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三年全球爆發石油危機,巴西政府多支付了四十億美元進口石油,嚴重打擊該國經濟,於是決心發展石油替代產業,在一九七五年啟動「生物能源計畫」和「全國實施發展燃料乙醇生產計畫」,兩大計畫的核心是以甘蔗為原料,用發酵法生產乙醇,再和汽油混配,做為汽車的燃料。
為了推動乙醇燃料的使用,巴西政府下令加油站必須銷售乙醇,並透過補貼方式使乙醇價格低於汽油,提高消費者使用乙醇的誘因,業者因而有更多經費投資新技術。
由於甘蔗是乙醇生產的重要原料,為了避免甘蔗短缺導致乙醇生產成本飆高,巴西政府也取消對蔗農的補貼,讓市場來決定甘蔗價格,並迫使蔗農提高生產力。
據統計,巴西政府實施兩大計畫的卅三年中,共投入巴西幣一百一十七億元興建十座乙醇生產基地,為國內提供一百五十萬個就業機會,節省石油進口外匯二百廿億美元,也將巴西能源需求配置中的乙醇比率提高至十八%,汽油已降為廿二%。
美國有樣學樣
美國總統布希日前發表國情咨文宣布,在二○二五年以前將減少中東原油進口七十五%,並以替代能源取代,亞洲華爾街日報日前就澆了布希一盆冷水。報導說,美國若想移植巴西的模式,恐怕會面臨諸多困難,因為美國政治人物對調高汽油燃料稅、停止補貼玉米和甘蔗等農產品、開放美國農產品市場等幾個議題,連碰都不敢碰,深怕得罪背後的利益團體。
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