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移民入溫哥華豆腐市場 開創新天地

作者:蕭元愷 發表:2006-08-19 19: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與王瑞豐先生初次見面,感覺不到他像個在商海浸泡多年的人,倒還像是個政府機關的公務人員,一付中規中矩的樣子。但我們一攀談開來,就可以感覺到他所具有的經商氣質,再加上從政時的經驗,糅合成一種特殊的歷練。

王先生是投資移民,在加西溫哥華,總體來說還是技術移民居多,但據瞭解商業移民也不在少數,近年略呈下降。這個下降原因有多種,有一些以自雇形式辦公司,經營不善就打道回府了。所以在加拿大這塊地界,光有兩錢是不夠的,有個親戚在朝裡當官也是不夠的,還要有自己的腦子才行。在這方面,王先生可以說是物質與精神的兼容者。

去年3月,一家冠名為「康樂」的豆製品專營店在列治文時代坊開業;隨後在今年4月,另一家同名的豆製品專營店在本拿比的麗晶廣場也相繼開張,「康樂」牌豆製品在大溫地區不脛而走。

這兩個店是同一個老闆,這個老闆就是王瑞豐。據王老闆透露,兩個店相比較而言,鐵道鎮麗晶廣場的店要好賣一些,其原因大概是這一帶的移民多來自大陸和臺灣,比較認同「北方版」的豆製品。到今年第四季度,銷售上開始能夠進入持平階段,向贏余過度,整個壓力在逐漸減少。

生長在油田上

王瑞豐正是來自中國北方的大慶,一個舉世聞名的盛產石油的地方。大慶在黑龍江省的西南部,在中國當代經濟發展史上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學時代正是文革動亂,根本沒學到什麼東西。王瑞豐16歲主動到社會工作,先後出任松花江農業局長和雙城縣長的父親是不同意的。

1975年20歲時,王瑞豐成為火炬商店的經理,然後出任了大慶市商業局的辦公室主任,而且作為局長助理,被列入往上提拔的「第三梯隊」。

王瑞豐是個好強上進和不甘現狀的人,他想繼續深造,他明白今後是一個知識的時代。於是他打算上財貿學校,遂向有關領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誰承想上司並不支持他的做法,並明確告訴他,上學去他的「提幹」很可能就此告吹,因為崗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頂著,都大眼瞪小眼盯著呢。

官本位的誘惑也沒有動搖王瑞豐求學的打算,結果在整個商業系統考了第一名。在財貿學校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使他後來在商海中獲益匪淺。

第一個「下海」者

就在王瑞豐被列為大慶市商業局局長的候選人時,他突然作出一個可以說令全家人都大吃一驚的事情:辭職下海!當然現在辭職下海已經司空見慣了,但在1986年還沒有先例可循,王瑞豐當時是整個大慶政府機關裡第一個下海的人,放棄了炙手可熱的職務,也是對傳統官本位的大膽挑戰,開始承包了市商業局下屬的一個餐館。

王瑞豐的做法使妻子特別生氣,甚至以離婚相要挾,並把狀紙遞到公公那裡去。王瑞豐的父親是老幹部了,思想非常正統,一聽兒媳婦的告狀,也怒從心生,給兒子也下了要懸崖勒馬的「最後通牒」。

鐵了心的王瑞豐仍然「固執己見」,但也不是盲干,而是經過較長時間的理智分析。由於他經手文件管理,有條件接觸和把握政策,特別是通過一份56號文件,看到整個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已經在向個體經營打開口子。誰先下海,誰就先佔據主動;看得越早,機會越多,這等於是與時間賽跑。

後來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的現實,都證明王瑞豐的判斷是準確的,成熟的。

從餐飲到電器

王瑞豐承包的薩爾圖飯店是整個大慶市最大的餐館,這個名字取自蒙語,意思是「多風的地方」。當初由於是國營體制,在他接手時呈虧損狀態。

正是在王瑞豐精心經營下,很快這個飯店就轉虧為贏了。就在飯店漸有起色之際,「不安分」的王瑞豐又有了新的盤算,看到電器市場的巨大潛力。於是他通過市場調研,準備在家用電器的貿易上一展身手。

挂靠在飯店的公司下面,王瑞豐南來北往做起電器生意,先從南方廣東進貨,主要是日本家用電器,包括電視、錄放機、照相機和VCD等,然後在黑龍江的哈爾濱、大慶和安達等地鋪貨,最後盡佔據了全省家用電器市場的1/4份額。

圖的是「和平發展」

從骨子裡王瑞豐實際上是個純粹的商人,不喜歡爾虞我詐的政治圈子,所以也感覺到大陸在經商環境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同時,經商到了一定程度,他也有再上一層樓的打算,因此就萌生了移民加拿大的念頭,這也應驗了他那「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性情。

對王瑞豐來說,和平發展是硬道理,選擇加國就是為了實踐這個硬道理。

他有一個兒子,就這樣在1997年,一家三口從中國東北遷居到溫哥華。王瑞豐是作為商業移民過來的,當時是1998年。在最初的幾年中,他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本地市場的調研與考察,一直在尋找著下腳的地方與機會,特別注意過家電市場,這曾是他的老本行。

