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8-23 15:23:09作者:曾慧燕
每年農曆七月,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所稱的「鬼月」,這個月既有浪漫多情的七月初七「乞巧節」(又稱中國「情人節」或「七夕節」),也有諸多禁忌的七月十五中元節(又稱「盂蘭節」),相傳這是陰間「好兄弟」放大假的日子。
今年是農曆丙戌年,閏七月,38 年以來首見。華人將度過兩個鬼月:一為正七月(陽曆 7 月 25 日至 8 月 23 日);一為閏七月(陽曆 8 月 24 日至 9 月 21 日)。天文學家認為這是比較難得的現象,上一次有兩個中元節的年份,要追溯到 1968 年。今年還是雙春閏月。俗語有云: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也許是受了這種說法的影響,除了農曆七月和閏七月,今年比較多華人結婚。
鬼門開 「好兄弟」呼嘯而出
相對於西方萬聖節的歡樂,中國的中元鬼節格外富神秘色彩。中國民間傳說,農曆七月初一鬼月開始,俗稱「鬼門開」,各方「好兄弟」呼嘯而出。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三牲祭品,犒賞到處漂泊的孤魂野鬼,安撫這些「好兄弟」不要興風作浪,以保平安度過鬼月。雖然這種傳說多少帶點迷信色彩,但凸顯了中國人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在不少華人移民心目中,中元節祭祖先、禮敬人、鬼、神的傳統不可丟。
相傳農曆七月鬼門開,所有鬼魂都到陽間遊玩、大吃大喝,一不小心,就會惹鬼上身。因此鬼月到,禁忌多,包括「沒事晚間少出門」、不婚嫁、不搬家、不買房子,不能玩水、游泳,不能晚上晒衣服、照鏡子,不能在室內撐傘等。
鬼月百業蕭條,許多行業如酒樓、婚紗、婚紗攝影、珠寶首飾及房地產業等均受影響。今年更甚,因為有兩個鬼月,一向沿襲中國民間傳統習俗的美加華人社區,相關行業生意清淡。
紐約法拉盛金豐酒樓酒席部負責人黃先生表示,這兩個月酒席生意大受影響,兩岸三地和東南亞華人大多迷信鬼月不結婚,有的地區還流行 6 月不宜婚,因 6 月是一年 12 個月的一半,做夫妻是一輩子的事,而不是做「半路夫妻」。
另據瞭解,廣東一些地區有「六月結婚,兩頭擔,無仔 (沒有孩子 )生」之說。
餐飲業經驗豐富的黃先生說,在各地華人中,以兩岸三地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對鬼月最多忌諱,他們都視婚姻為終身大事,大多不會在鬼月結婚,黃先生對此表示理解。
他說,一年 365 日,可供選擇結婚的日子很多,結婚是一生一世的事,為什麼偏要選鬼月?今年是雙春兼閏月,是結婚的好年頭。他的一雙兒女都在今年結婚,老大已在 4 月辦完喜事,老二將在 10 月完婚。
他說,或許現在一些年輕人不信鬼月不宜婚嫁之說,但由於父母堅持,不想父母不快,只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反正順從長輩意思,能配合就配合,皆大歡喜,何樂不為。不過,黃先生指出,偶爾也有一些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人來酒樓辦喜酒,來喝喜酒的賓客大多是教友,可能宗教信仰不同,也就百無禁忌。
黃先生童年時代曾親歷一宗鬼月結婚的怪事。他在廣東老家的一名男青年「不信邪」,鬼月娶了新娘進門。洞房花燭之夜,新郎目睹新娘嘴角突然露出詭異的笑容,霎時間,新娘嘴歪掉了,從此精神錯亂。從醫學角度,新娘突然歪嘴是中風引致,但村人都傳說她是「鬼上身」。
黃先生說,這件事在他的腦海中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移民美國前,他在香港也有多年餐飲業經驗,發現無論在香港還是紐約,只要是華人居住的地方,酒樓踏入農曆七月,喜宴酒席泰半生意清淡。
紐約法拉盛東麗宮酒樓負責人之一陳家斌指出,農曆七月婚宴酒席的確比平常日子清淡許多。本來酒樓生意主要靠晚間酒席維持,但由於華人流行「鬼月不婚嫁」,現在酒樓晚間只有零星的壽宴和小孩滿月酒及散客,加上七、八月適逢學校放暑假,許多家長都陪同子女外出度假,公司宴會也多在聖誕、新年及農曆春節期間舉行,酒樓生意清淡在所難免,只能寄望下半年的業績。
