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人 有意思

作者:子敏 發表:2006-09-02 12: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有一個美國笑話:

有一位父親,責備兒子說:‘華盛頓在你這個年齡,早已是一個測量員了。你現在一事無成。’

兒子說:‘華盛頓在您的年齡,早已是美國總統了,對不對?’
華盛頓是一位令人崇敬的偉人。他一定料不到他的名字竟會「傷人」,竟給一對父子帶來傷害和痛苦。

兒童心理學家說,每一個小孩都恨一個「鄰居的小孩」,因為那個「鄰居的小孩」樣樣都比他強,他總是因為那個「鄰居的小孩」的存在而受責備。

有一位母親責備弄髒了衣服的兒子:‘你看隔壁的王小弟,出門穿的整整齊齊、亁乾淨淨的,哪像你,泥塘裡的水牛似的!’

那個弄髒衣服的孩子聽了這樣的話,心裏所想的恐怕不會是衣服髒不髒的問題。他最有可能的想法恐怕是:‘可惡的王小弟!’其實王小弟並沒有得罪他。

有一個人,有個兒子。他本來很快樂,因為家裡人丁興旺。有一天,太太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別以為你兒子多。人家隔壁王家,就有七個!’

這人聽了,心裏很不舒服,就說:‘那是人家有個爭氣的太太。’

一對好夫妻就為了這兩句話吵了一架。

有一句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拿人比人,實在很傷人。一個心理學家風趣的說:‘想傷害一個人很簡單。你只要找個人跟他比一比就夠了。’

儘管「人比人」會給人帶來痛苦和傷害,但是大多數的人卻捨不得拋棄這一比。佛家說,人生有四大痛苦:生、老、病、死。其實,人生的痛苦有五項:生、老、病、死、比。

我們最常犯的無心的「口孽」,就是用「比」傷人。

有一位先生對他的太太說:‘你看人家王太太把屋子收拾的多乾淨。’

這就是拿別人來比親人,無心傷害了親人。

聽到這句話的太太,很可能也就用「比」來自衛,像前面提到的那一對「討論華盛頓」的父子一樣。太太不得不說:‘人家的先生會掙錢,太太用不著上班,有的是時間。’

被激怒的先生就會說:‘不是先生會不會掙錢的問題,問題全在太太勤快不勤快。’

發了脾氣的太太就會說:‘有了不懂得清潔的先生,再勤快的太太也收拾不過來。’小小的一「比」,把家庭幸福都破壞了。

除了拿別人來比親人以外,還有一種「比」,就是拿自己來比別人。 

有一個工頭對工人說:‘才來第一次就喊累。你看我,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我一點兒也不在乎。’

工人說:‘你是你,我是我。’

工頭說:‘這話怎麼說?’

工人說:‘你拿的什麼錢?我拿的什麼錢?’

除了拿自己來比別人以外,還有一種「比」,也應該列入「壞比」。那就是用比來虐待自己。

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家產累積到千萬。他本來很快樂。他不該認識另外一個也是白手起家的商人,家產竟有一億。從此以後,他只要跟那一億富翁在一起,忍不住就會拿自己去跟人家比,這一比,立刻就覺得自己不如人,心裏非常痛苦。平日在家,本來沒事,但是他偏偏忘不了那一比,所以心裏也不舒坦。他越比越苦惱,最後連脾氣也變壞了,時常跟人發生爭執。大家可以料想到那個結束──度過了失敗的後半生。

「比」是有毒的,既能傷人,又能害己。可惜的是,我們總是忘不了那一比。要是我們能擺脫那個「比」,要是我們能從「比」裡獲得解脫,日子是不是能過得幸福些呢?那答案是肯定的。

人不比也能照樣過日子,而且過得很好。

父親希望兒子學習一種技能,盡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何必請華盛頓出面?

母親希望孩子保持衣服的乾淨,盡可以作坦誠的表達,何必請隔壁王家小弟出面!

先生希望有個乾淨的家,盡可以跟太太商量兩個人該怎麼樣分工,何必請隔壁王太太出面呢?

