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說,中國武器當初開始出口到中東國家的原因,主要在於中國自1976年後實行門戶開放政策,又正值前蘇聯撤出中東傳統武器市場,使中國得以乘虛而入。同時中國武器價格低廉,而其設計又與前蘇聯相彷,因此大受中東國家歡迎。
1985 年前後,中國出口武器的目的地百分之百均為中東國家,中東市場佔中國武器出口比例也逐年增加,1994至97年已增至百分之十八,而中國武器佔中東武器市場比例,1987年曾達到百分之十二最高峰,直到1997年始衰退至百分之二點一四。伊朗與伊拉克則是中國武器出口的最大客戶,1983至86年間,兩伊接收百分之九十二的中國出口武器,兩伊戰爭結束後跌至百分之五十六。但在波斯灣戰爭後,伊朗向中國採購武器又激增至百分之六十九,中國成為伊朗最大的武器供應商。
報導指出,中國武器在中東的主要客戶為埃及、伊朗與伊拉克,在三國的武器庫中,有二分之一的戰機、潛水艇、導彈巡防艦、三分之一的炮艇、巡邏艇以及四分之一的野戰炮等,都是來自中國。換言之,1980年代是中國武器出口至中東地區的黃金時代。
但1990年之後,由於波斯灣戰爭中顯現的高科技武器優勢,中國武器儘管有便宜等優點,在科技上卻顯得落伍、老舊,在銷路上也就大打折扣。
報導指出,在60至80年之間,中國與外界軍事科技隔絕,只是不斷翻新50及60年代的蘇聯老舊武器,甚至30年代的德國武器,因此無法與近代西方及蘇聯的尖端武器相比。
不過,這也是中國1980年代早期能在翻新傳統武器之外,立即出售非傳統武器技術及各型導彈的主因,而翻新的傳統武器也較原型優良,包括俄制T五四型主力坦克,配備了現代火力控制系統、夜視裝備及加大的引擎馬力。報導指出,中國在80年代已出售1850輛該型坦克給中東國家。
此外,中國的殲六式及殲七式戰機是在仿照前蘇聯米格十九和米格二十一型戰機之外,另行加裝了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配備了更進步的飛航儀器與射控系統,使舊型戰機的作戰能力大增。報導也指出,中國在80年代已出售約350架上述戰機給中東國家。
但由於中國武器多是翻新及仿造,見過西方先進武器的中東國家,也不敢太過仰賴中國的武器,除了中國的導彈之外,其他武器只能擺在第二線或供後備使用而已。
報導稱出,戰術導彈是中國研發最成功的武器,也是在出口武器中唯一能夠拿得上台面的東西,而且式樣繁多,可供客戶選擇,目前已至少有十種不同型號的導彈出口至中東國家。
但中國的導彈系統也多是仿照早期蘇聯導彈的模式,例如紅箭七三型反坦克導彈仿自蘇聯的AT三型導彈、紅旗五型地對空導彈仿自蘇聯的SA七型,而中國的海鷹二型艦對艦或岸對艦導彈,即蠶式導彈,是仿自蘇聯的SS─N二型導彈,也是中國出口至中東最多的導彈。
至80年代末期,中國已出口約350枚蠶式導彈至埃及、伊拉克及伊朗等國,而伊朗無視美國的警告,曾在1987年將這些導彈部署在波斯灣口,並用之攻擊科威特離岸石油轉運站及美國船隻,升高地區緊張情勢,也造成美國對中國實施短期禁運制裁。
但美國的制裁對中國並無約束力,中國反而更是的大量供應伊朗導彈,僅是1998年即出口200枚仿西方科技製成的鷹擊一(C--八0一)型及鷹擊二(C--八0二)型巡弋導彈給伊朗。
此外,中國還有能夠攜帶非傳統彈頭的短程導彈,包括M九型(即中國自己使用的東風十五型導彈)在內。報導稱,該型導彈射程六百公里,為機動發射的地對地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