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漢字在信息時代的科技價值
——只有正體漢字才能代表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
各位貴賓及僑界父老兄弟姊妹:
今天兄弟很榮幸在這裡和大家共聚一堂,討論我們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有人或許會問,明明是在談文字,怎麼會扯上生死存亡那麼大的事情。但是我個人認為文字是代表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整體靈魂,而不光是一個工具。要消滅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首先就是要取消他們的文字或是改變他們的文字,使其人民忘掉其根本而心甘情願地作奴
隸。過去的帝國主義統治殖民地的時候,多數禁止學習和使用本土語言。日本人統治臺灣時推行所謂的皇民化運動,學校只准教授日文;泰國,馬來亞為了同化華人,盡量限制華文學校;印尼更是一度禁止華語及儒家孔學。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如匈奴,鮮卑,西夏,契丹等因為文字的沒落及喪失而國族不復存在。因此我會將文字和國家民族的
興亡相提並論。
中國的歷史上有兩次政令改變了我們中國漢人的精神面貌,第一次是滿清入關,強迫漢人穿胡服留髮辮,所謂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雖然面臨這樣尊嚴掃地的慘痛,但是我們的文字及文化卻被異族保存下來,且加以尊重,所以很多頗講民族氣節的士大夫為了這點尊嚴,還是忍辱偷生下來,甚至出仕清朝為官,為的就是保存一絲的文化脈
搏不斷,有朝一日,我們國族能藉薪火相傳,重振國威。所以有清一代,我們的歷史沒有被割斷,我們中華民族的精英份子還是能讀能懂古人的思想,能夠傳承古人的精神,這樣才會有辛亥革命,終於推翻異族封建王朝,還我大漢原本精神面貌。所以孫中山在革命成功後民國初年就到明孝陵前面祭告明太祖,也順便昭告天下,我們已經把被奪取的江山拿回來了。這是何等令人熱血沸騰的大事,兩百六十年的積壓鬱悶得到一個徹底的宣泄。就是因為文字沒有變樣,所以我們才能用祖先的文字祭告祖先及詔告天下。五千年的文化就是靠著樣的文字保留下來,歷代文字雖然略有變化,但是基本沒有走調,我們現代學過正體字的人基本還能看懂周朝春秋時代及漢朝的文物,和古人沒
有脫節,這樣才叫真正的炎黃子孫。
第二次改變我們精神面貌是如今我們神州大地的當代統治者,雖然表面上看來應該還屬於是漢族人為主的政權,但是對漢族文化及文字的破壞卻遠遠超過了元清等異族。滿清政權雖然將我們的頭臉衣服換了。但是沒有換我們的腦子。但是中共及其同路人不然,他們對傳統文化深惡痛絕,把所有中國對外的失敗歸咎於文化的落後(比如說自己打不過人家,硬說是自己長得醜,所以打敗了)。所以中共取得政權以後,就做了一件別的共黨國家沒有做的事情,那就是用行政的力量來強行對傳統文字改頭換面,不但簡化漢字,還想盡一步將漢字拉丁化。(蘇聯在列寧史達林統治下,雖然也從控制意識形態來鉗制思想,但是從來沒有將俄文徹底的改造以迎合所謂的工農群眾。布爾什維克人仍然以優美的俄羅斯文學自豪,並沒有將他們認為是封建殘餘來斗臭斗垮)。
本來文字的創造是為了記載人們的活動及思想。文字是文化的根本,尤其是中國漢字,是經過千百年來,前人不斷地推敲琢磨演化而來,一字一句都有一定的含義,其中包含了造字原理與規則——六書;(像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雖然歷代有不同的書法,但是其演變是循一定的規矩法則,裡面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及民族特性及生活習俗等等,絲毫不能任意破壞,切割,刪減。如今中共政權為了迎合毛澤東的一句話,就悍然將已經固定下來的文字任意竄改,將其截頭去尾,左砍右削,或腰斬;更有甚至將同音子毫無道理地合併,替代,變成一字多義,含混不凊。文字不是不可以削減筆劃,或者合並,但是要削減合併得有道理才行。文字只看它能否表達意思清楚與否,不在於筆劃的多寡,如果為了減少筆劃而削足適履,那個字也不代表任何意義,那要字何用?何況許多時候有些字筆劃很多的卻沒有簡化,如輸贏的贏,西藏的藏,跳舞的舞。隨著時代的進步,文字只有越來越多才能應付資訊時代知識爆炸的今天,如果還要合併削減文字,豈不是開倒車?
