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市統計局局長劉敏跳樓身亡,引起種種猜測。先有當地公安局所作「精神焦慮症導致非正常死亡」的結論,後有省統計機構正在對該市去年各項統計數據進行核對、其GDP高速增長受到質疑的消息。據知情人推測,「劉敏的壓力很可能來源於此」。
政府官員非正常死亡本來就引人注目,如今又弄出GDP奪命的新聞,個中有何蹊蹺?公眾有理由問一問。
據介紹,劉敏原本豪爽、外向,調任統計局局長之後變得沉默寡言了,曾說「壓力大,不想活了」。是什麼改變了他、摧垮了他呢?其同事說「迫於各方面的壓力」。說穿了,無非統計數據被迫做假,而良心上又說不過去,因而矛盾、焦慮。只要良知未泯,其痛苦可以想見。
蚌埠作為安徽三類經濟欠發達地區,2004年的GDP增長從上年的6.4%劇增為16.5%,確實令人懷疑其真實性,連專家都認為「不可能」。如果核查有假,身為統計局局長也確實不好交代。認錯等於「出賣」施壓領導,不認錯又難脫瀆職干係。劉敏選擇了自裁,倒也符合邏輯。
不過,上述都是推測,不是結論。無論如何,自殺都是不可取的懦弱之舉。逝者已矣,倒是有關方面應該給出個說法。倘若真是GDP奪命,假政績殺人,則是生動而又沈重的一課。它很慘痛,足以警誡許多人。
中國青年報:統計局長跳樓:流言止於公開
這邊,安徽省蚌埠市的經濟數據全線飄紅;那邊,市統計局局長劉敏從辦公樓9樓上縱身一躍,自殺身亡。兩者是否有必然聯繫?媒體在猜疑,群眾在議論。(2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導》)
劉敏跳樓之謎是群眾關注的最大焦點。2月22日《江淮晨報》以非常精短的篇幅報導了統計局長跳樓身亡的新聞。隨後,《21世紀經濟報導》介紹,劉敏身亡次日,公安局就有了結論,原因是「精神焦慮症」。對此,人們不禁疑問:公安機關如此快捷的結論,依據何在?劉敏在物價局工作期間性格比較豪爽、愛開玩笑,好像沒有類似症狀,被提拔為統計局黨組書記兼局長,本該更加有所作為,怎麼突然變得「精神焦慮」?
全線飄紅的統計數據是否與劉敏「精神焦慮」有關?這是人們疑惑的另一焦點。蚌埠市相關部門提供的材料顯示,2002、2003與2004年,劉敏任統計局長期間,蚌埠全市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分別為10.5%、6.4%和16.5%,從10.5%到6.4%,無疑令人難堪,而從6.4%到16.5%,無疑又是一個奇蹟。這些既難堪又精彩的數據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2003年是該市實施「3461行動計畫(該市發展計畫名稱)」開局之年,卻是6.4%的增速,不僅未能實現目標,反而低於上一年的增速;2004年增速是16.5%,不僅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還彌補了前一年的欠賬。這些難堪與奇蹟相互交織的數據,是否與統計局長的焦慮相關?
民眾疑問遠不止這些,有關媒體試圖揭開謎底,但記者採訪中遭遇的多是婉言謝絕、沉默與迴避。於是,各種流言紛紛擾擾。
前年非典一役,尤其是罷官事件,讓更多的國人及有關官員知道了「危機公關」一詞,也進一步明白了「公開是一種力量、恐慌止於公開、謠言止於公開、混亂止於公開」的道理。如今,統計局長跳樓事件,同樣考驗著地方政府危機公關能力,檢驗著地方官員對民眾的態度。官方不願或不敢直面媒體與公眾,媒體就難免猜疑,坊間就會有各種流傳,也許還會有不負責任的揣測、渲染與誇大,這是任何人不願看到的。
對致力於建設法治政府、陽光政府、責任政府的地方來說,公開,不僅是化解各種危機的一個有效手段,也是一種義務和責任。統計局長跳樓事件,對於蚌埠市的決策者與管理者來說,越是敏感事件越應公開。為公眾答疑解惑,政府責無旁貸,無論有多麼不舒服或難堪。
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