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7-18 10:58:55作者:
電影票房黑馬《瘋狂的石頭》繼上週五奪得810萬票房後,在上週末再次一路猛進,截止到16日,該片的累計總票房成績已經達到1050萬元。面對《超人歸來》這樣強大製作的勁敵,仍能保持持續飆升的票房數字,也令業內人士感到驚訝,同時影片的正版碟片也在10日內突破了30萬張的銷量。
「本公司以850萬元的高價,收購了華夏之魂這塊稀有的翡翠」。影片中,徐崢扮演的無良地產商人嚥著唾沫,為片中的「石頭」定了價,而在現實生活中,各地媒體的熱捧和全國觀眾的支持使得該片僅在票房市場上的表現就已經超過了1000萬元。上個週末來臨之前,影片的全國票房已經達到810萬元,隨後的週末三天裡,該片再次取下230萬元。這一成績,與影片首週末票房的近200萬元和第二週的票房增長形勢相比較起來,同時與《超人歸來》這樣的大製作搶觀眾的情形下,《瘋狂的石頭》不但沒有任何下滑,反而出現連續的小幅度上揚,這種票房穩步增長的現像在國內外都屬罕見。
中國電影家協會組織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專家學者爭搶發言機會,交口稱讚《瘋狂的石頭》,並一致認為,如果中國有20部類似的電影,那麼中國電影市場會有本質變化。
■劇本精細
《石頭》超越《無賊》
《瘋狂的石頭》從6月底上映後,票房一路看漲,這部投資300萬元的小成本電影,目前已收入720萬元票房,寧浩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銳導演。
與以往的專家看片會或研討會上大家互相「謙讓」發言機會不同,昨天,看過《瘋狂的石頭》後,專家學者們爭搶著發言,一個個興奮得和普通觀眾沒什麼兩樣。郝健說,該片不斷產生「一串串智慧的火花」。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郝健認為,該片貌似香港電影,卻勝過許多香港電影。「我們身邊有許多偽現實主義電影,《瘋狂的石頭》出現了久違的真實,影片中的笑料以及演員的表演,都是真正的現實主義。這個故事很類型化,我們卻可以渾然不覺地笑一個半小時,這就是最成功的。」郝健坦言,從劇本的精細和影片的極端類型化來看,《瘋狂的石頭》超越了馮小剛的《天下無賊》。
■緊跟潮流
開中國商業片新風
雖然中國內地電影的年產量不低,但是讓觀眾記住的寥寥無幾。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內地電影現在主要有兩種生存形態:第一種是主旋律電影,大部分是政府撥款拍攝的,不追求商業回報。第二種是大量的學院派作品,他們走的是「邊緣路線」,希望電影在國外電影節上獲獎,從而打進國際市場,靠賣國際版權求生。然而,真正考慮國內票房的電影,除了陳凱歌、張藝謀和馮小剛3人外,別人幾乎不能染指。不過,這 3位大牌導演的電影不是純粹的商業電影。尹鴻說:「從《石頭》中,我看到了希望。老實說,中國所謂商業片的拍攝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60年代,比如使用的還是單一的線性敘事手法。《石頭》大量運用當代電影語言,很有新意。」
■人物生動
中國電影終於有了「賊」
對於《石頭》,學者們也談了自己最偏愛的重點,北京師範大學田卉群老師認為,這部電影真正地展示了「賊」的形象。而中國電影中對「賊」的展現一直是乏善可陳的。她認為《天下無賊》中劉德華扮演的酷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賊,而該片中導演塑造的幾個賊,才表明瞭中國電影終於正面表現了「賊」的世界,這也是一個進步。結尾黑皮手拿麵包在大街上狂奔的場景,讓她感到了「這是專屬於電影世界中無規則的表現,也是觀眾最放鬆的宣泄,這與一直中規中矩的國產影片,有著本質的差別。」
■遊戲精神
提倡年輕導演拍喜劇
尹鴻指出,中國如果出現20部類似《瘋狂的石頭》的電影,中國電影市場會有本質變化。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研究所副所長、教授楊遠嬰進一步指出,不用20部,只要10部這樣的電影,中國內地的影院就不用只靠外國大片生存了。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饒曙光在現場發出號召:「我們實在是太缺少喜劇了。我提議,所有中國年輕導演都該拍一部能充分體現遊戲精神的喜劇電影。」
青年導演寧浩和他的新片《瘋狂的石頭》成了這個夏天華語電影的黑馬和奇蹟
電影節上「擺攤」等來劉德華投資
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這部電影的投資人是劉德華,這部電影也其實是劉德華的「亞洲電影新星導計畫」中的其中一部電影。寧浩表示,直到他見到了劉德華本人,他才知道原來是要出資給自己拍電影,「我就問他們對我有什麼要求,他們說沒什麼要求,只要能通過審查和觀眾見年就好,這個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於是就給他們看了我的幾個本子,最後確定了現在的這個。」
拍攝地選重慶是因為熱
寧浩本人是山西太原人,現在也一直生活在北京,但是這個電影卻選擇了在重慶拍攝。談到原因,寧浩坦言因為重慶夠熱,他當初就覺得這麼「扯」的一個故事就是應該發生在這樣的火爐城市裡,在他理解中,熱的時候人就會變得不理智。他說:「我當時就在想,這麼個荒誕的故事顯然不可能發生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因為它們太制度化了,但是在內地其他的城市,特別是些發展中的城市就很有發生的可能。而且我也認為這樣的故事一定要發生在一個很熱的地方,每個人都油乎乎的,這種情況下就會變得很不冷靜,很容易做出些事情來。」
他說,拍這部片子前,我想過3個城市,重慶、武漢、廣州,它們都是那種天氣熱燥的城市,但因為我們第一站去重慶體驗生活,就結果發現重慶太適合拍這部影片,重慶市區像東京的感覺,而稍微往外圍,又有那種古舊的街道和住宅,現代的、古舊的外景我可以隨時調度著用,那種氛圍特別適合這部電影,所以就選擇了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