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6-22 17:40:00作者:
住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海斯小姐是個競選經費募款者,她坦承她從來不是什麼「環保人士」;但全球溫室效應日益嚴重,讓她決定應貢獻點心力:首選就是放棄她的豐田四驅SUV休旅車。
說來容易,但細想之後,海斯發現這個決定不對。就算她把車賣掉,「這個世界也不會少一臺SUV」,萬一買家是個比她還愛開車的人,豈不是製造更多污染?何況,這臺車是她唯一的交通工具,火車、公車都不方便,所以她做了一個決定︰跟也有SUV的鄰居輪流開車上班,「至少多一個人分擔罪惡感」。
海斯的想法並非特例。從一九七○年代石油危機以來,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思考怎樣生活才能更節省。不論是因為油價飆漲、不希望過度依賴進口石油、或是希望減緩溫室效應,以前從不思考環保問題的美國人,現在也變得會「少開點車」、「少用點東西」、「多回收點資源」。
推動環保意識的峰巒俱樂部說,過去兩年,他們接到遠多於以往的諮詢電話,想知道怎樣才能對抗溫室效應。峰巒的專欄作家司林根說,其實不只是中產階級,全美國都越來越在乎能源問題;就算不是環保人士,都知道SUV燒掉的油實在太多。
但是當周遭的人都以擁有SUV、豪宅、電漿電視、環繞音響家庭劇院為傲時,想要環保一點、節省一點,似乎還真是很難。
不過,住在西雅圖的公關顧問博德森說,其實只要想通一點就好辦了,「我們不是要放棄享受,而是讓享受環保一點」。他並不想假裝自己是死硬派環保者,但是偶爾「綠」(green)一點又何妨?
峰巒俱樂部執行長波普說,如果老派環保運動者的口頭禪是「節約」,對這些新的「淺綠人士」來說,「效能」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他們並不想把他們的生活搞得天翻地覆,只想小幅整修一下,讓事情可以有更好的結果。
波普認為,現在環保團體光是示警已經不夠了,更應該告訴人們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譬如,常有人爭辯,到底是布尿布好還是紙尿片好,或紙袋和塑膠袋那個比較環保,但「房子大小、是否隔熱、開什麼車,這些才是真正的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