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情緒的盛宴,對前途光明者,是奔赴邊疆前的動員,對不知去向者,是最後的發泄,而對那些還在校園的學子,未嘗不是借鑒---
畢業臨近了,校園邊的小餐館開始熱鬧起來,畢業生為了找工作也得不停地往外跑,他們的消費就業情況如何呢?
今年6月17日開始,記者走訪了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海南醫學院三所高校,進行《畢業生消費就業問卷調查》。
問卷涉及畢業消費是否出現「財政」赤字、如何看待大吃大喝的「散夥飯」、人生第一份職業的滿意率、月薪期望值、畢業生就業「力」等15個問題。
通過調查,記者發現畢業生在就業消費上存在幾個問題。
「畢業消費」有點沈重
7成畢業生財政透支
通過調查,記者讓畢業生們為自己算了一筆「畢業賬」。根據調查情況顯示,70%的畢業生在臨近畢業的這個月裡,各種花銷明顯增加。由於要籌備就業、畢業、餞行告別,72%的畢業生稱自己的小小「財政」透支虧空。64%的畢業生稱自己因為開銷驟增銀根緊缺,最後不得不向朋友和家人借錢。海醫的一名學生向記者反映,原來每個月花費在500元左右,但他現在的開銷達到1000元,翻了一倍。
●「包裝」費,包括自我包裝和簡歷列印的費用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畢業生畢業期間要花的費用除了維持正常生活以外還有更多的畢業消費,其中最多的是「包裝」費。包括自我包裝和簡歷列印的費用。
男生則需要買西服襯衫皮鞋等,保險專業的文同學說自己特地買了一套打折的西裝,400多元,這是他所有衣服裡最貴的一件。
女生則要多出化妝品費用。就讀於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的周同學稱,她現在每月的服裝費就要花銷300元,在列印資料上的成本在20---100元之間。
●來回找工,奔走於各大城市的路費
就算準備工作齊全,還要開始花錢,那就是來回找工奔走於各大城市的路費。「其實心情還是很矛盾的,出門怕花錢,也擔心萬一花錢也找不到工作,但是不出門就更找不到工作,以後就更沒錢。」小高說這段時間錢是另一焦慮之事,只是大家礙於面子從來不怎麼說。再就是吃飯聚餐喝酒,這筆費用也不能小覷。
「散夥飯」成畢業潛規則
離別飯傷了錢包
畢業臨近,畢業生的飯局越來越多,由頭各異,甚至從一件開心的事變成了畢業生的負擔。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畢業生說畢業飯的由頭多如牛毛,日漸成風,老師請學生吃飯、學生請老師吃飯、畢業班球友請球友吃飯、男生請女生吃飯、老鄉為畢業生餞行、找到工作的請沒找到工作的吃飯,先離校的請沒離開的吃飯,總之得有來有往,變成了一道畢業潛規則。
他告訴記者,自己就曾經有過一次借錢請吃飯的經歷,那是一次球賽之後,有人提議讓即將畢業的他請大家小撮一頓,可到了月底,他卡上的錢已經不多,但這頓飯上升到「散夥飯」後不得不請,只好借錢。這樣的尷尬在畢業生中也不獨此一人。
●「散夥飯」最低消費50元,最高消費千元
那麼畢業生是如何看待這接連不斷的散夥飯呢?
記者以問卷的形式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顯示,畢業前的一個月,幾乎全部的學生參加過「散夥飯」的聚餐,次數最多達到十五六次,最少的也有3次,平均每頓「散夥飯」的消費在100元左右,最低的不少於50元,最高時高達1000元。而且每次聚餐都喝酒。對於散夥飯的形式,畢業生支持和反對的意見各佔半數。
●對於「散夥飯」,支持和反對的各半數
海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段同學說,她覺得散夥飯很有必要,同窗幾年馬上各奔東西還是有所值的。
湯同學覺得很正常,對離別失落心情是一種慰藉。
郁同學認為聚餐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太氾濫,畢竟是學生,沒有太多時間和金錢去浪費,更不能變成一種潛規則。
海南大學李同學則認為可以提倡另外一些陽光一點經濟一點的聚會紀念方式,不一定是吃吃喝喝,散夥飯只是為了紀念這段友誼,其他的形式也是可以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