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儲蓄轉化為外匯儲備,借給了以美國為主的國家使用。這個現象違背經濟發展的原理。發展中國家是資本缺乏的地區,應該是資本淨輸入,應該保持適量的儲備。超過適量以上的部分應該用於國內的經濟發展,既起到發展經濟的作用,又起到為國內儲蓄贏得高回報的作用,因為理論上中國的經濟在成長中,可以帶來最高的回報。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將國內的儲蓄引到經濟的各行各業。有了這樣一個資本市場,儲蓄就有效的化為資本,用於各項生產資料的購買,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停滯在外匯儲備的形態,借給外國使用。
現在的問題就出在中國的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是相對於信貸而言。各種形式的借貸,滿足的是企業在營運資金方面的需要。但是企業在舉債以前,必須先要有一定的資本。資本市場就是滿足這個需要。在資本市場上的資金,使人成為企業的股東而不是企業的債權人。這個市場實際就是股票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負責股票的發行,也就是募集上市公司的股東和股本;二級市場負責股票的交易。一個股票市場如果有足夠的公司來發行股票,也有足夠的投資者來買股票,這個股票就是成功的。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都比較成功,起到了溝通儲蓄和投資的作用。
中國的股票市場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構建並迅速發展,幾乎同時成立了兩個股票交易所——上海證交所和深圳證交所。但是這個市場一產生,就帶來了技術層面的先天的不足(這裡不分析政治體制帶來的影響),這就是公有制沒有徹底的向私有制轉軌。鄧小平在倡導經濟體制改革時就規定了中國要搞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然是「社會主義」,就沒有搞徹底的私有化。那麼這些公司上市時,發起人都是政府,是政府發起募集新股東,將公司股票上市交易。這一來,上市公司就是公私合營形式,大股東是政府,小股東是私營企業或個人。說是公司合營,卻談不上合作。因為大股東「一股獨大」,基本上是自己說了算,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往往就是走個形式,其他股東無法參與經營。政府派到上市公司的負責人,是由共產黨的組織部門決定的,而不是由董事會選舉的,當然可能也會準備一份董事會決議存檔。
這就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政府有多腐敗,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就有多腐敗。因為是一體的。於是自從股票市場成立,就頻頻出現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瀆職浪費等等犯罪問題。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政府的公司作為股東在利益上與上市公司混淆不清、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等,更是極為普遍。
不僅是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全是國營企業,交易所更是如同政府部門一般,都成了權力部門。於是就出現了十家證券公司九家虧損,五家倒閉,三家合併的情形。證券公司挪用客戶用於買股票的保證金也是屢見不鮮。所以股票市場成了一個醜聞最多的地方。
但是,即使有這麼多弊病,都不足以打垮這個市場。因為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一段時間之後,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者都太需要這個市場了,所以這個市場其實是很頑強的。國外的股票市場如果發生了這麼多醜聞,早就死了。但是,中國人不同,他們需要這個市場勝過這個市場需要他們。但是正因為這樣,就導致了致這個市場於死地的結果。
為什麼說中國投資者需要這個市場勝過市場需要他們呢?這是由這個市場的主導者--政府決定的。政府不愛護投資者,導致了政府與市場傷害投資者。怎麼說政府不愛護投資者呢?因為政府不是在維護投資者的長遠利益,政府把股票市場看作是解決國營企業資金需要的工具,好與不好的國營企業都有機會上市。政府把批准企業上市的權利控制在自己手上,主要把機會給了國營企業,當然也有部分民營企業獲得了上市的機會。而國營企業的管理不善和管理者的以權謀私,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大批上市公司的虧損,導致了股票市場一蹶不振。從2002年至今年上半年,四年中,股市的萎靡使得政府不得不停止了新股上市,以養蓄市場力量。但是證券公司的虧損和倒閉進一步打擊了市場。以至於中央銀行副行長吳曉玲說,股市的問題不是資金問題,中國股市不缺資金,問題在於信心。為什麼投資者沒有信心?因為這個市場無論怎麼高喊「公開、公正、公平」的口號,投資者都沒有享受過這個原則,從沒有受到過保護。
2006年7月開始恢復新股發行。政府重新主導了一場並不新鮮的「圈錢運動」,計畫在年內上市的股票募集資金逾1700億元。有時一週就有五家公司上市。這對於今年上半年才恢復一絲人氣的市場來說,真是要命啊。於是股市應聲而跌,股民怨聲載道。人們不能理解政府的做法。以寶鋼為例。其董事長總是公開說,寶鋼並不需要資金。但是,一個不需要資金的公司上市,募集了200億資金。
股票市場不能健康發展,投資者只有採取用腳投票的辦法來發表意見--走人。缺乏人氣的市場,擔負不起轉化儲蓄為投資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