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5-02-14 20:07:00作者:
前些年,中國的許多媒體都對各級政府能否直接組織募捐以救濟貧困者一事進行了討論,結果是大多數媒體反對政府直接介入慈善事業,因為它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其實,道理很簡單,假如一個市長號召下屬們掏腰包去救濟災民,雖然有人不願意,但迫於市長的權力,也不得不掏腰包。這顯然破壞了慈善事業的自願原則。
不僅如此,中國官員每天都在幹著破壞市場經濟原則的事,從中央到地方都如此。但他們卻要其他國家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令人不解。
市場經濟的國家中,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不直接介入經濟活動,只做宏觀引導。但中國在這方面卻別具特色,不但各級官員常去企業視察,甚至連企業生產什麼和生產多少都過問。外國的政府官員有直接干預企業經營的嗎?更為可笑的是,現在從縣委書記到省委書記,都成了招商引資的大使,上級還把這當成政績考核的內容。市委書記搞招商引資,還會有公平競爭嗎?外國的執政黨也會直接參與招商引資嗎?另外,市委書記親自搞招商引資,恐怕不只是為了政績,好像金錢的吸引力更大。
中國現在不但黨政不分,而且政企不分,這些問題不解決,市場經濟無從談起。還有更重要的,在一個權力不受監督的國家中,即使有了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也得不到遵守。現在各級政府在政府採購和大工程招標中有幾個不搞暗箱操作?
如果說中國還有一點市場經濟的成分,那就是對國企的失業工人,真是毫不留情的市場經濟,為國家奉獻過的人現今生活得毫無保障。而政府的實權官員只用一個電話,就可把質次價高的產品高價賣出。中國現在正在搞權貴經濟,這樣說更恰當。
遼寧聽眾 劉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