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鐸日記
1957年2月16日下午,二時半,在瀋部長(雁冰)家舉行部長碰頭會。四時許,錢俊瑞從中央開會後,傳達毛主席的談話,精闢之至。有關百家爭鳴的一節,尤言人所未言,這是上最精彩的馬列主義一課。
紀事
郭小川1957年日記2月16日十時半出來,本想去改陳(企霞)的材料,但嚴文井他們還在周揚同志處匯報創作問題,我也想去聽聽,就去了,剛談半小時,周揚同志接喬木同志電話,叫他、默涵、光年、文井去頤年堂,後來周揚同志叫我和荃麟也去。我們就乘車到了中南海的頤年堂。剛脫下衣服,主席就出來了。這是意外的會見。已經太久沒有這樣近地見他了,他握了手,問了姓名,說了很多詼諧的話。以後人越來越多了,有張奚若、胡耀邦、鄧拓、胡繩、楊秀峰、北京各報的負責人。大家坐下來,他就坐下來。主要是對王蒙的小說《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和對它的批評,主要是李希凡和馬寒冰對它的批評。主席特別不滿這兩篇批評。它們是教條主義的。他指出:不要倉卒應戰,不要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在批評時要蒐集材料,多下一番功夫。而在批評時,應當是又保護、又批評,一棍子打死的態度是錯誤。三點半鐘離開了中南海,又在中宣部周揚同志辦公室商量了一下,決定下禮拜二開個小組會。
按語
1957年2月16日這次頤年堂會議,是反右鬥爭「陽謀」階段的啟動。陽謀階段即「釣魚」或「引蛇出洞」階段,這是毛澤東發動和領導反右鬥爭戰略部署的一個組成部分。反右分前後二階段:前階段為「陽謀」階段,後階段為鬥爭階段。沒有這個陽謀階段,後階段沒有鬥爭對象,就鬥爭不起來。毛澤東從不諱言「陽謀」,並為之正名。他說:「有人說,這是陰謀。我們說,這是陽謀。因為事先告訴了敵人:牛鬼蛇神祇有讓它們出籠,才好殲滅它們,毒草只有讓它們出土,才便於鋤掉。」這是反右鬥爭已轟轟烈烈開展的1957年7月1日文章中說的話。大家,包括正被批鬥和將被批鬥的「右派」們,第一次看到「陽謀」這個詞,無不感到新奇,嘆其舊詞翻新之妙,同時深感這個詞內含的肅殺之氣。然而早在1949年4月13日所作的《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總結》的報告中,毛澤東在批判王明的教條主義時,已使用了「陽謀」一詞。他說:「整風運動提高了同志們的嗅覺,縮小了教條主義的市場。有人說,這是陰謀,是要取而代之的。其實,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也是要取而代之。」這份黨內報告,至1996年方公開發表,所以1957年的人們還不知毛澤東早就創造了這個新詞。「釣魚」和 「引蛇出洞」,似乎更為直露,但也是毛澤東和他的同僚在反右時並不諱言的用詞。1957年5月15日,毛澤東在發給黨內幹部閱讀的《事情正在起變化》的有名文章中寫道:「人們說:怕釣魚,或者說: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現在大批的魚自己浮到水面上來了,並不要釣。這種魚不是普通的魚,大概是鯊魚吧,具有利牙,歡喜吃人。人們吃的是魚翅,就是這種魚的浮游工具。」(在兩年後1959年的廬山會議閉幕式上,毛澤東再次承認「釣魚」,針對「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又說了幾乎同樣的話。)
對於「引蛇出洞」,1957年時任中央統戰部長的李維漢,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在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座談會開始時,毛澤東同志並沒有擺出要反右,我也不是為了反右而開這個會,不是『引蛇出洞』。兩個座談會反映出來的意見,我都及時向中央黨委匯報。」「工商座談會期間,有人提出真正的資本家與會不多,代表性不夠。於是又不斷擴大規模,找了北京的吳金粹、天津的董少臣、上海的李康年等一些人到會鳴放,後來這些人都被劃為右派。這個做法實際上是『引蛇出洞』,把對敵鬥爭的一套用於人民內部,混淆了敵我。」這說明李維漢在執行中央決定召開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座談會時,開始尚不理解毛澤東意圖就是「引蛇出動」,但隨後就懂了,他做的實際就是「引蛇出洞」,並且承認這是「把對敵鬥爭的一套用於人民內部」。
毛澤東1957年2月16日這次講話,主題是議論文藝思想,吹的則是反左反教條主義的風。這是當年知識份子群體最希望從偉大領袖那裡聽到的聲音。鄭振鐸此日日記所云「有關百家爭鳴的一節,尤言人所不言」,是由衷之言。但也像多數人一樣,他並不理解毛澤東這次講話的真實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