中共推行文字改革的過程及細節等下由
中華的華化為「華「,一國化為十國,好像不太吉利。
干代替了乾與幹
面代替了麵
別代替了彆
肖代替了蕭
好了,我們現在來造句:一個姓蕭的不肖幹部吃不著乾麵面子下不來,看到別人在跳舞身子扭來扭去,他感覺很彆扭,大叫彆扭了(正體)
換成簡體字:一個姓肖的不肖幹部吃不著乾麵面子下不來,看到別人在跳舞身子扭來扭去,他感覺很彆扭,大叫彆扭了(簡體)
以上是個簡單的例子說明簡化字的句子文意容易混亂,詞不達意,中國人看了都糊塗,如何讓外國人學習?
和文化大革命比起來,文字改革運動才是更深入地革了文化的命。五十年下來所帶來的惡果不勝枚舉。民族整體文化素質下降,文盲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人們表現出更多的自私愚昧無知,態度粗暴野蠻下流。補救之道就是盡快恢復具有五千年歷史背景的正體漢字作為代表神州文化的正統文字,然後才能談得上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正體漢字除了文化的意義之外,從客觀的科技層面來說,正體漢字的信息含量豐富,比起簡化字體要高好幾倍。如今世界已經步入信息時代,中文電腦打字已經十分普遍,文字輸入的速度不在乎筆劃的多少,而在於用甚麼方法輸入。所以筆劃少的簡體字並沒有甚麼特別的優勢。再者由於中國漢字是類像形文字,因此在電腦視覺及人工智慧的領域裡,它要比拚音文字辨識率高無數倍。而同一個字裡,正體字又比簡化字辨別率高得多。因為正體字的每個字的字義清楚,筆畫不同,沒有簡體字筆劃含混,數個同音字合併為一字以至於導致一字多義,還有為了簡化,許多字字型筆劃十分接近,使得辨識更加困難。對於應用圖形辨認的電腦視覺來說,簡化字或採取拼音拉丁化字反而喪失了原有圖像文字的優勢,變成非得靠閱讀上下文才能知道其字義。無形中就減慢了認字的速度。另一方面,簡體字截頭去尾,將字義有關的部首打亂,無法有效的檢索,不但用手查字典慢,用電腦查也慢,因為智慧型軟體要靠聯想,只有正體字能夠提供完整的字與字之間的關係。此外,簡體字對編寫中文軟體的開發商來說增加了許多困難,因為一個簡體字要對應多個不同的繁體字,如何辨別應該對應那一個字需要大量的程式碼,因此也使得文字轉換或翻譯的速度變慢。
另外一點要討論的是兩套內碼的問題。尤其目前及未來網路上文字的傳遞,更是必需要一套統一的內碼,一字
所以說來說去,如果中共推行的文字改革真是為了掃除文盲,提升國民的文化水準,那就應該虛心求教,徵求天下語文專家的建議,集思廣益,而不是閉門造車,意氣用事,仰領導人的鼻息,粗製濫造一批不中不西的怪胎字來濫竽充數。中華民族的優點固然很多,但是被人詬病的是做事馬虎草率,不精確,不嚴謹,所以科學不發達。如今提倡的簡體字不就更加雪上加霜,使得中華民族離精確嚴謹科學的態度
就更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