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7-29 21:17:54作者:劉芍佳/英國布魯奈爾大學高級講
經濟增長勢頭沒有減弱 專家擔心硬著陸
發展應該是一件好事情,但發展如果到了失控的狀態,它就成了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這就像在路上碰到一頭脫韁狂奔的馬一樣,對過路人而言意味著恐懼;高速前進的火車在失控下意味著災難就在前面。同樣道理,經濟在失控下的高速增長離崩潰又會有多遠呢?
中國今年上半年呈2位數的GDP增長率(10.9%)令世界瞠目結舌,尤其這個創十年之高的增長率是在中國政府從去年就開始持續實施宏觀調控,加強推行"適度經濟增長"政策下而取得的,這種與政策預期相反的經濟增長效果的確是"不可思議",讓人感覺政策的失敗,經濟增長完全擺脫了政府的控制,自行狂奔。這種失控下的高速增長對推行"適度經濟增長"的中國政府的確是諷刺多過褒揚。
政府希望有一個適度的經濟增長,最好GDP增長率能在8%左右,統計局作為政府的一部分,當然也不例外。這種政策預期在增長率異常高的情況下,統計局理所當然會想盡辦法把增長率的數字往低調。所以我們完全有政治方面的理由去猜測懷疑10.9%的增長率是一個縮水的數字,而實際的增長率會遠比統計局宣布的要高,至少在15%以上,甚至達到20%。這種縮水猜測可進一步從分析公開的統計數字而加深。
我們知道,GDP是投資、國內消費與淨出口之和,其增長率也是這三者增長率的加權平均。今年1-6月份,國內(社會)消費總額為36448億元,增長13.3%;固定投資完成總額為(1-5月份)25443億元,增長29.6%;淨出口為614億美元,約相當為4912億元人民幣,增長23.4%。如果我們按保守估算,把1-5月份的固定資產作為1-6月份的投資額計算,則光投資對GDP增長的拉動率就為11.3%。另外,國內消費的拉動率為7.3%,淨出口的拉動率為1.7%,三者相加則為GDP的增長率20.3%。顯然,從公開資料推算的GDP增長率遠遠高於公布的10.9%。
從理論上講,公布的GDP增長率應該是經得起各種檢驗與推敲的,它應非常接近用其他公開數據去推算所得出的結果。如果兩者不一樣,尤其是兩者相差甚遠,在將近一倍之差的情況下,只能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統計局的專業能力太差,公開的數據與公布的結果自相矛盾。另外是統計局迫於政治與專業的一種綜合考慮,只能玩"表裡不一"的遊戲,把真情包在謊言裡,讓人們自己去發掘、去感悟。
如果後一種解釋成立的話,中國政府也就太沒有面子了,"適度增長"的經濟政策是怎麼執行的,宏觀調控怎麼會把經濟調控得那麼"火燙",中國經濟簡直就是成了一頭狂奔的野牛。
經濟失控也許是政府在政策執行方面一種無奈的結果。比如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控制投資。結果,今年上半年投資速度不但沒減緩,反而一口氣增長了29.6%,而這些增長主要是由工業投資所推動,佔了整個投資的80%。而能源部門則是工業投資中增長最高的領域,煤炭投資增加45%、石油天然氣增加30%、電力增加16%。能源是中國經濟的瓶頸,行政調控無法觸及到這塊領域。
對能源領域的高投資是由能源供需關係的緊張所導致,而能源供應緊張很大程度又是受外貿需求的持續高增長所影響。外貿出口需求的高增長主要是由於國際生產轉移到中國及西方的良好宏觀經濟走勢所帶動。在人民幣匯率未開放的情況下,調升國內利率很難取得抑製出口的作用。所以中央政府出臺諸多宏觀調控措施,可能會抑制了進口市場,但對出口卻無任何效用。
另外,在消費增長中,增長率最高的是汽車,增長率為27.7%,其次為金銀珠寶,增長率為24.6%,然後是建築裝潢,增長率為24.4%。這三者都是富人或高薪群體的消費,提升利率對這個消費群體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相反,對背上房貸的低薪階層,提高利息倒會削弱他們的消費能力。顯然,提利率這一貨幣政策起到加大貧富差距的作用,為創造"和諧社會"幫了倒忙。
綜上所述,即要發展,又要適度,政府這一宏觀調控政策具有雙重目標,而這雙重目標又是相互矛盾的,這種矛盾使政府在執行政策時左右為難,你說要經濟適度增長,減緩投資,但卻拚命發展能源,同時還要依靠發展工業去保持就業;你說要抑制過度出口,但匯率卻無法對利率上升作出貨幣升值的反應,達到提高出口成本的作用;你說要提高利息,冷卻房地產和消費市場,但卻無意中打擊了底薪階層,擴大了貧富差距,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幫了倒忙。所以,在宏觀政策中,其雙重目標的矛盾性是造成政府對經濟增長失控的根本原因,在這種雙重目標的矛盾下,政府不敢下狠勁出猛力去控制經濟。
如果讓這種具有矛盾的政策繼續延用的話,政府又不準備"放血"付出代價或通過"硬著陸"去迅速控制經濟的話,一頭失控狂奔的野牛在倒下之前又能跑多遠呢?
