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與紐約一河之隔的新澤西居住工作,在那裡我不得不有一輛車。我並不喜歡那種生活。每天在高速公路上開40分鐘的車上班,又開40分鐘的車下班。回到住處,如果晚上要出去,又要開車經過黑乎乎的公路抵達一處燈火。現在我住在紐約,車子甩掉了,好多有車子時的煩惱,像什麼找車位吃罰單的事情統統沒有了,每天或坐地鐵或走路或叫出租,感覺輕鬆了許多。如果要過這樣的生活,在美國基本上只有紐約,舊金山、芝加哥、波士頓也有那麼一點。美國是一個都市發展非常失敗的國家,汽車和郊區化,使得許多城市成了上班的地方。紐約之所以還能吸引人,就因為這個地方城裡還有人住,而且不光是窮人居住,有極富的富人,有中產階級的單身男女,有年輕學生,有不同檔次的吃喝玩樂去處。
美國的城市值得一提的不過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波士頓、華盛頓特區、西雅圖而已。真正算得上大都市的只有紐約。所以我沒法離開紐約,除非選擇離開美國。如果我離開美國第一選擇可能是到北京,可是當我在北京時,發現北京也越來越變成一座需要開車才行動方便的城市,這使我很不開心。在這一點上我比較喜歡上海,在上海我還可以無目的地漫遊。可是上海的硬體設施好,我卻又喜歡北京那種活力。
經過革命的上海後來其實並不「海」了,整天談什麼上海人,真正海的城市應該一半以上的居民都不是本地人,比如紐約──不光不是本地,而且不是本國。上海是現在才開始重新有了一種流動性,解放後的幾十年上海太死水一潭了,反而是北京湧入了很多外地人。於是乎一些在紐約尚未做成「海歸」的朋友就議論,把北京和上海的結合起來可能才是紐約的感覺。
美國的血緣是從英國來的,而英國雖屬歐洲,卻與歐陸文化一直有別。歐洲大陸是從希臘羅馬時代起就有了城市文化,而且是歐洲文明的發動機。但英國文化的主體卻是鄉紳文化,18世紀他們鬧殖民運動,讓我琢磨著就是他們鄉下的地實在不夠了,於是跑到全世界去找可以讓他們蓋所鄉下房子有片草地喝下午茶的生活。
美國人本來從英國祖先那裡繼承了這種細胞,50年代又讓汽車商們洗刷了他們的頭腦,以為高速公路應該代替鐵路,汽車是人人應備的交通工具,住在鄉下的美夢於是成真。英國人的鄉紳夢終於讓美國人給實現了,不過既然住在城外大眾化了也談不上什麼紳不紳的了。
我更喜歡歐洲或亞洲的城市,在歐洲乘火車四處遊蕩是一件很輕鬆愜意的事。美國人被資本家們洗了腦,以為自己很自由,可是你必須開車而缺少了可以乘公共交通的選擇,這叫什麼自由?比如在洛杉磯──你除了開車別無選擇。別無選擇怎麼能叫做自由?我無法到紐約之外居住,就是因為在紐約我還可以有選擇──開車,乘火車,走路。在紐約如果想開車出去玩,到租車公司租一輛車就是,所以我覺得並沒有失去開車的選擇。
北京的發展,在我看來是相當失控,四面八方鋪得過大,東一鎯頭西一棒子,快像洛杉磯的大而無當了。實際上,中國人的城市文化應更接近歐洲的感覺,中國人也沒有美國人那樣的條件有那麼多的空地讓你四處蓋房住在既不像城市又不是鄉村不倫不類的郊區。
其實中國人的文化氣質也未必會喜歡這種沉悶的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生活,所以實在沒有必要為一種盲目的「美式生活」洗腦。還是看看跟我們密集度相當的城市或國家是怎麼個樣子吧!中國的綠地面積本來就小,鬧起郊區化來那可不是美國的事情能橫向對比得了的。其實美國人現在也在重新審視郊區化,重新審視汽車商們為發展自己的生意而宣傳汽車種種好處的「陰謀」,重新審視城市規劃,但美國的汽車與郊區化生活已經定型,改變是很難的了。當然汽車和郊區化還帶來美國的其他種種特色:大購物中心(mall)、巨型停車場、高速公路邊上的快餐店、一半以上人口超重,這些都不是什麼值得讓你爭著趕超的東西。
我還是很喜歡高速公路的,但是我希望那只是一種選擇。當我度假的時候,我就願意租一輛車跑一跑,但我希望我也可以選擇坐火車,在上面睡覺或者看小說。所以我希望北京的發展也是給我多種選擇。如果讓我像在美國那樣整天開車,我只好躲在紐約這孤島上繼續散我的步,做我的胡思亂想,並懷念記憶中那些街頭小吃的味道了。
三聯生活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