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大記憶:壓歲錢
在每個中國人的兒時經歷裡,接壓歲錢的快樂總是令人難忘的。那個時候,兩毛、五角的壓歲錢總是能帶來整個春節期間的好心情,而今,動輒就能收到一兩百,一兩千的孩子們,快樂的心情是否依然如昨?
第2大記憶:放鞭炮
不管怎麼說,中國人過年圖的就是個大夥兒聚在一起熱鬧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氣氛怎麼能少呢?雖然放鞭炮的弊病不言而喻,但真想要有個熱鬧的節日氣氛,還真沒它不可。
第3大記憶:拜糖拜煙
還記得小時候到別人家拜年搜刮茶几上上好糖果的經歷嗎?雖然選擇的機會不多,但仍然是孩子們聚在一起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如今錦衣玉食的孩子們,顯然無法享受到這種物資匱乏時代所特有的歡樂。
第4大記憶:走親戚
雖然走親戚並不是春節所獨有的特徵,但春節期間孩子們隨大人去親戚家拜年的頻率通常要遠大於其他的日子,很多年以後的今天,在好不容易從工作的壓力中暫時解脫出來,想給遠方的親人們寫信的時候才發現,現在親戚間的聯繫真的是很少了。
第5大記憶:年夜飯
曾經有人這麼說過,「年年過年吃餃子,誰也沒有嫌吃餃子是老一套。」現代城市人的餐桌上,早已見慣了大魚大蟹,紅酒白肉;今年大年三十的餐桌上,還會有人摸著鼓脹的肚皮,稚氣地說「媽媽,我吃了四十個」嗎?
第6大記憶:穿新衣服
過年的孩子穿新衣服,這個習慣到今天依然存在。但如今誰家孩子的衣櫃裡不是一年到頭滿滿噹噹的?比起過去好不容易盼到新年裡的新衣服,就幸福感而言,孰輕孰重,顯然也是不一而論的。
第7大記憶:吉利話
相信每個孩子都有過在年前被大人叮囑過年不許說晦氣話的經歷,直到現在我還能記得每次年三十我刻意的吉利話給奶奶帶去的笑容,而鄰家男孩大年初一抱著新買的玩具槍對他老爸一聲「噠噠噠,打死你」的典故至今仍令我忍俊不禁。
第8大記憶:大團圓
十多年前的人們春節與家人在一起的概率肯定要遠遠大於現在,隨著社會文明的迅速發展,人們在外地工作的可能性越來越高,一到春節,交通的擁擠,票價的高昂,這一切,都造成了阻礙家人團聚的客觀因素。然而,這是全部的原因嗎?歌裡怎麼唱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問問我們自己,對家庭團聚有多在意?
第9大記憶:迎財神
南方的城市中,這種習俗依然存在吧?新年的頭一天,第一次打開門,就會有人遞上一張招貼畫,「財神到了」,大吉大利,喜氣盎然,於是給個紅包……門又歟