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評估中國市場
一向吸引著全世界投資者的中國,其吸金角色從2005年開始出現褪色!外資對中國市場進入「重新評估」階段;在此同時,取而代之的是同樣被稱為金磚四國(BRICs)的印度,尤其日本在去年對海外投資的布局,更明顯呈現「中國冷、印度熱」的趨勢。
投資基金40億美元
根據臺灣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指出,從2004年底開始,日本撤出在中國股市與基金,轉而投資印度資本市場,目前日本投資印度的基金總資本約40億美元,已佔其在海外基金總額的50%。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也指出,2004年初,日本只投資印度的1檔專營印度的對沖基金(Hedge Funds),總資本不足2000萬美元,但發展至今,日本現在已投資10檔以上專營印度的對R基金,總資本近40億美元;日本基金主要投資標的包括印度石化公司信賴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印度軟體業領導廠商Infosys、汽車製造公司Maruti Udyogdeng等。這幾家印度公司的盈餘成長率,預計在未來3年將達到20%。
臺經院指出,日本金融投資一方面加碼印度市場,一方面則是減碼中國!根據統計,去年日本在中國的投資基金,從70億美元降至47.5億美元;直接投資也是同樣情況,許多日本公司企業重新評估在中國的設廠投資案,並且轉而投資印度,這樣的效應正持續發酵中。
分散全球風險策略
對此,臺經院研究員劉玉皙分析,日本資金從中國轉向印度有基本面的因素,例如印度的高經濟成長率,還有高於中國的股市投資報酬率;但更重要的應是日本基於分散全球風險的投資策略,特別這是日中關係緊張之後,日本有意識地進行的必要調整。此外,最近一年來,日本媒體上公開談論加強日印關係的文章卻密集出現,日本的各大經濟智庫也積極研究印度,推出印度專題,從投資、產業、市場等角度加強對印度的認識。
日本投資轉向印度
劉玉皙認為,2005年,外資對中國投資步入「重新思考評估」的階段,日本投資的轉向印度,是一種非常正確的布局,因為分散過度投資中國的風險,不是對市場經濟的盲目抵抗行動,許多已開發國家例如日本,都會採取這樣的戰略,絕非臺灣獨有的思維。因此,若從全球經貿布局角度來看,我國確有必要多角化經營,非集中在中國單一市場,印度的確是一個台商可以考量評估的替代投資國家。
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