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國家和地區,90%以上的退休者不單純依靠領取政府發放的那塊基本養老金來養老。這些國家還有一個非常發達的保障老有所養的輔助網路。比如,美國在稅收政策上實行間接的財政轉移,支持養老金制度;德國則是每年要拿出幾百億歐元支撐其龐大的養老保障系統運轉。
而退休金的來源,各國有許多不同之處。在美國,僱主和僱員各拿出工資收入6.2%的稅收,形成專用「社安金」。其中85%用於支付養老金,15%則用來支付殘疾金、遺屬遺孤撫恤金等其它社會保障基金。在法國,基本養老金由僱主交8.2%,僱員交6.55%;法國對遺屬遺孤補助的資金來源於由僱主按僱員收入的5.4%交納,作為困難家庭補助金。
退休工資有差別
很多國家的退休職工領取的退休金並沒有一個固定額,要視退休年齡、工作年薪和年限、供職崗位等情況的不同。少者,領不到原工資的50%;多者,可以領到原工資的100%以上。
瑞典的養老金分成兩塊,一部分是基本養老金收入,令一部分是「養老附加金」,這是瑞典特有的。「養老附加金」據退休前的收入狀況和納稅情況而定,工齡越長,工資越高,「養老附加金」積累的就越多,退休後就能領到越多的退休金。
而在法國,情況就不一樣了。法國是世界上公認的實施社會福利比較「慷慨」的國家。一般職工退休後可以領取原工資50%的退休金,公務員則按退休前工資的 75%計算。法國法律規定,必須交滿160個季度的養老保險金並滿65週歲以後申請退休,才能全額按比例享受退休金。法國對一般退休者原工資收入的計算基數是由當事人收入中最佳25年的平均值構成。比如,某人一生中最好時期的月收入達4000(約4萬元人民幣)歐元,最差時期的月收入僅1000歐元,而最佳的25年的月收入平均為2500歐元,那麼他能領取的退休金就是1250歐元。對於年齡到了65週歲但沒有交足養老金的人來說,退休金要按比例扣減。比如,假設一個到了65週歲但只交了90個季度的養老金,25年的月收入平均值為2000歐元,他就只能領取562.5歐元的退休金(90÷160× 2000歐元×50% )。看來,繳納養老金的年限對退休金收入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鼓勵人們老有所為
目前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美國和德國在今後幾年內將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這些國家鼓勵人們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時繼續留在崗位上。英國人的口頭禪是「50歲創業才開始」。而樹立在德國科隆市大街上一家公司的廣告詞本身就已經彰顯西方國家在老年人問題上觀念的轉變:「55歲太老了?我們連 65歲的人都雇呢。」
西方各國目前對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仍繼續工作的人在各方面實施鼓勵政策。在芬蘭,65歲退休領取的養老金比60歲退休最高可多出40%。美國人到了退休年齡但仍願意堅持工作的,每多工作一年就獎勵10餘個百分點的退休金,直至正式退休。其實,近幾年美國已經多次調整了退休年齡,現在的退休年齡規定是65歲6 個月,以後每年延長兩個月,直到延長到67歲為止。前不久,美國參議員哈格爾已經提出了一個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8歲的議案。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一方面,西方國家的政府對養老金的巨額缺口和老年社會的到來已經感到「驚恐」;另一方面,公司的決策者們目前正在重新審視退休人員的使用價值,並熱衷於對老年人的「余熱」進行開發。據美國勞工部統計,在1994年至2004年間,65至69歲年齡段的老年男性就業率從27%上升到 33%,女性就業率也從18%上升至23%。
中國經濟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