不當的「比」 ,往往造成緊張的局面,引發了不必要的衝突,破壞了人跟人的和諧。改革這種不當的語言習慣,似乎是比較容易的。較難擺脫的,恐怕是「拿自己跟別人比」的思想習慣。

把「比」轉換成一個自己追求的目標,轉換成一個自己的計畫,是一個可行的辦法。這就是把「人比人」轉換成「自己比自己」。

「人比人」往往容易激起我們強烈的情緒,使我們失去了自我,完全成為「情緒的奴隸」。這種情況,對於我們的「自我建設」是極端不利的,除了苦惱以外,我們還會變得一無所有。

如果我們把那「比」,轉換成自己追求的目標,轉換成自己的計畫,情況就會好得多。至少我們可以活得有目標,有計畫。但是我們仍然要關心那計畫和目標是不是仍然還是情緒的產物。如果那目標根本不是你做得到的,如果那計畫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那麼,苦惱就仍然存在。

對個人的幸福來說,沒有什麼能比自己原來追求的目標、原來擬定的計畫更可愛的了。為了「比」而動搖原來的目標和計畫,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從這個觀點來看,「比」有時候也是一種誘惑。這誘惑使我們叛離了原有的目標,原有的計畫。

幸福的人應該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自己的人生計畫。為了一「比」而動搖這一切,也很可能使我們喪失了幸福。能夠不比,或者不受「比的誘惑」,才有可能獲得人生的幸福。幸福人生的道理是: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比,無法比,永不比。

愛迪生童年在學校唸書,老師曾經批評他「比別的學生愚笨」。

這一比,使愛迪生的生命佈滿了陰影。幸運的是愛迪生有一位好母親。她把愛迪生帶回家來親自教他讀書,使他逃脫了「比」的陰影,過不比的日子,「自己跟自己比」的日子。她培植了一個「很會動腦筋的孩子」。大家都知道,後來愛迪生終於有了「跟人家不一樣」的成就。

「比」,往往使我們的思想僵化,使我們不知不覺的把自己納入一個對我們並不適合的模子裡去。「比」,也往往使我們為無意義的事情所套牢,而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為「比」而灰心喪志的人,為「比」而憤慨激動的人,往往不知不覺的造成生命的浪費。

有一個有名的笑話:

父、子、孫三代生活在一起。有一天,爺爺因孫子不聽話「體罰」了孫子一下。孩子的父親看見了,就狠命的「自己掌嘴」。爺爺問他這是幹什麼。孩子的父親說:‘你打我的兒子,我也打你的兒子!’

為「比」苦惱,為「比」生氣的人,往往也會做出這種傻事。

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就可以使我們擺脫「比」的糾纏,不浪費自己的生命。

有一個優秀的轉學生,在學校編班的時候,被編進一個不愛讀書的班級去就讀。他看到許多不用功的同學仍過得好好的。他越比越憤慨,竟下了一個決定:‘不用功一樣過日子,我又何必用功呢?’

「比」,有時候也會使人變愚蠢。「比」,固然是有毒的,但是聰明的用「比」,有時也能做好事。這就是使「壞比」變成了「好比」。

前面提到的那個故事:

先生對他的太太說:‘你看人家王太太把屋子收拾得多乾淨。’

太太說:‘人家的先生會掙錢,太太用不著上班,有的是時間。’

這個時候,先生如果能善用「比」,把話題一轉,說:‘不過,你燒的菜比她好多了。’這就是一個好比。

太太也把話題一轉說:‘你不像王先生那樣又喝酒又打牌的。’這也是一個「好比」。

有了兩個「好比」,局面就會改觀。不過,這「好比」還不是很好的,因為這兩個「比」畢竟是無端傷害了別人。

最好的「好比」應該是這樣的:

‘你實在比我強多了。’

‘我實在不能跟你相比。’

有一對美國的教授夫婦到報社來訪問。

我對那位先生說:‘我的英語實在很「破」。’

那位先生說:‘跟你的英語相比,我的中國話簡直等於零。’

他是一位為最懂得用「比」的人。


──轉自麥田出版《豐富人生》

蓮鑫推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