陳家斌說,從陽曆 9 月下旬開始,酒席生意將會十分紅火,目前已有多桌預訂喜宴,尤其陽曆 10 月是金秋時節,中國人講究「花好月圓」,酒席全部爆滿。10 月 9 日是美國公眾假期哥倫布日,當天又是中國黃道吉日「宜婚娶」,早已有人預訂喜宴筵開 50 席。
有 20 年中餐館侍應生經驗的劉先生表示,每年踏入農曆七月,酒樓晚間的酒席屈指可數,員工清閑得「拍蒼蠅」,他們的收入主要靠小費,尤其喜宴的小費,一般人為圖吉利,都給得大方,今年多了一個閏七月,這兩個月的收入大幅減少。
原籍福州長樂的鄭先生,經常一個月要赴好幾個鄉親的喜宴,農曆七月卻難得的沒有應酬。不過,他已收到好幾個農曆八月的「紅色炸彈」,其中一天適逢週末「黃道吉日」,就有三個喜宴要赴,他正在發愁如何「趕場」。
諸事不宜 鬼月禁忌多
在法拉盛經營 99 花店的陳豆花,也說這兩個月的鮮花訂單生意銳減,許多華人不結婚、不擺酒、不遷居,少了許多生意,對花店的營業額不無影響。
來自福建長樂的陳豆花說,最初他還以為只有大陸老家的人迷信,沒想到美國的華人也迷信。他說,經營花店之初,由於不瞭解鬼月的習俗,暗暗納悶怎麼一到 7 月就生意清淡,最初還以為是天氣炎熱的緣故。後來一位華人好心告訴他,7 月千萬不要進太多鮮花,以免造成經濟損失。他好奇追問其故,才知此間華人原來在鬼月也有諸多禁忌。
除了華人在鬼月大多不婚嫁,與結婚相關的行業也受影響。曾任職紐約一家華人婚紗店經理的張希英表示,每逢農曆七月,婚紗店生意一落千丈,最初她不明何故,後來才從客人口中得知,「鬼月諸事不宜」。
攝影師李會從事婚紗攝影多年。她說農曆七月幾乎沒有接到訂單,華人都忌諱在鬼月拍結婚照,只有個別在美國土生土長的「 ABC 」,不懂什麼鬼月之說才上門光顧。「來自中國大陸的人,現在都時興看黃曆」。所以每逢黃道吉日,都是李會忙得分身乏術的日子。
紐約華埠華鳳珠寶金行負責人夏黃麗芳表示,華人迷信鬼月不婚嫁,當然會影響珠寶店的生意。如結婚所需的鑽石戒指、龍鳳? (金手鐲)等,這個月幾乎乏人問津。一些平日收到喜帖要赴喜宴的華人,喜歡購買金飾作送禮用途,現在因鬼月無需赴宴,到珠寶店選購金飾的人明顯減少。這個規律華埠珠寶業早已有心理準備。
來自香港的蔣太太說,她的弟弟 5 月份到香港婚姻註冊處登記結婚,排期排到 7 月下旬,正好進入鬼月。雖然弟弟不介意,她力主弟弟改期。畢竟婚姻是一生人中的頭等大事,華人講究辦喜事選擇良辰吉日,既然鬼節結婚民間傳說不吉祥,與其日後心裏有疙瘩,不如順應輿情。
她說,由於陽曆八、九月是農曆閏七月,民間認為閏月有重重複覆的意思,為了避免將來「重婚」的可能性,盡量不要在閏月結婚。閏七月在陽曆的 9 月 21 日結束,蔣太太的弟弟已選了 10 月 9 日(農曆八月十八 )的好日子,這天恰好是美國的哥倫布日,蔣弟人在香港,這個節日與他沒有任何關係,純粹因這天是星期一,香港政府機構正常辦公。
自北京移民來美的許太太,原本準備在陽曆 8 月自紐約皇后區搬入長島新家,但她的廣東臺山籍管家提醒她「鬼月不宜搬家」,雖然她本人不迷信,但既然民間有此說,為圖個吉利,她決定損失兩個月的房屋貸款,待到閏七月過去再擇日遷入新居。
另外,中國人還有鬼月不買屋的禁忌,認為農曆七月容易買到陰宅或不吉利的房子。不過,紐約瑞滿房地產經紀唐其煌及 21 世紀房地產經紀呂小姐均表示,他們的客戶中,沒有「鬼月不購屋」的忌諱。
紙錢燒臘 生意一枝獨秀
雖然美加各地華埠酒樓、珠寶店、婚紗攝影等生意受影響,但也有一些行業因鬼月生意滔滔,如售賣紙錢、元寶、香燭等冥器用品的商店,以及出售燒豬、燒鴨、油雞等廣東燒臘的中餐館,均蒙其利,因許多廣東籍的華人移民要「燒衣」及用三牲拜祭祖先。
家居紐約蘇荷區、來自臺灣美濃客家山村的畫家虞曾富美與一眾兄弟姊妹,也在 8 月 13 日聚集在妹妹家一起「大拜拜」,這是曾氏家族行之有年的傳統,甚至連虞曾富美的洋媳婦也傳承了這個中國傳統。
來自廣東臺山的陳醫師,過去在大陸醫院做外科醫生時,為了避開不吉利的鬼月,許多病患紛紛趕在鬼月來臨前一、二週動手術。每逢此時,外科醫生都忙翻天,他曾有一週開刀 20 多次的記錄,忙到連上洗手間的時間都沒有。根據他多年行醫的經驗,鬼月期間,外科手術要較平常少許多,除非是急性病患。據他所知,有些預產期在農曆七月的產婦,為了避免「生鬼仔」,也都希望提前幾天剖腹產。
