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試驗
德國歷史學家賴納.卡爾施在他定於本月出版的新書《希特勒的炸彈》中說,在1944年和1945年進行的兩次核試驗中,有數以百計的戰犯被殺死。希特勒也因此覺得對戰爭穩操勝券。
不過,與美國1945年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枚原子彈相比,德國試驗的核彈威力要小得多。二戰後的大部分學者都傾向於認為,希特勒從來沒有接近擁有核武器,因為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證據。
但卡爾施指出,德國物理學家早在1941年就完成了一份鈈彈設計圖,德國後來在柏林郊外一個村莊建造了一個核反應爐,並從這個核反應爐中獲取了足夠的核材料,製造了幾枚核彈。它們的核心部分是核裝置,外圍包裹著數噸常規炸藥。從爆炸原理看,這些可能稱不上真正的原子彈,只能算是「髒彈」。不過,這樣的設計已經足以把常規炸藥的威力擴大數千倍。
「神奇武器」
卡爾施認為,直到二戰結束前,希特勒似乎一直指望用這些「殺手鐧」來擊退蘇聯紅軍。在1944至1945年間,希特勒曾多次提到德軍的「神奇武器」。
1945年3月初,蘇聯紅軍已經推進到距離柏林僅60多公里的地方,而黨衛軍頭子海因裡希.希姆萊還相當樂觀。他當時剛剛接到圖林根州核試驗的報告。「我們還沒有使用我們的神奇武器,」他當時對他的私人醫生說,「只要一兩次打擊,紐約和倫敦就會消失。」
卡爾施研究的依據主要是在德國東部、英國、美國和俄羅斯發現的一些檔案。二戰期間,原蘇聯軍事情報人員曾滲透進入納粹黨衛軍中負責監督核試驗的部門。
卡爾施還從核試驗地點--波羅的海的呂根島和德國中部的圖林根州採集了土壤樣本。「(書中)提供的證據非常有說服力,」德國核問題專家、美國紐約州協和學院教授馬克.沃克說。
「明亮光柱」
卡爾施從居住在奧爾德魯夫集中營附近的一些老人的回憶中也發現了納粹核試驗的跡象。
「(1945年3月3日)晚上9時,我站在窗邊。突然出現一道細長的光柱。它是如此明亮,以至於我可以看清報紙,」克萊爾.維爾納回憶說,「光柱從頂部向外膨脹,看起來就像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第二天,以及此後的日子裡,我們都感到非常疲倦。」當地人紛紛出現流鼻血、劇烈頭痛和噁心等症狀。
另一名目擊者說,他的建築公司被命令焚燒大批戰俘屍體。「成堆的屍體在等待焚燒,顯然都是戰俘。他們沒有頭髮,一些人皮膚上有水泡、赤身裸體還缺骼膊斷腿,」他說。燒完屍體後,所有人都被要求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一起燒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