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9-18 19:54:04作者:
現在好多人都感到奇怪,冤枉就是冤枉,沒有的事,為啥要承認、「自誣」呢?咋不能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這就要「請教」一下絕頂聰明的秦檜了。
用「莫須有」三字冤殺愛國將領岳飛父子,這是人人皆知的事了。這個事件的「創意」和「示範作用」,為後來的權術家利用意識形態構陷政敵,在以某某(思想、主義、族群利益等等)名義下製造冤獄的典範。
在現代人看來,用「莫須有」三字誣陷,似乎有點理屈詞窮的味道,好像沒有什麼說服力了。其實不然,陰謀家不會蠢到把權力慾或漢奸的真正意圖搬出來,他會把這些東西梳妝打扮一番,整出個冠冕堂皇的理論,或國家,或民族,或主義,或族群,也許還有地域利益等等,需要的時候,給對手扣上一頂「帽子」,哪怕你是再好的人,也可以「某某某的名義」、莫須有地置你於死地。而被誣陷的一方,作為群體,尚有反抗的機會和理由;如作為個人,那就是「百口莫辯」了!
這第二個製造冤獄的手段,叫做「刑訊逼共」。
秦檜快死的時候,也沒有忘記把「不同政見者」打成「反革命」抄家滅族的願望,把身後的事考慮得周週全全。他在病榻上,借用趙忠簡之子趙汾案件大起冤獄,逮捕了政敵一大批人,司法部門把案件呈報到秦檜的病榻前,秦檜已經手抖得無法簽字,「檜猶自力,竟扑於幾,遂伏枕,數日而卒。獄事大解,諸公僅得全。」
趙汾剛剛被以莫須有罪名逮捕時,自以為必死,但竟不知自己究竟犯何事何罪,反正犯在秦檜手裡,必死無疑了,就和家人約定,探監送飯時在飯食中放一個「笑靨」(大概是一種麵食,未考),就表示有救的意思。入獄後,百般慘酷,求死不得,唯恨自己交代不出來什麼東西,無以自解。有一天,獄吏又把他仰面朝天幫在凳子上用刑,昏死者再,醒來時,唯見屋頂一縷陽光照在牆上,隱隱的反謝出一個「反」字,趙汾才知道是要他承認「謀反」罪名,於是立即交代「謀反事宜「,乃稍得寬鬆。
正在這時候,秦檜死了,家人送牢飯,趙汾扒開飯食,不覺嚎啕,原來飯裡埋了好多「笑靨」,他想,說好了的,有好消息只埋一個「笑靨」,如今埋了這麼多,必死無疑了!不一會兒,獄吏皆來賀喜,於是脫械而出,僥倖逃出一條小命。
於此可見刑訊厲害,嚴刑之下,何罪不得?九死之人,唯恐沒有交代的罪行,只要獄吏稍示「誘供」,正求之不得也。秦檜之奸詐歹毒,於此可見一斑。
壞人愛結黨,他就懷疑好人也是這樣。秦檜怕與趙案有牽連的人結黨陰謀,就把這些人送到全國各地。其中有一個叫王廬溪的,被弄到貴州,呵呵,就是夜郎,教地方官管束,那日子也是度日如年,不知何時一紙文書就逮了去死。這日,郡守忽然在公堂設宴請廬溪,他以為有難,不敢去,連續催之,才赴宴,一見面,郡守改顏歡迎,告訴他秦檜已死,他的罪名不存在了,呵呵,王廬溪那個高興,立即賦詩一首云:
辰州更在武陵西,每望長安信息稀。
二十年興縉紳禍,一終朝失相公威。
外人初說哥奴病,遠道俄聞逐客歸。
當日弄權誰敢指,如今憶得姓依稀!
用「莫須有」三字冤殺愛國將領岳飛父子,這是人人皆知的事了。這個事件的「創意」和「示範作用」,為後來的權術家利用意識形態構陷政敵,在以某某(思想、主義、族群利益等等)名義下製造冤獄的典範。
在現代人看來,用「莫須有」三字誣陷,似乎有點理屈詞窮的味道,好像沒有什麼說服力了。其實不然,陰謀家不會蠢到把權力慾或漢奸的真正意圖搬出來,他會把這些東西梳妝打扮一番,整出個冠冕堂皇的理論,或國家,或民族,或主義,或族群,也許還有地域利益等等,需要的時候,給對手扣上一頂「帽子」,哪怕你是再好的人,也可以「某某某的名義」、莫須有地置你於死地。而被誣陷的一方,作為群體,尚有反抗的機會和理由;如作為個人,那就是「百口莫辯」了!
這第二個製造冤獄的手段,叫做「刑訊逼共」。
秦檜快死的時候,也沒有忘記把「不同政見者」打成「反革命」抄家滅族的願望,把身後的事考慮得周週全全。他在病榻上,借用趙忠簡之子趙汾案件大起冤獄,逮捕了政敵一大批人,司法部門把案件呈報到秦檜的病榻前,秦檜已經手抖得無法簽字,「檜猶自力,竟扑於幾,遂伏枕,數日而卒。獄事大解,諸公僅得全。」
趙汾剛剛被以莫須有罪名逮捕時,自以為必死,但竟不知自己究竟犯何事何罪,反正犯在秦檜手裡,必死無疑了,就和家人約定,探監送飯時在飯食中放一個「笑靨」(大概是一種麵食,未考),就表示有救的意思。入獄後,百般慘酷,求死不得,唯恨自己交代不出來什麼東西,無以自解。有一天,獄吏又把他仰面朝天幫在凳子上用刑,昏死者再,醒來時,唯見屋頂一縷陽光照在牆上,隱隱的反謝出一個「反」字,趙汾才知道是要他承認「謀反」罪名,於是立即交代「謀反事宜「,乃稍得寬鬆。
正在這時候,秦檜死了,家人送牢飯,趙汾扒開飯食,不覺嚎啕,原來飯裡埋了好多「笑靨」,他想,說好了的,有好消息只埋一個「笑靨」,如今埋了這麼多,必死無疑了!不一會兒,獄吏皆來賀喜,於是脫械而出,僥倖逃出一條小命。
於此可見刑訊厲害,嚴刑之下,何罪不得?九死之人,唯恐沒有交代的罪行,只要獄吏稍示「誘供」,正求之不得也。秦檜之奸詐歹毒,於此可見一斑。
壞人愛結黨,他就懷疑好人也是這樣。秦檜怕與趙案有牽連的人結黨陰謀,就把這些人送到全國各地。其中有一個叫王廬溪的,被弄到貴州,呵呵,就是夜郎,教地方官管束,那日子也是度日如年,不知何時一紙文書就逮了去死。這日,郡守忽然在公堂設宴請廬溪,他以為有難,不敢去,連續催之,才赴宴,一見面,郡守改顏歡迎,告訴他秦檜已死,他的罪名不存在了,呵呵,王廬溪那個高興,立即賦詩一首云:
辰州更在武陵西,每望長安信息稀。
二十年興縉紳禍,一終朝失相公威。
外人初說哥奴病,遠道俄聞逐客歸。
當日弄權誰敢指,如今憶得姓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