不過,紐約婦產科執業醫師郭季超表示,從醫角角度,他崇尚「瓜熟蒂落」的自然規律,不主張產婦為了某種迷信提前剖腹產,如果腹中胎兒還未完全成熟就出世,將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健康。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也提倡自然生產,不允許隨便開刀將嬰兒拿出來。
郭季超認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醫師,即使產婦有這樣的要求,也應該力陳利害勸告對方不能迷信。「要讓對方明白,孩子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他表示,從外科手術來說,如果是癌症及急性病人,開刀更是刻不容緩,絕對不能「擇日」而延誤治療良機。
雖然有些華人迷信鬼月不分娩,但在鬼月出生的壽星還真不少。住在紐約布碌侖的詩人畫家嚴力,8 月 12 日在家中開了一個生日及詩歌朗誦派對,恰好他與另外三名好友包括詩人孟浪、文勤勤及藝術家鄭連傑,都是在農曆七月前後腳出生,四人一起開香檳及切生日蛋糕慶生,好不熱鬧。
嚴力說,也許他在上海出生,大城市的人相對不迷信,從小到大,他沒有受到「鬼月出生」的困擾。風俗不同各處鄉村各處例 。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各個省份對鬼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萬變不離其宗,均來自佛家及道家傳說。
「農曆七月是鬼月,閏七月相當於有兩個鬼月,婆婆得給兒媳買轉運珠,才能消災轉運」。這樣的說法在大陸民間流傳甚廣,東北一些地區,許多婆婆都給兒媳買轉運珠護身辟邪。有見及此,當地一些金飾店,紛紛推出一種足金的空心小珠作轉運珠,可以在中間穿上紅繩編成指環。這種所謂的「轉運珠」甫上市即賣斷貨,大多是婆婆主動給兒媳買,也有的媳婦公開向婆婆索要。
廣西一些地區,盛行在農曆七月十四日這天,用一種紙做的一串八雙的「小鞋」和鴨子等祭奠先人。中新社 8 月 6 日在廣西橫縣雲表鎮街頭,就拍到很多攤位出售這種紙鞋,吸引眾多民眾購買。廣西、廣東及香港地區,一般在農曆七月十四日過鬼節,祭祀規模僅次於春節。
民俗學家表示,買轉運珠、買鞋的傳言,很可能是從傳統中元節附會演變出來的迷信說法,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山東籍的李平指出,他的鄉間有「做閏月」的習俗。每逢農曆閏月之年,都要為父母、長輩做「閏月鞋」,送「閏月餅」,意思是祈求父母長壽免災。
湖南籍的王進回憶,湖南鄉間,農曆七月十四日入夜時分,家家戶戶都要迎接祖先「回家」,以便第二天與家人「共度」中元節,要給他們「燒衣包」,衣包上要寫明列祖列宗的姓名,而且要按照族譜世系的次序一代一代地寫,所有衣包,最遲要在農曆七月十三日前寫好「收件人」名字,當晚在戶外焚燒,據說在另一世界的祖先亡靈馬上能收到。
隔天晚上,父母再率領全家大小到戶外迎接祖先靈魂。每人手執紙錢和香火,一邊焚香,一邊燒紙錢,一邊向空中作揖,還要眾人齊聲說:「請祖爺爺、祖奶奶回家。」一直等到紙錢焚燒後揚起黑灰,意味祖宗已經降臨,才能往回走。
福建人嫁女,中元節要回家祭祖,並準備父母衣冠置於紗箱中送給父母。
臺灣南部流行閏年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為父母添壽(台語稱「抽壽」)的習俗,即是在閏月來臨前或父母生日前,買豬腳麵線回娘家給父母添福添壽。因民間有「父母逢閏年減壽」之說。為了避免不吉祥,子女用紅包、豬腳麵線來表示孝心,為父母延年益壽。
若父母已經過世,可在父母生日前或閏七月前買鮮花、素果、麵線 (須綁紅線)及壽桃等祭品祭祀。
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在亞洲地區中受西方文化影響最深,但鬼節的習俗沿襲至今。香港一般是在農曆七月十四日就過盂蘭節,當天香港有給長者派米的傳統。據說戰後生活困難,宗教、慈善團體紛行善舉,施粥濟貧,前往領粥者多為貧苦老人。後來社會生活富裕,為免熱粥燙傷長者,改施粥為派「福米」。但近年有些長者為了輪候派米,竟然露宿一宵,甚至發生擠迫碰撞踩傷人事件。
不僅兩岸三地的華人移民重視中元節,來自越南、柬埔寨與寮國的華裔移民也非常重視這一節慶,尤其做生意的商家。大部分越南華人在農曆七月都到道場、廟宇祭祀祖先。如位於洛杉磯林肯岡的越華會觀音廟,每年中元節期間,都會舉行「盂蘭勝會」,並按照越南風俗習慣做法,用竹子挑起紅色長旛,寫上過世的祖先姓名,焚燒長串的黃表紙,稱為「進錢」。
