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8-05 13:01:38作者:
自詡為「政治家」的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再一次顯示其政治手腕的確比前任董建華略勝一籌。曾蔭權懂得在7、8月傳媒缺新聞議題的時候,「適時地」提供開徵銷售稅、開設副局長這兩個具爭議的議題。一時間,香港傳媒都忙於跟進這些日新月異的新議題;無論這些政策最終能否過關,最少現在已沒有傳媒有空理會,曾蔭權為何支持度日漸下跌。
每年夏天,一般都是政客出遊放暑假的時候。在沒有新聞議題下,過去很多記者都會自己找尋找有新聞價值的題材,而這往往會將目標放在香港的「第一領導人」行政長官或高官的表現身上。不過,今年傳媒卻不愁無新聞議題。
近日,「強政勵治」的曾蔭權,不斷有新政策出臺向社會諮詢,傳媒和市民一時間都有「眼花繚亂」的感覺。即使近日港大民意網站調查顯示曾蔭權的支持度下跌,傳媒和市民已無暇理會。
首先,香港特區政府要趕及在8月8日限期前,制定《截取通訊及秘密監察條例》,立法會需在8月召開特別會議審議有關條例。後有政府推出兩份諮詢文件,為傳媒找來兩個具新聞價值的議題。特區政府今年7月在短時間內,分別拋出開徵銷售稅和開設副局長,這兩個具爭議的諮詢文件,讓各界討論。
之後,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7月18日公布建議改革香港稅制的諮詢文件,即以開徵商品及服務稅(GST,一般稱作銷售稅)擴闊稅基的方案。在8日後,另一政策局──政制事務局在7月26日,亦拋出另一諮詢文件《進一步發展政治委任制度諮詢文件》,建議在每個政策局開設1名副局長和1名局長助理。
這兩個議題雖具爭議,但其實兩個建議在短期內會正式實行的機會較低,成為一場「純口水戰」的可能甚大。
先以開徵銷售稅來說,在立法會內,屬親政府黨派的民建聯和自由黨都表示反對,自由黨甚至計畫在8月6日舉行遊行反對開徵銷售稅,而民主黨亦表示反對,公民黨亦表示持觀望態度。在社會上,商界、中產人士、基層都表態反對銷售稅。試問擁有高民望,正準備尋求連任的曾蔭權,在面對立法會和社會強大反對壓力下,又豈會冒著重大的政治風險實行銷售稅?所以,可以預見,開徵銷售稅的確只是一個「諮詢文件」,讓大家表達意見,在鬧哄哄一番後,便在大多數反對下擱置下來。
同樣,開設副局長和局長助理的建議,亦只是讓大眾討論的一個議題,政府要落實的決心暫時看來並不大。民主黨和自民黨質疑,在「親疏有別」下,政府是否只會委任與政府關係良好的人士擔任問責職位。增設副局長建議雖被外界視為政府為親政府黨派度身訂造的,但民建聯初部對建議亦有保留,怕成為曾蔭權拉攏泛民主派的工具。
有一種分析指出,曾蔭權團隊的「執政能力」(或主導傳媒的能力)之所以有改善,或跟曾蔭權年初委任有傳媒工作經驗的何安達出任有「政治化妝師」之稱的新聞統籌專員有關。
熟悉傳媒工作的何安達,可能亦明白對香港政治記者來說, 7、8月是較平靜的時候。因為每星期三舉行的立法會大會,正是記者尋找新聞議題的好地方,但在這段時間,立法會正值休會,政府一般亦不會在這段時間推出政策,不少議員和政府高官都會趁此時外游休息,相對新聞議題便較平常少。這段時間對政治記者來說,正是缺乏新聞議題的時候。
雖然政府拋出這兩個議題,激起不少反對聲音,但由於這兩個只是「諮詢文件」,暫時來說,政府實行這兩個建議的決心並不明顯,很大可能是,讓大家討論一番,收集各界意見後,政府再慢慢研究。
這個亦是政府的聰明之處,既能在缺乏新聞議題下,讓新聞界有報導議題,在討論期間,因有關建議並不是非推行不可,所以即使會有不少反對聲音,但因政府與公眾的對立情況不太明顯,不會對政府造成太多負面影響。由此看出,出臺這些並不算重要的議題,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