然而加拿大與中國大陸是兩種不同的營商環境,有著不同的人文背景,要想成功運作又談何容易。很自然在這跌爬滾打的摸索期間,王瑞豐也有過失算的時候,例如曾經考慮經營「一元店」(Dollar store),經過調查發現,這塊地盤已經讓印裔人佔得差不多了,已經無利可言,再擠進去等於白白送死。

雖然幾年下來都沒有著落,但他坦言從沒有喪失信心,也沒有質疑自己的當初選擇。他並沒有像有些移民,幾經挫頓就心灰意冷,甚至打道回府當了海龜;他堅持在這裡繼續努力,即使前妻離他而去,也回流大陸,他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心態。他坦言,心態很重要,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狀態。

看好豆製品

根據王瑞豐的經驗,大陸人來加作生意,要把握優勢和市場需求,搞清適合做什麼,什麼是當地人做不好或不會做的。如果在大溫去生產冰激凌或漢堡包,就是以己之短擊別人之長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在王瑞豐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努力下,他終於找到了突破瓶頸打破僵局的出路。他尊奉「民以食為天」的信條,認為還是在食品加工上做文章,一來不管在哪裡生活,人們都離不開飲食;二來食品加工對華人來說也算是揚長避短。

把經營方向定位在食品加工上,無形中就縮小了確定目標的範圍。從飲食狀況到市場行情,王瑞豐在大溫地區先後進行了近3個月的考察,發現大溫地區的豆製品供需比例失調,表面上除了「日升」和「頂好」兩家大的豆製品廠運營尚可外,幾個小的豆製品廠或已經倒閉,或因減產而瀕臨破產;而實際上豆製品的產量與品質遠遠不能滿足大溫地區的客觀需要。

具體分析來說,大溫地區經營規模最大的豆製品廠,當屬日升,是一家上個世紀50年代就興建於溫哥華的老廠,也是父子經營的家族企業,如今在兒子的手裡正在望上發展,日產7噸半,現為北美 大豆製品廠之一,多倫多有分廠。

就王瑞豐觀察,整個北美市場還有很大空間,之所以有時出現豆製品竟相降價的現象,並不是供大於求,而是由結構上的單一化所造成的,其實總量遠遠不夠。僅拿大溫地區來說,10年以後的日需求量會達到150-180噸,而現在的供應量只有20噸。

王瑞豐認為,列治文香港人多,雖然講究吃,但在某些方面不會吃,例如在豆製品方面,吃法簡單並不摸門,只有水豆腐、豆漿和豆腐皮幾種,翻來覆去總是這幾樣。這既有飲食習慣和個人口味的原因,也有生產品種單一的原因,客觀上就沒有使消費內容豐富的條件。

萬事開頭難

確定好經營豆製品的生產,王瑞豐就決定回大陸進行實地考察,因為中國畢竟是豆製品的發源地,相傳最早產生於安徽淮南八公山,漢朝皇室劉安在《淮南子》一書中有比較詳細的歷史記載。

這樣說豆腐也算是國粹了,發展到今天,大陸的豆製品種類已經多達上百種,可謂豐富多采。由此王瑞豐決心要把它在異國他鄉發揚光大,一定不走樣地體現出正宗豆製品的特點來。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王瑞豐在考察過程中就有意結識豆製品行業的特殊人才,而且也有幾位技高一籌的師傅願意幫助他創業,前來溫哥華獻藝。結果遭到加拿大使館的拒簽,不是嫌這些學徒出身的師傅學歷低,就是說不符合簽證條件,最後竟一個都未能成行。

人才不能輸入就用本地的,但機器設備王瑞豐不想退而求其次,而是堅持不惜投資要購買更為現代化一些的。當今生產豆製品的機器要屬日本最為先進,日本的大型豆製品廠每天能生產50噸以上。他又親自前往日本進行實地考察,到最具規模的豆製品廠家瞭解情況。有些設備在大陸是很便宜的,如果購買會大大節省成本;但他堅持購買高價的日本機器。像分離機處理豆渣,在大陸要用3種機器,佔十幾平方米;而日本只用一種機器自動分離,佔地1平方米。

王瑞豐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一味迷信日本的機器,也不光圖速度和效率,而是重視最後產品的質量。因為日本機器的精密細緻,生產出來的豆製品更能達到衛生標準,這是本地人最為看重的。而他的設想是不僅滿足華人的需要,而且今後能夠逐漸打入西人的市場。隨著飲食結構的變化和健康食品的提倡,這一設想並非奢望,這也是走一步至少要看兩步的道理,做事不能總是盯在眼皮子底下。

初具規模

位於本拿比的康樂豆製品廠總佔地1萬6千英尺,據王瑞豐介紹說,這裡原來是個冷庫。他曾經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來尋找廠房,之所以看上這塊地方,一來位置好,離鐵道鎮較近,運輸起來方便;二來是獨立院落,有擴展空間;三是以70萬元成交,價格上相對合適。

據對康樂豆製品廠運作程序的瞭解,都精工細作,並嚴格按照國際衛生檢疫系統的標準行事。如將素雞切成片後,經過油炸,再鹵一遍,而別的地方是沒有這麼複雜的。

今後的方向是繼續擴大,據王瑞豐介紹,近期的目標是要生產40種,而中期的目標則是生產50-80種。到那時侯,大溫地區的人們將會享受更大的口福。

王瑞豐坦然承認,現在的生產質量還不太穩定,這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但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整體形勢都在好轉。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過程,只要方向對頭,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會苦盡甘來。


来源:環球華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