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講了一大堆八股廢話後說:「只要香港社會各界人士以香港的整體利益和長期繁榮穩定的大局為重,理性務實探討、廣泛凝聚共識,積極創造條件,香港的民主制度就一定能循序漸進地向前發展。」這個放諸四海而皆准的平不知趣的論述引不起香港的興趣,但是也猜測了一下,到底他有沒有「震怒」?但是情感豐富的溫家寶的指示就引發軒然大波。
溫家寶除了依照黨的路線肯定了曾蔭權的工作外,還另外表示,香港「仍有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曾蔭權搶先解釋說,溫總指的是香港經濟轉型未完 善,香港又有「三高(人工、地價及地租)」 問題,與政治範疇完全無關。
保皇黨自然完全認同特首的解釋,為放棄政治改革,埋頭經濟與民生尋找根據;泛民主派則拉到政治層次,因為北京與泛民溝通後政改方案仍被否決,不正好說明深層矛盾尚未得到解決嗎?於是香港掀起一場混戰。
其實胡溫的講話,是中共黨棍公開講話的兩種模式,與他們不同的經歷與作風有關。胡式是無懈可擊、各方都可以接受、體現「和諧社會」而正面論述的圓滑言論。溫式是批評式,然而也是各方都可以拿來為自己的主張辯護的言論。如果從責任感來說,顯然溫家寶比胡錦濤有責任感。胡錦濤被鄧小平欽點後以這種「正面論述」讓政敵抓不到辮子,混了十二年的老二地位終於上位;溫家寶是在逆境中,要靠解決問題的政績而爬上高位。而兩人類似之處是都不願把話說明白而承擔應有的責任。
但是這種各方可以接受而又可以各自詮釋的言論也有危險的一面,特別是溫式言論可以拿來攻擊對方,就會造成「群眾鬥群眾」的局面。文革期間,兩派都可以引用「毛主席語錄」攻擊對方,現在香港對溫語錄的不同解讀不也有這種味道嗎?這種各取所需的結果,就是「權威」的垮臺。
保皇黨要根據指示來作為自己行動指南毫不奇怪,但是泛民如果也要去解釋溫語錄,甚至深深的捲入,就顯得太幼稚了,因為泛民的老闆是香港市民,根據香港民意決定自己的策略,不必太理會中共領導人的「指示」,否則就不是民主而要淪為「黨主」了。這些人的盲點在於,難道他們期望溫家寶最後也會與他們站在一邊嗎?別忘記他始終是共產黨人,他都可以拋棄趙紫陽,難道會獨鍾你香港民主派?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