代為保滿人統治地位的常規,對滿人而言是冒著極大風險,並震驚滿族重臣,大膽任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大批漢人到重要的軍政位置支撐搖搖欲墜的江山。
雖然,慈禧的行為在一定的時期穩固了清王朝的江山而阻礙了歷史發展的進程,但是僅僅作為一個在政治上施展手腳的統治集團的掌權者,慈禧是一個大有作為的人。撇開其行為對中國那段歷史的屈辱而言,在那樣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一個男人如果能有慈禧的見識和膽略應該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