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綠營主帥左右搖擺,不堅持原則,導致全軍士氣不振。上月初到臺北參加會議時,就聽到綠營中太多對陳總統的抱怨。對他當選之後就不再堅持競選時高喊的制憲正名等方向性、原則性的問題極為不滿。而在美國的臺灣人中這種情緒也非常普遍,他們用高調歡迎李登輝訪美來表達這種心情。
陳總統的妥協性,從就職演說強調「四不一沒有」就已表現出來。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沒有哪個剛剛當選的總統,上臺馬上宣布自己不做什麼,人家都是強調自己要做什麼。而去年立法院選後的「扁宋會」,則是導致綠營士氣低落的真正開始。現在結果已非常明顯,那種妥協,除了使自己丟掉選民的信任,削弱自己陣營的信心之外,其它什麼也沒換來。連宋之所以敢去北京朝拜共產黨,和扁宋會有直接的關係。這種不堅持原來承諾,不堅定朝向國家主權和本土化方向,實在傷透了綠色選民的心。《自由時報》選前所做的民調顯示,去年總統大選投給扁呂配、今年縣市長仍決定將支持綠營者,僅剩不到六成;顯示有大量綠色選民,選擇不投票或倒戈。這個民調清晰地表達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近年選舉中,和臺灣的情況相反,他們的主帥都是靠兌現承諾,堅持原則,結果帶領本黨大贏。例如美國布希總統,雖然在首次參選中出現計票糾紛,在關鍵的佛州僅贏得幾百張票,但上任後,理直氣壯地當國家領導人。雖然也同樣遭到在野黨的杯葛,但布希在原則問題上絕不讓步,因而其基本盤從來沒動搖。由於在伊拉克沒有找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在野黨一波又一波地發動強大媒體攻勢,導致布希民調下跌,但總統和副總統不僅在反恐和伊拉克戰爭問題上一絲一毫也不妥協,更進而對墨西哥非法移民問題持更強硬的和在野黨相反的態度,結果是最近民調又迅速開始上升。
日本小泉首相更是以堅持原則而大勝的典範。當他提出的國營郵局改革方案在國會受挫後,他毅然決定解散眾議院,提前大選,並誓言如果敗選,就辭去首相。正是這種敢做敢當、堅持自己提出的施政綱領,堅持自己執政之初的改革理念,才更贏得人心,更給民眾信心。於是其領導的政黨在國會大選中獲橫掃般的勝利。
澳洲的澳大利亞也是如此。同樣是保守派的霍華德總理,不顧在野黨的強烈杯葛和反對,堅定地參加美國領銜的伊拉克戰爭,並致力本黨的減稅、強大國防等政策,結果不僅獲得歷史性的三連任,而且在過去 24 年來,他所領導的政黨,還首次成為國會多數黨。
這種例子很多,像英國首相布萊爾,由於工黨是左派政黨,他支持美國打伊戰在本黨內都遭到杯葛。但他力排眾議,堅定自己確認的原則,結果也是順利連任。最近波蘭和德國的選舉,也都是堅持原則的保守派勝選,哪一個都不是偶然。改革和堅持原則當然有風險,但那些政治家的理念是,寧可改革失敗,也不能妥協失敗。真正的領袖氣質是,有清晰的目標,堅定的理念,然後靠不懈的努力。
綠營領袖顯然缺乏這種膽識和氣質,副總統甚至在選舉前夕在電視上自毀士氣,竟說藍營一定贏,只是大贏小贏。這就如同兩軍對壘的決戰前夕,自己的帥將告訴士兵,我們輸定了,只是大輸小輸而已。這士兵還能打仗了嗎?誰會有勁頭去打一場注定要輸的戰役?在任何成熟的民主國家,都不會有政治人物離譜到這種地步。選舉如同打仗,士氣是關鍵。一年多來綠營士氣一路低落,仗自然打不好。
第二個原因,是民進黨執政後開始有驕傲傾向。從中央及高捷弊案,都透露出民進黨內部的腐敗隱患。當然有人忿忿不平,強調國民黨當年怎麼爛。但民進黨是以反腐,強調清廉和改革而獲選民認同的,因此人民有更高的期待。或者說民進黨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沒有國民黨長期執政的弊端包袱;因此若忽視了自身的清廉、親民等,就和國民黨不構成那麼大的反差,選民自然會失望。
第三個因素,是臺灣綠色革命的代價。像原東歐國家,專制政權被人民推翻後,統治集團的黨產自然被沒收,成為國家財產。原執政黨的合法性沒有了,黨產被沒收了,原統治集團的人才自然會流失,分散到其它政黨。而臺灣的國民黨沒有經過這個過程,它不僅合法存在,而且還擁有龐大黨產,因而在它執政半個多世紀中培養和囊括的人才仍未失散。從上次立法院和這次縣市長選舉都可看出,國民黨不僅有財力,在人才上也佔優勢。地方官的選舉,選民不太考慮國家大方向等問題,而更注重參選者的個人能力,能否給地方帶來真正的利益。因而哪一方有人才優勢,哪一方勝選機會就大。
第四個原因,是大背景不利民進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民主國家,像臺灣的執政黨這樣面對內外如此的艱難:在內部,威權時代的既得利益者搖身一變成了「在野黨」,利用其國會多數進行全面的非理性對抗。在外部,有個正崛起的專制中國,用無所不用其極的統戰方式瓦解臺灣,尤其是它的經濟誘餌,等於在掏空臺灣的財庫,直接影響臺灣的經濟。這些都導致臺灣政府無論在經濟、外交、還是內政上都難以有重大突破和進展。這自然對執政黨的能力帶來負面影響。
最後一個原因,臺灣的政權雖已和平轉移,但媒體和教育等直接導向民意的關鍵領域,仍是原既得利益者佔絕對優勢。他們可以利用媒體優勢,對執政黨的任何一點過失大作文章,極力渲染。外界不瞭解臺灣實情的人,如只看臺灣媒體,會感覺臺灣幾乎到了末日,因為負面消息鋪天蓋地。一位近期抵臺考察的旅美中國異議人士撰文「越過媒體看臺灣」,說他到了臺灣才發現真實的臺灣和藍營媒體上的臺灣是兩回事。
臺灣的民主化、本土化、真實化、正常化的四化進程,將比其它國家艱難,因為存在上述這些因素,當然這還不是全部。但民進黨輸了這次戰役,絕不等於泛綠陣營就會輸了「四化」的整體戰爭,因為泛綠所代表的方向已是臺灣不可改變的歷史趨勢。其進程快慢,取決於綠營能在多大程度上總結教訓。想戰勝對方,首先要戰勝自己。
(原載臺北《自由時報》 2005年 12月 5日 《星期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