雙春閏月 兩個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一詞源自北魏。史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從道教觀點來看,中元普渡主要為了撫慰亡靈,祈求眾生平安。透過特定儀式將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推及到六道眾生,並將普渡功德回向自己祖先等。
美加各地佛寺道觀,農曆七月紛紛舉行各種法會、盂蘭盆會等,超渡亡靈。
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據說與「目蓮救母」的故事有關,盂蘭盆會也是根據「目蓮救母」的故事演變而來。《佛說盂蘭盆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目蓮十分孝順,發現母親在地獄中受苦,餓得皮包骨,與餓鬼爭食,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目蓮用砵盛飯送給母親吃,誰知道飯還沒有送到母親口中,就變成了火炭,難以下嚥,餓而不能進食,其慘狀可想而知。
眼看母親受苦,目蓮非常傷心,向佛祖釋迦牟尼泣訴,請求解救。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賴你一人之力無法解決,必需求助有道眾僧結合起來的法力才成。七月十五日,你敬設百味五果,供奉十方大德諸佛,屆時依靠大家的法力,便可解除你母親的厄難。」目蓮於是依照佛祖的指示,替母親解除痛苦。在七月鬼門關開放之日,以大盆盛魚肉三牲祭品扛下地獄祭諸鬼,終於成功救母離地獄,但在目蓮救母的同時,地獄的群鬼也跟著出來。
在中國民間,目蓮救母的故事成為戲曲演出的重要題材,被稱作目蓮戲。而盂蘭節的宗旨,則是祭祀祖先、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今年為何會有兩個「中元節」?農曆為什麼會有閏月?閏月是怎麼計算出來的?「雙春閏月」是罕見現像嗎?
新華網引述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介紹,中國的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陽曆是以太陽運動的規律為依據,一個回歸年即一年為 365 天,分成 12 個月;陰曆則以月亮的圓缺週期(即朔望月日)為一個月,積 12 個月為一年;陰陽曆,即中國的農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取陰曆的月為月,陽曆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
由於回歸年和朔望月兩者不能整除,為方便起見,農曆規定大月 30天,小月 29 天,一年 12 個月共 354 或 355 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少 11 天左右,四年下來,就少了一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遠在公元前六百多年,中國祖先就開始採用「 19 年 7 閏法」,即在 19 個農曆年中,規定 12 個平年,每年 12 個月;另 7年每年增加一個月,變成 13 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但具體選擇哪個月作為閏月,則要根據 24 節氣的有關規律來決定。
今年恰逢農曆閏年,又正好是閏七月。第一個農曆七月從 7 月 25日到 8 月 23 日,8 月 7 日是立秋(農曆七月的節氣),8 月 23日是處暑(農曆七月的中氣)。接下來的一個農曆月從 8 月 24 日到 9 月 21 日,這個月只有 8 月 8 日白露這個節氣,而沒有「中氣」,所以是農曆七月的閏月,便有了兩個「中元節」。
