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稱,《百姓》雜誌先後刊登了河北雞澤、河北刑臺、河南太康等一系列重大稿件,在大陸引起強烈反響,有力地維護百姓的合法權益的同時,也刺激一些政府官員。前不久,被迫改掉「記錄變革中的中國」的辦刊口號,但沒有涉及雜誌的任何人員,社長、總編的職務沒有出現任何變動。辦刊口號平息不到半年,近來,又因《百姓》雜誌刊登一些轟動性文章深深觸動官員的神經。近日,駭人聽聞,江陰政府給維權農民上腳鐐,主要反映江陰市政府在拆遷過程中,政府對被拆遷戶家中有人在單位上班的,強行要求單位出具停工通知書,責令下崗回家,簽好協議並搬遷後方可上班;對被拆遷戶是個體的,動用公安民警、工商所,實行扣車、停業,明確簽好協議後方可放車、開業。
此事發生後,吸引大陸的眾多媒體,許多媒體去過後,都被江陰市政府通過各種關係進行疏通了,主要通過錢買通相關部門領導,在這其間也有同是農業部主管的《農民日報》和《百姓》雜誌,介人江陰野蠻拆遷事件採訪,該市宣傳部劉部長長稱:我們不怕!農民日報不是登不出來嗎?《百姓》雜誌也照樣登不出來!據當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向博訊記者透露,該市前不久已經「公關」了一位據說是大陸國家農業部某部門的趙姓副書記,趙已向江陰明確表態他可以既能擺平農民日報,更能擺平《百姓》雜誌。這位政府官員說,那位農業部的姓趙官員個人在江陰撈了一筆數目不菲的好處。但由於《百姓》雜誌的領導堅持新聞的客觀、公正地反映事件真相,給江陰市來北京的領導斷然拒絕不發稿要求。據瞭解《百姓》雜誌的第7期推付印與此篇文章有關,內部人士透露《百姓》雜誌有可能被停辦,主要是一些主管領導怕自己得罪人,而影響自己的升遷。
《百姓》雜誌的網站在2005年12月曾被關閉一段時間,在各界呼籲下,2006年1月重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