發展應該是一件好事情,但發展如果到了失控的狀態,它就成了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這就像在路上碰到一頭脫韁狂奔的馬一樣,對過路人而言意味著恐懼;高速前進的火車在失控下意味著災難就在前面。同樣道理,經濟在失控下的高速增長離崩潰又會有多遠呢?
中國今年上半年呈2位數的GDP增長率(10.9%)令世界瞠目結舌,尤其這個創十年之高的增長率是在中國政府從去年就開始持續實施宏觀調控,加強推行"適度經濟增長"政策下而取得的,這種與政策預期相反的經濟增長效果的確是"不可思議",讓人感覺政策的失敗,經濟增長完全擺脫了政府的控制,自行狂奔。這種失控下的高速增長對推行"適度經濟增長"的中國政府的確是諷刺多過褒揚。
政府希望有一個適度的經濟增長,最好GDP增長率能在8%左右,統計局作為政府的一部分,當然也不例外。這種政策預期在增長率異常高的情況下,統計局理所當然會想盡辦法把增長率的數字往低調。所以我們完全有政治方面的理由去猜測懷疑10.9%的增長率是一個縮水的數字,而實際的增長率會遠比統計局宣布的要高,至少在15%以上,甚至達到20%。這種縮水猜測可進一步從分析公開的統計數字而加深。
我們知道,GDP是投資、國內消費與淨出口之和,其增長率也是這三者增長率的加權平均。今年1-6月份,國內(社會)消費總額為36448億元,增長13.3%;固定投資完成總額為(1-5月份)25443億元,增長29.6%;淨出口為614億美元,約相當為4912億元人民幣,增長23.4%。如果我們按保守估算,把1-5月份的固定資產作為1-6月份的投資額計算,則光投資對GDP增長的拉動率就為11.3%。另外,國內消費的拉動率為7.3%,淨出口的拉動率為1.7%,三者相加則為GDP的增長率20.3%。顯然,從公開資料推算的GDP增長率遠遠高於公布的10.9%。
從理論上講,公布的GDP增長率應該是經得起各種檢驗與推敲的,它應非常接近用其他公開數據去推算所得出的結果。如果兩者不一樣,尤其是兩者相差甚遠,在將近一倍之差的情況下,只能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統計局的專業能力太差,公開的數據與公布的結果自相矛盾。另外是統計局迫於政治與專業的一種綜合考慮,只能玩"表裡不一"的遊戲,把真情包在謊言裡,讓人們自己去發掘、去感悟。
如果後一種解釋成立的話,中國政府也就太沒有面子了,"適度增長"的經濟政策是怎麼執行的,宏觀調控怎麼會把經濟調控得那麼"火燙",中國經濟簡直就是成了一頭狂奔的野牛。
經濟失控也許是政府在政策執行方面一種無奈的結果。比如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控制投資。結果,今年上半年投資速度不但沒減緩,反而一口氣增長了29.6%,而這些增長主要是由工業投資所推動,佔了整個投資的80%。而能源部門則是工業投資中增長最高的領域,煤炭投資增加45%、石油天然氣增加30%、電力增加16%。能源是中國經濟的瓶頸,行政調控無法觸及到這塊領域。
對能源領域的高投資是由能源供需關係的緊張所導致,而能源供應緊張很大程度又是受外貿需求的持續高增長所影響。外貿出口需求的高增長主要是由於國際生產轉移到中國及西方的良好宏觀經濟走勢所帶動。在人民幣匯率未開放的情況下,調升國內利率很難取得抑製出口的作用。所以中央政府出臺諸多宏觀調控措施,可能會抑制了進口市場,但對出口卻無任何效用。
另外,在消費增長中,增長率最高的是汽車,增長率為27.7%,其次為金銀珠寶,增長率為24.6%,然後是建築裝潢,增長率為24.4%。這三者都是富人或高薪群體的消費,提升利率對這個消費群體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相反,對背上房貸的低薪階層,提高利息倒會削弱他們的消費能力。顯然,提利率這一貨幣政策起到加大貧富差距的作用,為創造"和諧社會"幫了倒忙。
綜上所述,即要發展,又要適度,政府這一宏觀調控政策具有雙重目標,而這雙重目標又是相互矛盾的,這種矛盾使政府在執行政策時左右為難,你說要經濟適度增長,減緩投資,但卻拚命發展能源,同時還要依靠發展工業去保持就業;你說要抑制過度出口,但匯率卻無法對利率上升作出貨幣升值的反應,達到提高出口成本的作用;你說要提高利息,冷卻房地產和消費市場,但卻無意中打擊了底薪階層,擴大了貧富差距,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幫了倒忙。所以,在宏觀政策中,其雙重目標的矛盾性是造成政府對經濟增長失控的根本原因,在這種雙重目標的矛盾下,政府不敢下狠勁出猛力去控制經濟。
如果讓這種具有矛盾的政策繼續延用的話,政府又不準備"放血"付出代價或通過"硬著陸"去迅速控制經濟的話,一頭失控狂奔的野牛在倒下之前又能跑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