另外,「雙春閏月」並不罕見。因農曆閏月一年就是 13 個月,13個月包含 383 天或 384 天,比陽曆一年的天數多約 18 天。18 天已超過了一個節氣的長度,故農曆閏月年份會包含 25 個節氣,即出現兩次立春。農曆只要沒有閏月的年份就肯定不會有「雙春」,有閏月的年份一般都會有「雙春」。今年正是屬於這種情況。
今年是農曆丙戌年,閏七月,38 年以來首見。華人將度過兩個鬼月:一為正七月(陽曆 7 月 25 日至 8 月 23 日);一為閏七月(陽曆 8 月 24 日至 9 月 21 日)。天文學家認為這是比較難得的現象,上一次有兩個中元節的年份,要追溯到 1968 年。今年還是雙春閏月。俗語有云: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也許是受了這種說法的影響,除了農曆七月和閏七月,今年比較多華人結婚。
鬼門開 「好兄弟」呼嘯而出
相對於西方萬聖節的歡樂,中國的中元鬼節格外富神秘色彩。中國民間傳說,農曆七月初一鬼月開始,俗稱「鬼門開」,各方「好兄弟」呼嘯而出。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三牲祭品,犒賞到處漂泊的孤魂野鬼,安撫這些「好兄弟」不要興風作浪,以保平安度過鬼月。雖然這種傳說多少帶點迷信色彩,但凸顯了中國人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在不少華人移民心目中,中元節祭祖先、禮敬人、鬼、神的傳統不可丟。
相傳農曆七月鬼門開,所有鬼魂都到陽間遊玩、大吃大喝,一不小心,就會惹鬼上身。因此鬼月到,禁忌多,包括「沒事晚間少出門」、不婚嫁、不搬家、不買房子,不能玩水、游泳,不能晚上晒衣服、照鏡子,不能在室內撐傘等。
鬼月百業蕭條,許多行業如酒樓、婚紗、婚紗攝影、珠寶首飾及房地產業等均受影響。今年更甚,因為有兩個鬼月,一向沿襲中國民間傳統習俗的美加華人社區,相關行業生意清淡。
紐約法拉盛金豐酒樓酒席部負責人黃先生表示,這兩個月酒席生意大受影響,兩岸三地和東南亞華人大多迷信鬼月不結婚,有的地區還流行 6 月不宜婚,因 6 月是一年 12 個月的一半,做夫妻是一輩子的事,而不是做「半路夫妻」。
另據瞭解,廣東一些地區有「六月結婚,兩頭擔,無仔 (沒有孩子 )生」之說。
餐飲業經驗豐富的黃先生說,在各地華人中,以兩岸三地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對鬼月最多忌諱,他們都視婚姻為終身大事,大多不會在鬼月結婚,黃先生對此表示理解。
他說,一年 365 日,可供選擇結婚的日子很多,結婚是一生一世的事,為什麼偏要選鬼月?今年是雙春兼閏月,是結婚的好年頭。他的一雙兒女都在今年結婚,老大已在 4 月辦完喜事,老二將在 10 月完婚。
他說,或許現在一些年輕人不信鬼月不宜婚嫁之說,但由於父母堅持,不想父母不快,只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反正順從長輩意思,能配合就配合,皆大歡喜,何樂不為。不過,黃先生指出,偶爾也有一些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人來酒樓辦喜酒,來喝喜酒的賓客大多是教友,可能宗教信仰不同,也就百無禁忌。
黃先生童年時代曾親歷一宗鬼月結婚的怪事。他在廣東老家的一名男青年「不信邪」,鬼月娶了新娘進門。洞房花燭之夜,新郎目睹新娘嘴角突然露出詭異的笑容,霎時間,新娘嘴歪掉了,從此精神錯亂。從醫學角度,新娘突然歪嘴是中風引致,但村人都傳說她是「鬼上身」。
黃先生說,這件事在他的腦海中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移民美國前,他在香港也有多年餐飲業經驗,發現無論在香港還是紐約,只要是華人居住的地方,酒樓踏入農曆七月,喜宴酒席泰半生意清淡。
紐約法拉盛東麗宮酒樓負責人之一陳家斌指出,農曆七月婚宴酒席的確比平常日子清淡許多。本來酒樓生意主要靠晚間酒席維持,但由於華人流行「鬼月不婚嫁」,現在酒樓晚間只有零星的壽宴和小孩滿月酒及散客,加上七、八月適逢學校放暑假,許多家長都陪同子女外出度假,公司宴會也多在聖誕、新年及農曆春節期間舉行,酒樓生意清淡在所難免,只能寄望下半年的業績。
陳家斌說,從陽曆 9 月下旬開始,酒席生意將會十分紅火,目前已有多桌預訂喜宴,尤其陽曆 10 月是金秋時節,中國人講究「花好月圓」,酒席全部爆滿。10 月 9 日是美國公眾假期哥倫布日,當天又是中國黃道吉日「宜婚娶」,早已有人預訂喜宴筵開 50 席。
