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宇丟掉了上海市委書記的職位以後,一些評論者認為上海幫大勢已去,未來的政局跟這種預測是否會吻合?這個問題並不那麼好回答,然而以後的結局可能只有兩個,一個是上海幫並未倒掉,其主要成員繼續留在中共高層;另一個結果是上海幫解體。如果出現了前一個結果,那麼政局可能還會因循守舊地繼續向前發展。如果出現的是後一個結果,這就意味著政局將發生重大轉變,胡錦濤和溫家寶的政見在高層將遇到比較少的反對,這對於胡溫來說是機會,同時他們也會遇到一定的危險。
前面所說的危險是什麼?在一個政治領導集體裡如果存在著若干個幫派,那麼這個領導集體就類似於一個合夥企業。一個合夥企業如果面臨經營困難,那麼承擔責任、分擔風險的就是那些合夥人。如果這個企業變成個人獨自企業,那麼分擔風險的就是一個人。一個風險由一個人來承擔,這個人所面臨的壓力就相當大;一個風險由多個人來承擔,每個人承受的壓力就會相應地減少。如果上海幫退出政治舞臺,以後胡溫就要獨自承擔風險,他們能否頂住那樣的壓力?提出這樣的問題並非杞人憂天。
在一個政治領導集體裡,如果派系林立被江山一統所代替,那麼這個政治團體的迴旋餘地將大大地減少。每個派系都擁有一定的人力資源,這種資源是一個派系安身立命的基礎。當一個主流派系由於錯誤的政策選擇而支援不下去的時候,一個邊緣派系就會出來扭轉主流派系造成的混亂局面,從而變成主流派系;一個邊緣派系之所以能夠承擔這樣的任務,是因為這個派系掌控著一定的人力資源,邊緣派系的成員可以接替主流派系成員退出後留下的空缺職位。邊緣派系一旦消失,積聚起來的人力資源就會跟著消失,這時要是發生了政局動盪,就不會有人提出新的政見來替代不合適宜的政見,更不會有人出來收拾失敗者留下的爛攤子。1960年,是劉少奇替毛澤東收拾爛攤子;1976年,是鄧小平替毛澤東收拾爛攤子。如果毛派的統治能延續到1986年,這時候鄧小平想出來收拾爛攤子都會困難重重,因為他和他的同事都年事已高,他們的能力大大地減退了。
派系多並非壞事,這可以增加一個團體的柔韌性,一個江山一統的團體則顯得剛性十足,這樣的團體不是停滯不前,就是遇到危機就解體。
將這個結論做一個推廣我們還可以得到另一個推論,即在一個更大的範圍裡也不能只存在一種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