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1-09 04:27:00作者:
據中國《市場報》報導,為了讓農民受益,也為了防止商販摻假,讓消費者買到貨真價實的無公害大米,一週前,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何慧麗在北京市場上公開銷售她的實驗成果-「鑫合」牌無公害大米。何副教授的這一實驗項目曾得到了中國大陸農業部10萬元專項資金。但是一週過去了,買者寥寥無幾,10噸「鑫合」牌無公害大米只賣出去100多斤。教授來賣大米,都賣不出去,為什麼呢?
人們為什麼不信任教授的大米呢?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教授賣大米」能夠讓人們信任的只有教授這一身份。但是,消費者卻提出這樣的問題:憑教授的成份,就值得我充分信任大米的質量嗎?現在的人為了錢什麼事不幹,科研成果可以編,有關係和門路可以得到有關部門的資金……
這可真是教授的苦惱,又是消費者的悲哀:人們已經沒有什麼值得充分信賴或依靠東西的了。
當然,消費者如果有鑒別大米好壞的能力,事情就簡單了。可是誰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懂呢?上當、受騙的次數多了,人們便學會了消極選擇:買了就可能上當,不買才不會上當。
正如一個網友所評論的:「在這個年代我們還能信誰?報紙?電視?連專家都是假的,其它的就別提了。」
據說,社會學家把人類社會的信任分為三種:基於血緣、身份的信任;基於歷史和基於瞭解的信任,以及基於制度的信任。這種普遍存在於中國大陸人們心中的信任困境所折射出的,或許正是人們從心靈深處對制度的不信任,和對共產黨社會道德崩潰的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