有 20 年中餐館侍應生經驗的劉先生表示,每年踏入農曆七月,酒樓晚間的酒席屈指可數,員工清閑得「拍蒼蠅」,他們的收入主要靠小費,尤其喜宴的小費,一般人為圖吉利,都給得大方,今年多了一個閏七月,這兩個月的收入大幅減少。
原籍福州長樂的鄭先生,經常一個月要赴好幾個鄉親的喜宴,農曆七月卻難得的沒有應酬。不過,他已收到好幾個農曆八月的「紅色炸彈」,其中一天適逢週末「黃道吉日」,就有三個喜宴要赴,他正在發愁如何「趕場」。
諸事不宜 鬼月禁忌多
在法拉盛經營 99 花店的陳豆花,也說這兩個月的鮮花訂單生意銳減,許多華人不結婚、不擺酒、不遷居,少了許多生意,對花店的營業額不無影響。
來自福建長樂的陳豆花說,最初他還以為只有大陸老家的人迷信,沒想到美國的華人也迷信。他說,經營花店之初,由於不瞭解鬼月的習俗,暗暗納悶怎麼一到 7 月就生意清淡,最初還以為是天氣炎熱的緣故。後來一位華人好心告訴他,7 月千萬不要進太多鮮花,以免造成經濟損失。他好奇追問其故,才知此間華人原來在鬼月也有諸多禁忌。
除了華人在鬼月大多不婚嫁,與結婚相關的行業也受影響。曾任職紐約一家華人婚紗店經理的張希英表示,每逢農曆七月,婚紗店生意一落千丈,最初她不明何故,後來才從客人口中得知,「鬼月諸事不宜」。
攝影師李會從事婚紗攝影多年。她說農曆七月幾乎沒有接到訂單,華人都忌諱在鬼月拍結婚照,只有個別在美國土生土長的「 ABC 」,不懂什麼鬼月之說才上門光顧。「來自中國大陸的人,現在都時興看黃曆」。所以每逢黃道吉日,都是李會忙得分身乏術的日子。
紐約華埠華鳳珠寶金行負責人夏黃麗芳表示,華人迷信鬼月不婚嫁,當然會影響珠寶店的生意。如結婚所需的鑽石戒指、龍鳳? (金手鐲)等,這個月幾乎乏人問津。一些平日收到喜帖要赴喜宴的華人,喜歡購買金飾作送禮用途,現在因鬼月無需赴宴,到珠寶店選購金飾的人明顯減少。這個規律華埠珠寶業早已有心理準備。
來自香港的蔣太太說,她的弟弟 5 月份到香港婚姻註冊處登記結婚,排期排到 7 月下旬,正好進入鬼月。雖然弟弟不介意,她力主弟弟改期。畢竟婚姻是一生人中的頭等大事,華人講究辦喜事選擇良辰吉日,既然鬼節結婚民間傳說不吉祥,與其日後心裏有疙瘩,不如順應輿情。
她說,由於陽曆八、九月是農曆閏七月,民間認為閏月有重重複覆的意思,為了避免將來「重婚」的可能性,盡量不要在閏月結婚。閏七月在陽曆的 9 月 21 日結束,蔣太太的弟弟已選了 10 月 9 日(農曆八月十八 )的好日子,這天恰好是美國的哥倫布日,蔣弟人在香港,這個節日與他沒有任何關係,純粹因這天是星期一,香港政府機構正常辦公。
自北京移民來美的許太太,原本準備在陽曆 8 月自紐約皇后區搬入長島新家,但她的廣東臺山籍管家提醒她「鬼月不宜搬家」,雖然她本人不迷信,但既然民間有此說,為圖個吉利,她決定損失兩個月的房屋貸款,待到閏七月過去再擇日遷入新居。
另外,中國人還有鬼月不買屋的禁忌,認為農曆七月容易買到陰宅或不吉利的房子。不過,紐約瑞滿房地產經紀唐其煌及 21 世紀房地產經紀呂小姐均表示,他們的客戶中,沒有「鬼月不購屋」的忌諱。
紙錢燒臘 生意一枝獨秀
雖然美加各地華埠酒樓、珠寶店、婚紗攝影等生意受影響,但也有一些行業因鬼月生意滔滔,如售賣紙錢、元寶、香燭等冥器用品的商店,以及出售燒豬、燒鴨、油雞等廣東燒臘的中餐館,均蒙其利,因許多廣東籍的華人移民要「燒衣」及用三牲拜祭祖先。
家居紐約蘇荷區、來自臺灣美濃客家山村的畫家虞曾富美與一眾兄弟姊妹,也在 8 月 13 日聚集在妹妹家一起「大拜拜」,這是曾氏家族行之有年的傳統,甚至連虞曾富美的洋媳婦也傳承了這個中國傳統。
來自廣東臺山的陳醫師,過去在大陸醫院做外科醫生時,為了避開不吉利的鬼月,許多病患紛紛趕在鬼月來臨前一、二週動手術。每逢此時,外科醫生都忙翻天,他曾有一週開刀 20 多次的記錄,忙到連上洗手間的時間都沒有。根據他多年行醫的經驗,鬼月期間,外科手術要較平常少許多,除非是急性病患。據他所知,有些預產期在農曆七月的產婦,為了避免「生鬼仔」,也都希望提前幾天剖腹產。
不過,紐約婦產科執業醫師郭季超表示,從醫角角度,他崇尚「瓜熟蒂落」的自然規律,不主張產婦為了某種迷信提前剖腹產,如果腹中胎兒還未完全成熟就出世,將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健康。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也提倡自然生產,不允許隨便開刀將嬰兒拿出來。
