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深圳股市指數於2005年6月8日收市暴漲8.21%,創近3年來單日最大漲幅,成交量大增。正當內地媒體頻頻報喜之際,香港媒體報導這樁內地的「喜訊」時,卻表現得相對冷靜,有分析員甚致認為今次股市的反彈,只是中國政府對內地疲弱股市打的一支「止痛針」而已。
隨著內地的股市在6月6日跌破1,000點的心理關口後,創8年新低。上海和深圳的股市於2天後,即6月8日來個大翻身,上海A股綜合指數收市上漲84點,或8.21%,報1,115.5點,並創下2002年6月24日以來的單日最大升幅。A股成交187億元人民幣,較6月7日的73億元增逾1.5倍。
2002 年那次股市上升的原因,是受到中國國務院決定停止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刺激,所以上升9.3%。接近3年後的今天,外間流傳人民銀行和證監會正在研究一系列救市方案,將注資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挽救出現財政問題的證券商。另一方面,中國證監會上週透露了6項救市措施,包括允許上市公司回購、允許上市公司購買基金、鼓勵其他機構入市、推行股息稅優惠、成立投資者保護基金,以及批准商業銀行成立基金公司。這些都是內地股市出現反彈的原因。
中國內地的媒體,對今次滬深股市反彈的評價,普遍正面。據6月8日股市大覆反彈翌日,即6月9日的報導,新華網以「久違甘露降臨股市」為文章的題目;人民網又提到「6月8日滬深股市全線飄紅,股市漲了,股民笑了」;《人民日報》文章的題目是「滬深股市何以絕地反擊」;《南方日報》指「深滬股市如有神助」;《深圳特區報》則以「深滬股市滿堂紅 滬綜指昨成功收復1100點失地」為題,這些報導偏向認為今次股市反彈屬「值得高興」的事情。
相反,香港兩份主要的財經報章,對內地股市突然反彈的評價,則頗為負面。《信報》及《香港經濟日報》的社評,分別以「內地股市缺陷多,香港地位難取代」及「內地股市勿由「朱市」(以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政策支持的股市)變「溫市(以現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政策支持的股市)」為題,主要指出內地股市以行政手腕主導、不以市場經濟原則作業的流弊。
香港東泰證券研究部聯席董事鄧聲興指出:「其實今次內地市場期望中國政府推出救市的措施,並不是什麼突破性的政策,大概只是動用資金入市等手法,這也不是從根本改善內地股市的結構性毛病,股市的反彈始終不能持久。」他又指出,投資者對內地股市缺乏信心,假帳又多,造成股市長期低迷。除此之外,內地股市還有很多結構性的問題,包括作為仲介人的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嚴密,外部監管不足,以至證券商經常出現挪用客戶資金的案件。此外,現行法例對中小投資者保護不足,對損害投資者權益的行為缺乏民事責任的規定;對證券發行、交易、登記結算等方面,都沒有相應的法律規管。
鄧聲興續說,正如過去幾次一樣,內地股市的大起大落都是由政府政策或行政措施主導,今次期待政府出手救市的情況,跟過往的做法並無兩樣,因此,在內地經歷4年熊市的背景下,今次也沒有結構性的轉變,很難令市場相信這種「反彈」將會持續。另一方面,以行政手段解經濟問題的做法,只會令內地股市規範化愈走愈遠,內地的金融市場要晉身國際金融中心,更加遙不可及。
2001年,內地股市在全球科網熱潮帶動下攀上高峰,當年6月13日,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升至2,242點的歷史性高位。不過,當天收市後,國務院頒布國有股減持方案,市場擔心大量國有股在市場流通會令股市崩潰,內地股市開始經歷長達4年的熊市。
直至2005年4月29日,在中國證監重新提出減持國有股,令上海股市一度跌穿1,000點。股市市值蒸發近1萬億元。據中國證監會公布的資料顯示,以今年 5月27日收市計,上海股市流通市值合計6,240多億元,深圳股市流通市值3,660多億元,兩市合計9,900多億元,比起2001年6月高峰期的 18,860多億元,跌去近8,960多億元。以三峽工程靜態投資成本1,000億計算,短短4年之間內地股市蒸發的財富足可以建9個三峽工程!
根據以上的資料顯示,內地股市的反彈,是否如內地媒體所言般正面,相信仍然是言之尚早。然而,內地股民經歷過去股市市值蒸發近1萬億元的經驗,媒體要他們相信「甘露」已經來臨,又是否這般容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