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極具警示意義的民間俗語,竟然在天津市上演了「現代版」。一位記者日前從北京前往天津採訪時,在京津塘高速楊村出口,剛在一個窗口交完25元高速公路費後,又被隔壁窗口一名工作人員攔住,要求再繳納「進津費」20元。工作人員告知:「只要進入天津地界,就要交錢。」在發票上收費項目的正式名稱為「天津市貸款道路建設車輛通行費」,另外還寫著:「入境繳費,出境驗票,憑票過境,入境一次,收費一次,在本市境內,三日有效,超過三日,另行繳費。」
不管是不是貸款道路,不管是在城市還是鄉村,只要車輛從天津地面的道路上經過,都要留下進津的「買路錢」。考量這樣的行政收費行為,根本不需要上綱上線地用國家法規去對照比較,不需要專家出面給大家條分縷析,只需民間樸素的是非標準便能釐清事理。一方面,「進津費」增加了過往車輛的通行成本,使得司乘人員開始「用腳投票」,像躲瘟神一樣想著法子躲著天津。另一方面,外地車去天津要收「進津費」,那麼其他地區也有理由向外地車輛收「進蘇費」、「進滬費」……即使不效法天津市向所有外地車收費,最起碼對天津市的車輛不能客氣,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但要收費,還要多多收費。試想,全國都向天津投來厭惡的眼光,天津能有好日子過嗎?
所說這些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有近例為證。東南沿海某城市,對外來民工極盡苛刻之能事,要求掏錢辦暫住證,找工作收高額職介費,對侵害民工權利行為不聞不問……結果民工紛紛離開該地,當地形成「民工荒」,給地方經濟帶來重創。南京長江二橋為了保障投資者的利益設卡收費,致使通過二橋去八卦洲遊玩的人很少,儘管八卦洲很早就有了快捷通道,但當地經濟發展仍沒有明顯變化。
見過亂收費的,沒見過這麼蠢的亂收費,這不是在收費償還路貸,而是在「變相自殺」。真搞不明白,堂堂的政府部門怎會作出如此愚蠢、下作的決策?聞所未聞的「進津費」固然可能讓天津有關部門發筆橫財,可以後的路在哪?
原載7月2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