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家大劇院的爭論和報導已經見過不少,但看到這條消息,我還是不能不感到驚奇和氣憤,不禁要問:這樣多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據說為了達到國際最先進的水平,像國家大劇院一類「標誌性」建築都實行國際招標,應該是公平、公開競爭的結果,不僅水平最先進,質量最高,價格也是有競爭力的。但是,難道安德魯的報價、包括他自己的報酬也是最合理的嗎?他一個設計概念真的值那麼多錢嗎?
巴黎戴高樂機場候機樓坍塌事故發生後,國家大劇院、浦東國際機場等主管部門馬上出面解釋,說安德魯只提供了設計概念,具體結構設計和施工都是國內部門負責的。可見安德魯的風險幾乎為零,因為一座建築要出事故的話,主要還是由結構、材料、施工、維護等方面的缺陷造成的,而概念方面一般不可能有緻命傷,即使有不同意見,也是見仁見智,難定是非。既然如此,為什麼設計費反而要多收呢?而且,既然國內是有行規的,為什麼要讓安德魯大幅度地突破?這些建築都是國有的,出資和招標方是政府部門,用的都是納稅人的錢,為什麼要突破行規,給一位外國人多送2億多人民幣?我不知道安德魯在中國設計的其他項目如浦東國際機場,是否也是按總造價11%的比例給安德魯送錢。如果是這樣,中國總共多付了多少錢?如果不向納稅人說個明白,總得向國家審計局作個交代吧!
當初曾經成立過一個評審委員會,結果是以多數票通過了安德魯的設計方案。我不瞭解,向評委們介紹情況時,是否也說明瞭造價和這筆設計費?我曾聽一位投了贊成票的作家說明他的理由,也聽人轉述過一位藝術家投贊成票的理由,似乎都沒有涉及花錢方面。如果那時並沒有向評委們說明,這樣的評審是否算得上公正,投票的結果能不能稱得上民主?
這些年的新建築越來越貴,動輒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當然現在國庫充盈,這些項目又都是政府主辦,財政撥款不成問題。但中國真有那麼多錢嗎?一個剛擺脫貧困、人均GDP不過一千美元的國家,到處造世界最富裕國家不願造、不屑造的大建築,究竟圖個什麼?何況這些建築都是無底洞,維護和使用的費用高得私人企業都不敢承包。國家大劇院目前還有2億多資金缺口,聽說已在為開張後的經費發愁,一面向政府要錢,一面派員赴上海大劇院取經。其實上海大劇院的高票價已經為社會各界所詬病,真的將票價降下來,恐怕投資連利息都付不起,結果還不是政府撥款,納稅人倒霉!當我們在讚嘆國內各大機場的豪華壯觀時,有誰知道它的運行成本?哪個部門會公布它的能耗和環保狀況?所以在大多數機場繼續虧損的同時,我們必須將舉世無雙的50 元機場費永遠付下去,還得有多付的思想準備。
(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