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學問:韻書

作者:編輯整理/清源 發表:2006-09-17 11: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韻書,是把漢字按照字音分韻編排的一種書。這種書主要是為分辨、規定文字的正確讀音而作,同時它有字義的解釋和字體的記載,也能起辭書、字典的作用。

文字形體的變遷,反切注音方法的產生,是韻書發生的條件。漢魏以後,隨著漢字書寫的變化、新字的增加以及地方音的變化,為韻文的寫作、文人的交際都造成了阻礙。這就要求有規定文字正確讀音的韻書出現。可能受了翻譯梵文佛經的影響,漢魏之間產生了使用反切標注字音的方法,並且逐漸盛行起來。到了六朝,四聲的現象被人發現,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文學創作特別講究聲律。這都為韻書的產生、盛行準備了條件。但是魏晉六朝的韻書大都依據方音編寫,直至隋代統一南北朝以後,才出現了適應當時政治統一形勢需要,便利各地人士應用的《切韻》。此後,唐宋明清各有「官韻」。目的在於為全國各地的士子讀書寫詩規定一種標準的字音。

根據文獻的記載,中國最早的韻書是三國時期李登編著的《聲類》和晉代呂靜編著的《韻集》。但這兩書早已失傳。唐代封演《聞見記》說,《聲類》是「以五聲命字,不立諸部」。《魏書-江式傳》云:「晉呂靜仿品登之法作《韻集》五卷,宮商角徵羽各為一篇。「五聲」或「宮商角徵羽」與後世的聲、韻、調是什麼關係,兩書的體制類型是否與後世的韻書相似,現在都無從深考。根據《顏氏家訓-音辭》所說「自茲厥後,音韻蜂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可以肯定的是,六朝是韻書的大發展時期,出現了很多韻書。

《切韻》:隋代陸法言《切韻》是前代韻書的繼承和總結,又是後世傳統韻書演變的基礎,是韻書史上劃時代的著述,是代表中古漢語語音的韻書。《切韻》是在隋文帝開皇(公元581—600年)初年,陸法言的父親陸爽在朝廷作官時,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這八個當時的著名學者到陸法言家聚會時討論了編訂新韻書的綱領性意見,陸法言執筆把大家商定的審音原則記下來,於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編寫完成的。《切韻》原書沒有流傳下來。現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韻》原書(傳寫本)的片斷和一些增訂本。

《唐韻》:是《切韻》的一個增修本。唐代孫愐著,時間約在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之後。因為它定名為《唐韻》,曾獻給朝廷,所以雖是私人著述,卻帶有官書性質,比起較它早出的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還更著名。《東齋記事》說:"自孫愐集為《唐韻》,諸書遂廢。"但原書已不存在。據清代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所錄唐元和年間《唐韻》寫本的序文和各卷韻數的記載,全書5卷,共一百九十五韻,與王仁昫《切韻》同,上、去二聲都比陸法言《切韻》多一韻。《唐韻》對字義的訓釋,既繁密又有出處、憑據,對字體的偏旁點畫也極考究,使得韻書更加具有字典的性質。這也是《唐韻》更加受人重視的一個原因。

唐代還有一部李舟《切韻》,它在收嬜(xin)音和收m音的陽聲韻部的次序排列以及入聲韻部和平、上去三聲韻部的配合方面,都有一些特點,對後世的韻書中韻目的排列是有影響的。原書早已失傳。

《廣韻》:全名《大宋重修廣韻》,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陳彭年等人奉詔根據前代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它是中國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韻書。由於《廣韻》繼承了《切韻》、《唐韻》的音系,是漢魏以來集大成的韻書,所以對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廣韻》共5卷,計二百零六韻,包括平聲五十七韻(上平聲二十八韻,下平聲二十九韻),上聲五十五韻,去聲六十韻,入聲三十四韻。《廣韻》每卷的韻目下面都有一些韻目加註"獨用",或與某韻"同用"的字樣。

從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開始,及至孫愐的《唐韻》,註釋逐漸加多,並且引文都有出處,韻書便具有辭書、字典的性質。到了《廣韻》,這種體制已成定型。《廣韻》也可以說是一部按韻編排的同音字典。《廣韻》的字數,較以前的韻書增加得很多。據它卷首的記載,共收字26194個,註解的文字191692個。明代邵光祖《切韻指掌圖檢例》說:"按《廣韻》凡二萬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韻(指反切)者三千八百九十文。"即有小韻3890個。近年有人統計,《廣韻》的小韻實際是3700多個。總之,《廣韻》的韻數、小韻數、字數都較以前的韻書有增加,《廣韻》的名稱本來就有增廣隋唐韻書的意思。《廣韻》之後的正統韻書,如《五音集韻》、《古今韻會舉要》、《洪武正韻》皆是以《切韻》、《廣韻》、《集韻》、《禮部韻略》為根基發展而來。

