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曾對胡期待頗高*
胡錦濤就任中共總書記之初,人們顯然對他的期待頗高。一些人認為他的年輕必然會使他比江澤民更加開明、更加傾向於政治改革。
紐約漢密爾頓學院政治學教授李成對此就比較樂觀。他說:「我認為中國會向民主發展,但是這個民主並不是所謂的『西方民主』。他說得很清楚,而且他也不想改變中國共產黨一黨專制的這種局面。但是會有一些變化。這些變化首先是黨內民主;第二是法治建設的完善;第三個就是他的親民形象這個舉動會使他在民眾當中得到更多的好感。」
*批評之聲逐步加大*
然而,近來對胡錦濤的批評之聲卻越來越多。
觀察網站主編陳奎德舉例說:「網際網路路的控制、對中國新聞媒體的控制恐怕比江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
*胡特性對政治改革不利*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胡錦濤是他那個時代的典型產物,所形成的特性顯然對中國的政治改革不利。
獨立評論人士高新說:「胡錦濤本人的出身背景是,50年代、60年代培養的那一批蘇式教育、毛式教育的那種『又紅又專』的典型。胡錦濤本人比『又紅又專』的典型還典型。就是他在上大學期間就是一個『又紅又專』、根紅苗正的這樣一個苗子,被作為政治輔導員的這樣一個培養對象。那個年代的大學政治輔導員就意味著僵化。這樣一個政治背景很可能還不如江澤民他這一批。江澤民、李嵐清這些人,還有朱(熔)基這些人,他們是那種中西合壁的。他們會彈鋼琴,他們也會拉二胡。胡錦濤可能會拉二胡,他會彈鋼琴嗎?那麼這一批人,可能相比較江澤民他們那一代人的『西化』,應該說他們屬於僵化的一代,所以你很難指望胡錦濤他們這批人在保共產黨政權的前提下給你做出一些改革、真正的政治改革的大舉動、大舉措。」
觀察網站主編陳奎德也認為,胡錦濤政治視野的侷限性注定中國政治改革的可能性不大。
他說:「他們現在的視野,或者說他們現在的格局,他們基本的政治魄力,都不可能超出中國的這兩個起點,就是毛和鄧這兩個起點,不可能超出這個視野之外。目前看來他不大可能有重大的作為。我不認為中國會更加自由化,起碼在胡的執政期間不大可能有更加自由化的可能性。」
*政治上不一定僵化*
不過,分析人士也認為,胡錦濤有限的政治視野和特殊的政治背景不一定意味著他在政治上一定是僵化的。
多維新聞網總編輯何頻評價胡錦濤這一代中國領導人說:「務實、投機取巧、保住自己的權力、沒有任何意識形態真正的包袱,這是新一代共產黨人的普遍的一個標誌。」
何頻又說:「政客是不可能有人格的。在中國這種傳統的政治體制下所熏陶出來的政治人物就更加沒有政治品格。他的可塑性非常強,尤其在中國社會變革這個階段,更加明顯。所以我說,從背景上來講,胡錦濤並不能給我們很好的、可以期待的信息和理由,但是這並不等於他的僵化和保守會持續下去。一旦社會的波動促使他去做一些人們希望他做的事情的時候,只要在那個時候符合他的權力穩定,符合他的名聲,很有可能,他還是有可能會做的。」
觀察網站主編陳奎德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說:「目前看來呢,他現在有個趨向,向毛的方向擺動了一定的幅度,所以說一般看來他是更加保守,更加倒退。但是我對現在這些領導人,我認為他們沒有什麼政治原則,他們都是非常機會主義的。恐怕在下一階段他認為這樣不行,他又會向鄧的方向擺動。」
*為政具有兩面性*
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政治學的王軍濤進一步指出,胡錦濤具有兩面性。他說:「胡錦濤呢,他有他的兩面性。一方面這個人確實有民本主義的情懷。我相信他是真誠的。他想為國家好,他想代表人民的利益,想為人民謀福利,而且也想代表歷史的正確方向。但是另一方面呢,他有兩個致命的弱點妨礙他現在這麼做。一個是,他這個人的政治視野和政治見解太陳舊。他基本上就是到西柏坡,也就是那個,就是說人家講那是輔導員的水平,或者說一個團幹部這樣一個水平。這樣一個水平,當然他就沒法把握歷史的變遷這樣一個輝宏的歷史過程和動力,因為他沒有這種理解。再一個就是,我覺得他是一個好人,想維持好各種社會力量、政治力量之間的關係,但是這種關係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沒有辦法維持的。」
*處理趙紫陽去世典型表現*
近來中國政壇上最大的事件莫過於由於六四事件被罷免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去世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胡錦濤對這件事的處理就反映了他的兩面性。
多維新聞網總編輯何頻分析說:「胡錦濤處理趙紫陽的事情典型反映了他的政治心理,就是不想作壞人;但是他也沒有膽量作好人。胡錦濤是採取了一個試圖討好兩方面的做法。事實上也反映了胡錦濤在這方面想兩邊討好。他既要表現出人性的一方面、人道的一方面,比較開明的一方面,但是他又不能開明得太多。」
紐約漢密爾頓學院政治學教授李成說:「胡錦濤有這樣一個兩難的情況。第一個呢,他不想在這個事情上改變,因為他不想觸犯老一代領導人,包括江澤民、李鵬等等,因為這不是他的方法。第二個呢,他同時要有一個親民的形象,或者說要有一個人性的形象。就是對一個前領導人,而且是一個85歲的過世的領導人,他不能夠不召開追悼會。所以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他必須作得非常謹慎。」
王軍濤也使用了「好人、壞人」的說法。他說:「在趙紫陽逝世這個問題上,我是覺得他雖然沒敢當好人,但是他也沒有想作壞人,他也沒有去嚴厲鎮壓。胡錦濤、溫家寶他們就是猶豫再三,而且還不斷地去徵求意見,我認為,如果鄧還活著的話,就會說他們憂柔寡斷、軟弱。」
*對胡仍抱有一線希望*
王軍濤認為,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政治改革也許還有希望。他說:「他們在一些大的歷史關頭,他們不願意作壞人。這樣就有可能在一個歷史關頭到來的時候,如果是他們不想作壞人,他們可能要被迫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