郭季超認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醫師,即使產婦有這樣的要求,也應該力陳利害勸告對方不能迷信。「要讓對方明白,孩子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他表示,從外科手術來說,如果是癌症及急性病人,開刀更是刻不容緩,絕對不能「擇日」而延誤治療良機。
雖然有些華人迷信鬼月不分娩,但在鬼月出生的壽星還真不少。住在紐約布碌侖的詩人畫家嚴力,8 月 12 日在家中開了一個生日及詩歌朗誦派對,恰好他與另外三名好友包括詩人孟浪、文勤勤及藝術家鄭連傑,都是在農曆七月前後腳出生,四人一起開香檳及切生日蛋糕慶生,好不熱鬧。
嚴力說,也許他在上海出生,大城市的人相對不迷信,從小到大,他沒有受到「鬼月出生」的困擾。風俗不同各處鄉村各處例 。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各個省份對鬼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萬變不離其宗,均來自佛家及道家傳說。
「農曆七月是鬼月,閏七月相當於有兩個鬼月,婆婆得給兒媳買轉運珠,才能消災轉運」。這樣的說法在大陸民間流傳甚廣,東北一些地區,許多婆婆都給兒媳買轉運珠護身辟邪。有見及此,當地一些金飾店,紛紛推出一種足金的空心小珠作轉運珠,可以在中間穿上紅繩編成指環。這種所謂的「轉運珠」甫上市即賣斷貨,大多是婆婆主動給兒媳買,也有的媳婦公開向婆婆索要。
廣西一些地區,盛行在農曆七月十四日這天,用一種紙做的一串八雙的「小鞋」和鴨子等祭奠先人。中新社 8 月 6 日在廣西橫縣雲表鎮街頭,就拍到很多攤位出售這種紙鞋,吸引眾多民眾購買。廣西、廣東及香港地區,一般在農曆七月十四日過鬼節,祭祀規模僅次於春節。
民俗學家表示,買轉運珠、買鞋的傳言,很可能是從傳統中元節附會演變出來的迷信說法,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山東籍的李平指出,他的鄉間有「做閏月」的習俗。每逢農曆閏月之年,都要為父母、長輩做「閏月鞋」,送「閏月餅」,意思是祈求父母長壽免災。
湖南籍的王進回憶,湖南鄉間,農曆七月十四日入夜時分,家家戶戶都要迎接祖先「回家」,以便第二天與家人「共度」中元節,要給他們「燒衣包」,衣包上要寫明列祖列宗的姓名,而且要按照族譜世系的次序一代一代地寫,所有衣包,最遲要在農曆七月十三日前寫好「收件人」名字,當晚在戶外焚燒,據說在另一世界的祖先亡靈馬上能收到。
隔天晚上,父母再率領全家大小到戶外迎接祖先靈魂。每人手執紙錢和香火,一邊焚香,一邊燒紙錢,一邊向空中作揖,還要眾人齊聲說:「請祖爺爺、祖奶奶回家。」一直等到紙錢焚燒後揚起黑灰,意味祖宗已經降臨,才能往回走。
福建人嫁女,中元節要回家祭祖,並準備父母衣冠置於紗箱中送給父母。
臺灣南部流行閏年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為父母添壽(台語稱「抽壽」)的習俗,即是在閏月來臨前或父母生日前,買豬腳麵線回娘家給父母添福添壽。因民間有「父母逢閏年減壽」之說。為了避免不吉祥,子女用紅包、豬腳麵線來表示孝心,為父母延年益壽。
若父母已經過世,可在父母生日前或閏七月前買鮮花、素果、麵線 (須綁紅線)及壽桃等祭品祭祀。
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在亞洲地區中受西方文化影響最深,但鬼節的習俗沿襲至今。香港一般是在農曆七月十四日就過盂蘭節,當天香港有給長者派米的傳統。據說戰後生活困難,宗教、慈善團體紛行善舉,施粥濟貧,前往領粥者多為貧苦老人。後來社會生活富裕,為免熱粥燙傷長者,改施粥為派「福米」。但近年有些長者為了輪候派米,竟然露宿一宵,甚至發生擠迫碰撞踩傷人事件。
不僅兩岸三地的華人移民重視中元節,來自越南、柬埔寨與寮國的華裔移民也非常重視這一節慶,尤其做生意的商家。大部分越南華人在農曆七月都到道場、廟宇祭祀祖先。如位於洛杉磯林肯岡的越華會觀音廟,每年中元節期間,都會舉行「盂蘭勝會」,並按照越南風俗習慣做法,用竹子挑起紅色長旛,寫上過世的祖先姓名,焚燒長串的黃表紙,稱為「進錢」。