《集韻》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即《廣韻》頒行後31年,宋祁、鄭戩給皇帝上書批評《廣韻》多用舊文,"繁省失當,有誤科試"(李燾《說文解字五音譜敘》)。與此同時,賈昌朝也上書批評宋真宗景德年間編的《韻略》"多無訓釋,疑混聲、重疊字,舉人誤用"(王應麟《玉海》)。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這兩部韻書。《集韻》在仁宗寶元二年(1039)完稿。

《集韻》分韻的數目和《廣韻》全同。只是韻目用字,部分韻目的次序和韻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獨用的規定稍有不同。《集韻》和《廣韻》主要的不同之處還在於《集韻》收字多,而且收的異體字特別多。一個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寫法,又不管是正體,還是古體、或體、俗體,只要有點根據就收進來。有的字竟多到八九個寫法。《集韻》共收53525字,比《廣韻》多收27331字。缺點是對字的來源不加說明,不過字訓以《說文解字》為根據,反切多採自《經典釋文》,《集韻》這部韻書也是一本較好的字書。

《禮部韻略》:《禮部韻略》和《集韻》都是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由丁度等人奉命編寫的。《集韻》成書稍晚兩年,《禮部韻略》在景祐四年當年就完成了。這部書是宋真宗景德《韻略》的修訂本。由於它在收字和字的註釋方面注意舉子們應試常用的,較《廣韻》、《集韻》都簡略,所以稱為《韻略》。又由於它是當時考官和應考的舉子共同遵守的官韻,而官韻從唐代開元以來就由主管考試的禮部頒行,所以叫《禮部韻略》。《禮部韻略》只收9590字,仍為二百零六韻。它同《集韻》一樣,在韻目下面所注的"獨用、通用"的規定已與《廣韻》的不同,這對後來的韻書中韻部的併合,韻部數目的減少卻是很有影響的。

《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劉淵曾編寫刊行過新的《禮部韻略》共107韻。以這稍前,有金代王文郁的《新刊韻略》(1227)和金代張天錫的《草書韻會》(1229),都分106韻,這同宋末元初陰時夫《韻府群玉》分106韻是一樣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早已不存在,只能從元初黃公紹、熊忠的《古今韻會舉要》一書瞭解到一些概況。

韻書的編寫,到了金、元的《五音集韻》、《古今韻會舉要》,在編製的體例和韻部的分合上有了新的變化。

《五音集韻》:金代韓道昭作。韓道昭字伯暉,真定松水人。據《至元庚寅重刊改並五音集韻》的第一篇序說,作序的時間是"崇慶元年歲次壬申長至日",那是金衛紹王時,相當於1212年,較劉淵《壬子新刊禮部韻略》的成書刊行還早40年。全書分160韻,比《廣韻》少46韻,比《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多53韻。平聲共44韻,上聲43韻,去聲47韻,入聲26韻。所謂《五音集韻》的"五音"大約就是指喉牙舌齒唇。

《古今韻會舉要》:黃公紹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以前編過一部《古今韻會》,簡稱《韻會》。這是一部徵引典故很多,很注重訓詁的書。黃公紹的同鄉,又在他家坐過館的熊忠嫌《韻會》註釋太繁,在元成宗大德元年丁酉(1297)編成《古今韻會舉要》。比《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晚45年,共分107韻,完全依照劉淵歸併《禮部韻略》的方法。和後來流行的詩韻相比,就是多了一個拯韻。此外,從《古今韻會舉要》註釋的引文還可以辨析古書中許多異體字、通假字,可據以校勘有些書上引文的錯誤。

隨著元曲的興起和發展,元代有了適應北曲需要的曲韻。元代泰定元年(1324)周德清作的《中原音韻》,就是根據元代許多著名戲曲中押韻的字編成,又用來指導作曲用韻,調平仄聲律的。周德清在《自序》中稱曲為樂府,說:"欲作樂府,必正言語,欲正言語,必宗中原之音。"這種明標以中原語音為編寫韻書標準的主張,是對傳統韻書編寫原則的重大改革。《中原音韻》收的字數不多,只收5876字(一說5877字)。它和曲律、曲譜之類的書印在一起,單行本不多。

《洪武正韻》: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樂韶鳳、宋濂等11人奉詔編成的一部官韻,共16卷。從編輯人員的籍貫來看,絕大多數是南方人,而宋濂作的序文中卻說,《洪武正韻》"一以中原雅音為定"。《洪武正韻》在明代屢次翻刻,影響很大;而清代對此書卻很輕視,沒有翻刻過它。這固然有政治原因,然而也同它糅雜南北語音的毛病不無關係。

《佩文詩韻》:是清代一部權威的官書,士子進考場作試帖詩,必須遵守這一部標準韻書,和宋代的《禮部韻略》的作用差不多。這本詩韻分平上去入四聲(平聲分上下),共106韻。康熙時的《佩文詩韻》大約是那部大辭典式的《佩文韻府》的單字本或節略本,同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到五十五年(1716)編輯成書。共收10235字。每韻中常用字列在前,罕用字排在後,而又每字都加了反切,這就把韻書向來以小韻統率同音字的好體例給打破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来源:投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