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印度,中國,古希臘,以色列, 美洲和歐洲等地文化中出現的萬字元
萬字元的英文是SWASTICA,來自梵語SVASTIKAH,意為 「吉祥,幸運」。這個詞的前半部分SVASTI-又分成兩部分: SU-(U和V以前是相同的),表示「美好,幸福(good, well)」; ASTI-表示 「是(is)」。 ━ASTICAH在一起表示「存在,生命(being)」。 萬字元在印度和許多代表吉祥幸運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因為它的意思就是「吉祥,幸運」。
在印度,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的萬字元都有,代表不同的意思。因為它是一個簡單的符號,所以在不同的人類社會中使用情況也不同。現在發現的最早的萬字元是在距今至少一萬多年的一個石洞裡,畫在牆上的。萬字元在今天仍是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廣泛使用的標記。在耆那教中,它代表他們的第七位聖人,萬字元的四臂提醒信徒輪迴中的四個再生之地: 植物或動物、地獄、人間、天堂。在印度教中,四臂向左歪的萬字元稱為sathio或 sauvastika,代表黑夜、法力、純潔、破壞女神Kali。印度教和耆那教都愛把萬字元的標記放在書或帳本的首頁、門口、門和祭品上。
印度教和耆那教中的萬字元
在中國,大約兩千年前,當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人也借用了萬字元和它的吉祥之意。 萬字元成為一個中國字,在漢語中讀做 「萬」。有時也同 「萬」混用,表示很多或所有的。
這是70年代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的三號墓室出土的絲織品。上面有29顆彗星的圖案。最後四顆如圖所示。可以看出,最左邊的最後一顆是萬字元的形式。
Joe Hofler指出,屬於印歐語系的亞利安人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到了歐洲,帶去了他們當時宗教藝術品中的萬字元(太陽盤)。他還引用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博物館Kumbari博士的研究,並指出: 從俄國西伯利亞草原Kurgan洞窟和中國新疆亞利安人洞窟出土的文物中可見到這一證據。
中國古代的錢幣。
在希臘,古代的克里特人和特洛伊人在很多裝飾中都廣泛使用萬字元
Otago博物館展出的有幾何圖案的碗,公元前8世紀。
(待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