轉移傳媒視線,是政治公關常用的技倆。正如1997年在美國上映的《Wag the Dog》(內地譯作《搖尾狗》,港譯《作大英雄》),內容講述競逐連任的美國總統,在距大選前11日,被爆出涉及性騷擾醜聞,幕僚想到虛構出一場「阿爾巴尼亞戰爭」,並經傳媒廣播,製造另一議題,轉移公眾視線。
每年夏天,一般都是政客出遊放暑假的時候。在沒有新聞議題下,過去很多記者都會自己找尋找有新聞價值的題材,而這往往會將目標放在香港的「第一領導人」行政長官或高官的表現身上。不過,今年傳媒卻不愁無新聞議題。
近日,「強政勵治」的曾蔭權,不斷有新政策出臺向社會諮詢,傳媒和市民一時間都有「眼花繚亂」的感覺。即使近日港大民意網站調查顯示曾蔭權的支持度下跌,傳媒和市民已無暇理會。
首先,香港特區政府要趕及在8月8日限期前,制定《截取通訊及秘密監察條例》,立法會需在8月召開特別會議審議有關條例。後有政府推出兩份諮詢文件,為傳媒找來兩個具新聞價值的議題。特區政府今年7月在短時間內,分別拋出開徵銷售稅和開設副局長,這兩個具爭議的諮詢文件,讓各界討論。
之後,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7月18日公布建議改革香港稅制的諮詢文件,即以開徵商品及服務稅(GST,一般稱作銷售稅)擴闊稅基的方案。在8日後,另一政策局──政制事務局在7月26日,亦拋出另一諮詢文件《進一步發展政治委任制度諮詢文件》,建議在每個政策局開設1名副局長和1名局長助理。
這兩個議題雖具爭議,但其實兩個建議在短期內會正式實行的機會較低,成為一場「純口水戰」的可能甚大。
先以開徵銷售稅來說,在立法會內,屬親政府黨派的民建聯和自由黨都表示反對,自由黨甚至計畫在8月6日舉行遊行反對開徵銷售稅,而民主黨亦表示反對,公民黨亦表示持觀望態度。在社會上,商界、中產人士、基層都表態反對銷售稅。試問擁有高民望,正準備尋求連任的曾蔭權,在面對立法會和社會強大反對壓力下,又豈會冒著重大的政治風險實行銷售稅?所以,可以預見,開徵銷售稅的確只是一個「諮詢文件」,讓大家表達意見,在鬧哄哄一番後,便在大多數反對下擱置下來。
同樣,開設副局長和局長助理的建議,亦只是讓大眾討論的一個議題,政府要落實的決心暫時看來並不大。民主黨和自民黨質疑,在「親疏有別」下,政府是否只會委任與政府關係良好的人士擔任問責職位。增設副局長建議雖被外界視為政府為親政府黨派度身訂造的,但民建聯初部對建議亦有保留,怕成為曾蔭權拉攏泛民主派的工具。
有一種分析指出,曾蔭權團隊的「執政能力」(或主導傳媒的能力)之所以有改善,或跟曾蔭權年初委任有傳媒工作經驗的何安達出任有「政治化妝師」之稱的新聞統籌專員有關。
熟悉傳媒工作的何安達,可能亦明白對香港政治記者來說, 7、8月是較平靜的時候。因為每星期三舉行的立法會大會,正是記者尋找新聞議題的好地方,但在這段時間,立法會正值休會,政府一般亦不會在這段時間推出政策,不少議員和政府高官都會趁此時外游休息,相對新聞議題便較平常少。這段時間對政治記者來說,正是缺乏新聞議題的時候。
雖然政府拋出這兩個議題,激起不少反對聲音,但由於這兩個只是「諮詢文件」,暫時來說,政府實行這兩個建議的決心並不明顯,很大可能是,讓大家討論一番,收集各界意見後,政府再慢慢研究。
這個亦是政府的聰明之處,既能在缺乏新聞議題下,讓新聞界有報導議題,在討論期間,因有關建議並不是非推行不可,所以即使會有不少反對聲音,但因政府與公眾的對立情況不太明顯,不會對政府造成太多負面影響。由此看出,出臺這些並不算重要的議題,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
轉移傳媒視線,是政治公關常用的技倆。正如1997年在美國上映的《Wag the Dog》(內地譯作《搖尾狗》,港譯《作大英雄》),內容講述競逐連任的美國總統,在距大選前11日,被爆出涉及性騷擾醜聞,幕僚想到虛構出一場「阿爾巴尼亞戰爭」,並經傳媒廣播,製造另一議題,轉移公眾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