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奇蹟,究竟內裡乾坤怎樣?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和歷史學教授馬斯。羅斯基在2001年發表研究報告,認為中國政府的統計數字誇大了經濟增長。羅斯基根據國內公布的統計數字,計算出1998年-2000年之間,中國的GDP累計增長24.7%,但同期能源消耗卻下降了12.8%,這意味著單位能耗下降了30%,這是不可能的。因此而質疑中國GDP可信度的聲音甚眾。據說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更把中國的經濟統計數字形容為看科幻小說。國內的經濟學界對此產生公憤。
世界各地都感受到「中國製造」越來越多的過程。中國的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長是實實在在的,不過統計數據失真也是事實。最新的例子是,8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7%,增速較上月下降1%,為2005年3月份以來的新低;但當月的發電量增幅卻直線上升2.9個百分點,創出2000年以來單月最高增幅。這兩組數字就很不匹配,不合邏輯:發電量增長的同時工業產值卻在下降。
新浪網的經濟評論員葉檀發表於上週五的一篇文章認為,產生這種不匹配的原因是因為數字來源於不同的經濟部門,很難完全匹配。一個部門在數字裡注水或縮水,另一方沒有同步進行,甚至可能與對方的動作完全相反,總的經濟數字就會鬧笑話。就拿八月份來說,從前年就開始的宏觀調控措施,一直沒有生效,今年上半年各項指標還在高歌猛進,在全國都擔心經濟」硬著陸「(指經濟增長的速度崩潰性的降低為通常水平,是相對」經濟起飛「而言),而八月公布的增長降了一個百分點,於是中央銀行都鬆了一口氣,各學者紛紛發表文章說宏觀調控的目標已經實現了。因此,政府在8月份有調低統計數字的動機,也許就在這個動機支配下,八月的工業增長就降低了;按理說,發電量是硬數據,不好來假的。但是在綠色GDP越來越受重視的情形下,今後可能要求能耗降低,那麼現在先報一個高的,以後要做到逐年減少就好辦了。這一進一出,數字就變得沒有邏輯,而像科幻小說了。
這個解釋,作者也說好比盲人摸象。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還比較缺乏尊重客觀數據的觀念,是確定無疑的。因為缺乏邏輯的一組組數據,背後一般有造假行為。
外國人怎麼看中國的經濟增長,不是第一重要。中國統計數字失真,可能造成的最嚴重後果就是誤導政府的宏觀經濟決策,使得整個經濟走入陷阱。所以外國經濟學家的質疑是好事,接受質疑,就有可能改進統計方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