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自然》雜誌10月20日發表的調查披露的。調查併發現,至少三分之一制定藥物處方指南的專家,與相關製藥公司有金融瓜葛,包括擁有其公司股票或受雇做相關研討講學。
最近媒體頻頻曝光,一些暢銷藥物其實原本療效甚微、毒性多於好處,對公眾的健康造成傷害甚至引起死亡。一些專家認為,這是與製藥公司幕後操縱和公眾頭腦中對藥物治病的「迷信」兩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日前《自然》的文章更進一步揭露製藥公司對藥物「治病」的巨大影響。
決策專家與製藥廠的經濟瓜葛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任何新藥在患者中的「治病」市場與其療效的關係並不大, 而主要靠製藥廠的驅動,甚至在對患者明顯有害的情況下仍被推廣使用。患者不能認為有聯邦藥物管理局(FDA)把關,就可高枕無憂了。
由於醫學治療越來越傾向於要求「基於(臨床或科學研究的)證據」(evidence based),由專家小組、專業協會、公司和政府機構撰寫的指南,近年來變得很重要,作為行醫處方的根據。
以上研究人員翻閱了美國建康人事服務部存檔的200種藥的指南,發現半數沒有列出這些藥的潛在危險。在制定指南的決策專家中,至少一人從相關製藥公司獲得研究經費,43%的人承認曾被相關製藥公司受雇做講學,34%的人明確說明自己與相關製藥公司沒有利益關係。
醫療無法擺脫市場經濟影響
在Procrit的處方指南中,提到骨生物技術公司支付指南制定會議的費用,但沒有提到參與會議的專家們實際上從該公司得到錢。
在一些製藥公司的經濟支持下,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出版了一個有關引產的指南,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出版了一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指南,最大的私人健康管理組織(Kaiser Permanente)出版了一治療糖尿病的長篇指南。
參與過多個醫療指南制定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康大衛(David Kahn)醫生說,雖然製藥廠提供製定指南的經費,只是出於好意,醫學專家們在決策時會盡量不受偏心的左右。目前研究人是希望最好的利用商業企業的資金, 「如此受市場驅動的系統,是美國人自己選擇生活其中,它會有利弊。」
一粒藥的非「治病」成份知多少
製藥公司為了賺錢,以廣告等形式向公眾灌輸病非其藥不能治的概念,在美國最常用的廣告詞是「問你的醫生(要藥)」;另一方面對醫學院的學生、實習和行業醫生提供 「科學教育」,以糖衣炮彈潛移默化地「進攻」:醫院中醫生們的中午教學會議,均由各製藥廠提供食物;製藥廠常在高級餐館舉行「教育研討會」,邀請醫生們赴宴並贈送小禮物;推銷員會定期拜訪醫生的診所,提供食物、送藥或小禮物等。
美聯社曾於5月6日報導,默克(Merck)製藥公司如何教導其推銷員與醫生打交道,以避免談副作用等手法促銷其止痛藥Vioxx。Vioxx於去年9月被下市,因研究顯示該藥加倍患者中風及心臟病的風險,稍後其它製藥廠的同類藥物也紛紛被發現有增加心臟病的風險的可能。
公眾因此意識到,當醫生給患者開一個藥方或推薦一種新藥時,他(她)可能並不十分清楚該藥的副作用或危害,而其對於如何治療患者的病或決定某種藥的取捨上可能多少受了製藥公司的影響。
對藥物治病的反思
事實上,早有專家質疑藥物治病的真實療效,英籍資深記者戴菲力(Phillip Day)花了十幾年時間研究追蹤醫學界的報告,於1999年出版《癌症─為什麼我們要拚命知道真相》(Cancer-Why we're still dying to know the truth),舉出有些醫師懷疑造成癌症病人死亡的主因在於化療的毒性。譬如:法國腫瘤專家馬士(Charles Mathe)說:「我如果得了癌症,絕對不會到癌症治療中心去,患者離這些中心越遠,越有生存的機會。」加州大學的瓊斯(Hardin Jones)醫生分析幾十年來癌症患者存活率統計後總結:「癌症病人或許不接受治療為好。」
美國作家葛雷芬(Edward Griffin)在1998年出版的《無癌症的世界》(World without Cancer)一書中,追溯藥物的興起為1920年代德國的法賓(I.G.Farben)化學製藥公司與美工業壟斷者洛克菲勒公司的影響,化學物先獲準被作為「藥」來申請專利。20世紀初,在洛氏等公司贊助下,美醫學院的改革使得醫生依賴藥物來治療疾病與從事開發新藥物研究,藥物療法成為主流醫學。
另類療法等無法申請專利的治療方法,則不被主流醫界接受,並扣以「無科學證據」的帽子。公眾思維漸漸就只接受靠製藥廠生產的藥物治病的主流醫學。醫師兼作家考登(Lee Cowden)說:「現行的美國癌症醫療F策繼續掩飾事實,除非你自己從其神話中醒悟。」
或許不久的將來,公眾會從製藥廠製造的藥物神話中清醒,看到人類醫療走過的這一段彎路,轉變對疾病與醫療的認識,回歸上一條能夠真正袪病健身的健康之路。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