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茶道?萬事萬物一與「道」字相關,便顯得深不可測。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把「道」說成包容萬物、無處不在、博大精深、生生不已的有形與無形之間的現象,太精妙深邃了。《道德經》裡又說:「道法自然」,總算讓人透出口氣,輕鬆了些,卻又茫然無措,這「自然」二字,更非好解釋的,看來對茶道的理解,只好因人而異了。
山野莊戶人家或市井平民,只把茶作為商品,品了上千年,除了提神醒腦、去油解膩的效用外,還把茶當作獨坐、閑談、外出、居家的「伴兒」。說它有何奇處,誰也拿不出答案,只感到離不開,他們以為這就是茶道。
【茶道之清】
清,也就是無雜。古人認為,喝茶本是雅事,因而與俗人飲茶是有違茶的清的精神。因此而引申出來了品茶即品人,茶品即人品之說。我們在從古往今來的眾多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相關的內容和敘述。明人屠隆在《考餘事》中說:「使佳茗而飲非其人,猶汲泉以灌蒿萊,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識其趣,一吸而盡,不暇辨味,俗莫大焉。」明人陸樹聲與徐渭都作有《煎茶七類》之文,二人把「人品」列在首位。陸樹聲說:「煎茶非漫浪,要須其人與茶品相得。」徐渭也說:「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要須其人與茶品相得。」同時代的許次紓在他所著的《茶疏》「論客」一節中說:「賓朋雜沓,止堪交觥籌;乍會泛交,僅須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調,彼此暢運,清言雄辯,脫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汲水點湯。」陳繼儒在其所著的《岩棲幽事》中則說:「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由此可見,品茶人數是有嚴格限制的,否則就落下了「施茶」的話柄。張源在《茶錄》中亦有類似的說法:「飲茶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神,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我們又回到「茶道」的「道」上來看,《道德經》的開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韓非子對道的解釋為「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物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關於道,古人今人的解釋和所著述的文字真是汗牛充棟。但很多人都認為老子之道主要還是站在唯心這一方面的,這在自古以來的作品和文化傳承方面都可看得出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亦可以看到「道」的唯心的蛛絲馬跡來。
中國最早提出茶道而無固定儀式應該亦是源於此。世間的萬事萬物,如果從一開始就限定一個範圍,那麼就是非自然的,而飲茶活動本身就是力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提升個人修養。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茶道本就不應該有固定儀式,否則就和茶道精神相違背,此乃茶事大忌。就茶道來說,在歷來的文章中講靜多於講清。為何?因靜是清的結果,靜比清來得更為直接,更為表面化。靜是很容易體會到的。誠如我們生活中的某些事和物,我們往往可以一眼看見結果,卻往往忽略它是如何而來,從何而來。我們只看見了結果,最終就認為結果就是本源。而我們在探討茶道的精神的時候就不可忽略這一錯誤了。
我們來看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所寫:「茶之為物……沖淡閑潔,韻高致靜。」韋應物所寫的、「性潔不可無,為飲滌煩塵」皆是寫茶之性本潔,而飲茶之人必須性清才能相得益彰。試想本是雅事,品茶之時卻仍想著蠅營狗苟之事,豈不敗興。所以說茶道的精神之一應當是--清。
【茶道之真】
中國人不輕易言「道」,而一旦論道,則必執著於「道」,追求於「真」。「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環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畫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跡;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含了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心境要真閑。茶事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每一個環節都要求真。
中國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義:
追求道之真,即通過茶事活動追求對「道」的真切體悟,達到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追求情之真,即通過品茗述懷,使茶友之間的真情得以發展,達到茶人之間互見真心的境界;
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過程中,真正放鬆自己、在無我的境界中去放飛自己的心靈,放牧自己的天性,達到「全性葆真」。愛護生命,珍惜生命,讓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暢適,讓自己的一生過得更真實,做到「日日是好日」,這是中國茶道追求的最高層次。
【茶道之和】
茶道之淨的境界應當從兩個方面來說,一就是飲茶環境的淨,另一個就是飲茶茶具的淨,只有這兩條做到了才能真正的做到茶道的境界,才能真正的享受品茗帶來的樂趣。我們再來看前人對於飲時「淨」的高論。
茶宜 明窗淨幾 輕陰微雨 小橋畫舫 茂林修 竹小院焚香
茶忌 惡具 主客不韻 冠裳苛禮 葷肴雜陳 案頭多惡趣
從以上我們就可以看到古人對飲茶的環境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所以在此我們把淨作為茶道的主旨之一,這並非是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