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國防科工委主辦的《衛星應用簡報》,去年刊載一篇名為〈臺灣「華衛二號」衛星在印度洋地震海嘯救援中的應用〉專文。文章指出,南亞海嘯災情震驚全球,臺灣「華衛」(現改為福衛)二號衛星及時發揮作用,對災區連續進行一個月觀測,並採集受災地區圖像,供國際人道救援使用和後續追蹤,泰國、印尼等國,以及新加坡國際救援等組織,無不受惠。
中共科研專家發現,南亞地震及海嘯災區,主要位於「福衛」二號第二條軌道的觀測範圍內,因此海嘯發生的第二天,臺灣緊急編製「福衛」二號衛星的業務測控計畫,並透過相關管道,主動向受災國家免費提供最新災情的衛星圖像和分析報告,協助救援,並連夜判讀衛星數據,完成當日的災情分析報告。由此,彼岸專家見識到臺灣對災情研析的高度整合,字裡行間,對這種「快速反應」能力,表露一種彼可取而效法的感慨。
南亞海嘯發生的第四天,臺灣太空計畫室成立網站,供全球有關國家和組織,免費下載衛星觀測圖像和災情分析報告。幾天下來,共有六十多個國家和組織,下載近千次的災情圖像和分析資料。當然也包括中共的航太單位。
《衛星應用簡報》,是中共航天科技領域的內部專業期刊,主要蒐集並摘譯國際間衛星應用的最新動態,撰稿人並做出分析和政策建言。該刊每期都針對一、二項重大航天議題進行研析,包括美國和歐盟簽署「伽利略」衛星計畫的內情、印度發展區域導航衛星系統等,「福衛」二號衛星能刊載其內,說明中共對臺灣發展衛星的關注。
文章指出,「福衛」二號觀測的衛星圖像,清晰呈現海嘯造成的嚴重災情,包括海嘯發生後不久,衛照顯示整個普吉島附近海域相當混濁,海浪不減,說明地震的影響仍在持續。文章約略介紹「福衛」二號衛星性能諸元,稱其為一顆「高解析度遙感衛星」,每天二次通過臺灣上空,成像幅寬二十四公里,具有立體成像能力。
中共專家研析,「福衛」二號衛星主要用於自然災害的監測預報和評估、環保監測,以及農林業、土地規畫及科學實驗,亦有軍事用途。文章並未詳明軍事用途的依據和內容,但經由日前「福衛」三號衛星(系)的成功升空,並傳出美國軍方在衛星中安置特殊觀測儀器,藉以瞭解電離層風暴干擾洲際彈道導彈的可能情況。如此看來,中共對「福衛」三號衛星的關注應勝於前者。
相較之下,該篇文章似乎透露擁有近二十顆遙感衛星的中共,在國際重大災情的救援行動中並未發揮應有作用,以致在結語前,做出「有必要借鏡臺灣和國外有關組織的做法和經驗」的殷切呼籲。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