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古城坐落在吐魯番東45公里處火焰山南麓的木頭溝河三角洲,維吾爾族語稱「亦都護城」,即「王城」之意,是高昌回鶻王國的都城。古城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漢代,初稱「高昌壁」,高昌之意即指其「地勢高敞,人廣昌盛」,當時漢朝的戊已校尉就駐紮在這裡;東晉咸和二年,前涼王攻佔高昌,始置高昌郡;公元460年,柔然滅高昌,立闞伯周為王,建立了一個漢族地方王朝,建都高昌城;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唐滅高昌王國,在此設置了西昌州;後來吐蕃人和回鶻人又先後佔據高昌城,直到在公元十三世紀毀於元末的戰火。
漢唐以來,高昌古城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是連接中原中亞、歐洲的樞紐,因此,這裡商貿、文化活動頻繁,經濟活躍,是西域邊陲的重鎮。當時,高昌城內居住著漢、車師、回鶻、突厥等各種不同的民族,說著不同的語種,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形成了特有的高昌文化。古代高昌人講究服飾,色彩繽紛,還擅長美食,此外,著名的高昌古樂具有獨特的異域風情,被列入唐代十部大樂之一。
高昌作為絲綢之路的重鎮,東來西往的使節、商人在這裡駐足,同時也是當時各種宗教傳入中原的門戶。唐代高僧玄奘於貞觀三年,離開長安,出玉門,經高昌,沿絲綢中路到印度取經,途中歷盡艱苦,這就是《西遊記》中唐僧取經的故事。唐僧途徑高昌時,受到篤信佛教的高昌王的熱情款待,並希望他留下作高昌國的國師,但唐僧西去取經之志不可動搖,無奈之際,高昌王只好灑淚相送至100里外的交河城。而唐僧與高昌王的友誼也成為一段佳話。現在高昌古城還殘留著有一處大型講經堂遺址,據說是當年玄奘法師講法之處。
高昌古城規模宏大,總面積有200萬平方米,是古西域保留至今最大的古城遺址,城郭高聳,街衙縱橫,護城河道的殘跡猶存。古城呈長方形,分為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與唐代長安城的建築布局大致相同。據史料記載,當時的高昌城共有12重大鐵門,城市內房屋眾多,有王宮、作坊、集市、廟宇和民居等,城內僧侶眾多。
外城大概為正方形,城垣高大,大部分猶存,有九個城門。其中南面三個,東、西、北面各有兩個。西面北邊的城門保存最好。內城居外城正中;西南兩面城牆大部分保存完好。宮城為長方形,在城的北部,北面宮牆就是外城北牆,甫宮牆即內城北牆。內城中偏北正中有一座不規則的方形小城堡,上面殘存一高十五米的建築物,俗稱「可汗堡」,意為王宮。
外城內西南角有一大型寺院,由山門、庭院、講經堂、藏經樓、大殿、僧房等組成,大殿內尚殘存壁畫痕跡,據說玄奘西遊取經,路經高昌,即居住在此寺內。外城內東南部還有一小型寺院,殘存一座多邊形的塔和一個禮拜窟,是城內唯一保存壁畫較好的地方。
悠悠兩千年的歲月,大漠的風沙,使得這座古絲綢之路上的西域古城,失去它往昔的繁華,靜靜地矗立在荒涼的戈壁大漠之中。後人至此,面對這些殘垣斷壁、那依然恢宏的輪廓以及出土的眾多文物,仍能體味千年之前,絲路的繁榮和古城的無限風華,以及古城所代表的那個時代的中華文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