雙春閏月 兩個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一詞源自北魏。史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從道教觀點來看,中元普渡主要為了撫慰亡靈,祈求眾生平安。透過特定儀式將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推及到六道眾生,並將普渡功德回向自己祖先等。
美加各地佛寺道觀,農曆七月紛紛舉行各種法會、盂蘭盆會等,超渡亡靈。
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據說與「目蓮救母」的故事有關,盂蘭盆會也是根據「目蓮救母」的故事演變而來。《佛說盂蘭盆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目蓮十分孝順,發現母親在地獄中受苦,餓得皮包骨,與餓鬼爭食,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目蓮用砵盛飯送給母親吃,誰知道飯還沒有送到母親口中,就變成了火炭,難以下嚥,餓而不能進食,其慘狀可想而知。
眼看母親受苦,目蓮非常傷心,向佛祖釋迦牟尼泣訴,請求解救。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賴你一人之力無法解決,必需求助有道眾僧結合起來的法力才成。七月十五日,你敬設百味五果,供奉十方大德諸佛,屆時依靠大家的法力,便可解除你母親的厄難。」目蓮於是依照佛祖的指示,替母親解除痛苦。在七月鬼門關開放之日,以大盆盛魚肉三牲祭品扛下地獄祭諸鬼,終於成功救母離地獄,但在目蓮救母的同時,地獄的群鬼也跟著出來。
在中國民間,目蓮救母的故事成為戲曲演出的重要題材,被稱作目蓮戲。而盂蘭節的宗旨,則是祭祀祖先、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今年為何會有兩個「中元節」?農曆為什麼會有閏月?閏月是怎麼計算出來的?「雙春閏月」是罕見現像嗎?
新華網引述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介紹,中國的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陽曆是以太陽運動的規律為依據,一個回歸年即一年為 365 天,分成 12 個月;陰曆則以月亮的圓缺週期(即朔望月日)為一個月,積 12 個月為一年;陰陽曆,即中國的農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取陰曆的月為月,陽曆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
由於回歸年和朔望月兩者不能整除,為方便起見,農曆規定大月 30天,小月 29 天,一年 12 個月共 354 或 355 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少 11 天左右,四年下來,就少了一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遠在公元前六百多年,中國祖先就開始採用「 19 年 7 閏法」,即在 19 個農曆年中,規定 12 個平年,每年 12 個月;另 7年每年增加一個月,變成 13 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但具體選擇哪個月作為閏月,則要根據 24 節氣的有關規律來決定。
今年恰逢農曆閏年,又正好是閏七月。第一個農曆七月從 7 月 25日到 8 月 23 日,8 月 7 日是立秋(農曆七月的節氣),8 月 23日是處暑(農曆七月的中氣)。接下來的一個農曆月從 8 月 24 日到 9 月 21 日,這個月只有 8 月 8 日白露這個節氣,而沒有「中氣」,所以是農曆七月的閏月,便有了兩個「中元節」。
另外,「雙春閏月」並不罕見。因農曆閏月一年就是 13 個月,13個月包含 383 天或 384 天,比陽曆一年的天數多約 18 天。18 天已超過了一個節氣的長度,故農曆閏月年份會包含 25 個節氣,即出現兩次立春。農曆只要沒有閏月的年份就肯定不會有「雙春」,有閏月的年份一般都會有「雙春」。今年正是屬於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